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治疗帕金森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84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技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在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分别为95.2%、7.1%、90.5%,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0%、23.8%、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治疗帕金森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术 帕金森病 护理 效果
  • 简介: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neuralgia,TN)是神经科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而临床上至今尚无十分满意的治疗方法。除传统的药物治疗外,近年来,采用阿霉素、酒精或甘油封闭疗法,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或显微血管减压,以及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如γ-刀等治疗三叉神经痛。但药物治疗仅适用于早期患者,而且药物维持时间短暂,有一定的不良反应,而其他方法的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确定,加之受条件所限,在一般医院目前还难以普遍推广。近年来,我院采用经皮穿刺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毁损治疗三叉神经痛,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 标签: 射频热凝毁损术 三叉神经痛 治疗方法 临床观察 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温控射频热凝毁损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探讨合适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射频热凝毁损温度。方法随机选择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47例,分为A、B、C三组,采取不同温控射频热凝毁损治疗,观察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结果A组与B组C组病人治疗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并发症A组B组与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80℃是较为合适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射频热凝毁损温度。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射频热凝 温控
  • 简介:目的探讨和研究颅内核团射频毁损治疗帕金森病的方法、效果、术后并发症与反应等有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一年来收治的104例帕金森病,应用CT解剖定位和微电极电生理记录细胞定位方法,行丘脑腹外侧核或/和苍白球腹后内侧部射频毁损治疗.术前、术后3月、半年和一年采用Webster记分,改善在1%~19%为好转,20%~59%为有效,60%以上为显效.结果104例患者中,术后3月内改善者98例,总有效率达94.2%.6例症状改善不明显.67例随访6~12月,症状改善54例,有效率80.6%.16例出现一过性嗜睡,呃逆;2例出现一过性偏瘫,5例出现颅内少量出血,其中2例术后立即发生毁损点少量出血,3例术后6d内出现针道周围出血.1例术后3月因肺部感染死亡.结论微电极电生理定位颅内核团毁损是治疗帕金森病安全的和有效的方法,但应注意掌握适应症,精确定位,提高治愈率.

  • 标签: 帕金森病 立体定向 射频毁损术 微电极 PD 手术适应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毁损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5月-2009年10月收治入院的采用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毁损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其他治疗方法相对比。结果本组45例患者中优良者45例,优良率为100%,良好者2例,良好率4.44%,一例术后复发两次,一例出现角膜溃疡,眼科门诊转诊后治愈。结论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毁损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具有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并发症相对较少等特点,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半月神经节 射频热凝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射频消融射频消融的护理,去除患者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烦恼,避免这些药物可能存在的剂量或用药时间相关的副作用,也可去除因反复心律失常对患者生理与心理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 标签: 射频消融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双侧扣带回毁损治疗海洛因精神依赖的临床疗效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对4例海洛因成瘾病人术前行美沙酮脱毒治疗;之后采用MRI定位立体定向扣带回毁损,在双侧扣带回前中1/3交界处射频制造毁损灶;术后进行康复治疗和帮助其回归社会.结果均顺利接受了治疗全过程,无明显并发症.随访半年,2例病人无复吸;1例术后1个月内偶有复吸,其后无复吸;另1例病人术后4个月起复吸.操守较好者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明显缓解,海洛因渴求程度明显减轻.结论双侧扣带回毁损治疗海洛因精神依赖,安全、近期有效;可能与精神症状的缓解有关,长期效果有待随访.

  • 标签: 扣带回 物质相关性障碍 立体定位技术 戒毒
  • 简介:目的报告94例丘脑毁损治疗帕金森病的初步结果.方法用Fischer公司生产的ZD定向仪,在CT扫描直接定位下确定靶点.用N-50射频仪,双极射频针插入并毁损Vim核,温度75℃,时间90s.毁损术后常规行MRI检查.结果89例一侧毁损,5例双侧毁损.震颤和肌强直缓解率达100%,但对运动迟缓无效.近期复发率6.4%.并发症:癫痫发作1.1%,嘴唇和手指麻木17.0%,暂时的轻度的构音障碍33.0%,一过性呃逆6.3%运动迟缓加重2.0%.结论丘脑毁损治疗帕金森病的震颤和强直有显著效果,它是消除帕金森病震颤的最佳手术选择方式.术后应采用药物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方案,以减少疾病的复发及进程.

  • 标签: 帕金森病 丘脑毁损术 PD 手术方法 丘脑 VIM核
  • 简介:摘要立体定向脑电图引导射频热凝毁损(SEEG RF-TC)是一种针对药物难治性癫痫的微创治疗手段,近年来在国内外逐步开展。为了进一步规范该临床治疗的应用,邀请了该领域的国内知名专家进行讨论,就该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治疗方案、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等方面形成了中国专家共识。共识认为,SEEG RF-TC适应证应分为两类,其中一类以治疗为目的,另一类主要以定位致痫灶为目的兼顾治疗,其电极设计方案也要依据手术目的而具体设计。其安全性较好,对致痫灶局限的如下丘脑错构瘤、脑室旁灰质异位结节等效果较好,对其他类型的局灶性癫痫如海马硬化、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等亦有一定疗效,或起到预测手术切除疗效的目的。

  • 标签: 药物难治性癫痫 立体定向脑电图 射频热凝毁损
  • 简介:摘要:射频消融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治疗手段。经导管向心腔内导入的射频电流损伤范围在1-3mm,不会造成机体危害。使用三维标测系统可以观察心脏内导管的位置,医生可以更方便的标测心律失常的部位,同时也减少了患者和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手术方法,治疗下丘脑错构瘤伴癫痫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毁损靶点位置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下丘脑错构瘤伴癫痫患者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患者女性,9岁,痴笑癫痫8年,继发复杂部分性发作3年,MRI提示下丘脑错构瘤.局麻下行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手术.结果术后一周有尿量增多,无其它手术并发症.术后痴笑发作消失,复杂部分性发作减少.结论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手术对于下丘脑错构瘤伴癫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毁损靶点定位应包括错构瘤中心及错构瘤边缘乳头体丘脑束部位.

  • 标签: 立体定向 错构瘤 癫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足部毁损伤后行游离皮瓣移植术后护理对提高该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13例足部毁损伤后行游离皮瓣移植术后患者开展密切观察和护理,分析造成游离皮瓣血循环现象的主要原因,并对此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结果:13例足创伤中,6例游离皮瓣移植后发生毛细血管危象;13例皮瓣全部成活,经过6个月以上的随访,11例患者足部功能和外形良好,行走正常,2例前足断离患者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功能,可行走(跛行)。结论:足部毁损伤后行游离皮瓣移植术后血循环危象发生率较高。通过术前、术后综合有效的观察和护理,可以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皮瓣血循环危象,预防性降低皮瓣血循环危象的发生率。

  • 标签: 足部毁损伤 游离皮瓣移植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