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大气层中,和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对流。一般情况下,对流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即气温的垂直递减率为0.6℃/100米。但有时对流的局部地区也会出现大气温度随高度而

  • 标签: 对流层 逆温现象 气象学 高中 地理 教学参考
  • 简介:论述了对流时延的特性及其对GPS定位测量影响的大小.经研究认为,对流时延误差主要影响高差精度;估算对流效应的有效方法是首先在每点上估算天顶时延,然后按每个时段取平均值或利用随机模型按每个观测历元逐一估算;对流天顶时延同高度角密切相关;使用WVR能精确测定对流时延误差.

  • 标签: GPS对流层 时延
  • 简介:对流中,总体情况是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这首先是因为对流空气的增温主要依靠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因此;离地面愈近获得地面长波辐射的热能愈多,气温越高。整个对流的气温垂直递减率平均为0.65℃/100米。实际上,对流内各高度的气温垂直变化是因时因地而不同的。

  • 标签: 对流层 逆温类型 气温垂直变化 复习指导 高中 地理
  • 简介:对1977-1992年1,4,7,10月沈阳第一和第二对流顶月平均高度和温度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沈阳是以第一对流顶为主的地区,第二对流预只有夏季发生频率较高;第一对流顶的高度、温度以及出现频率都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其中高度在1月最低,7月最高;温度在3月最低,8月最高。第二对流顶高度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冬春季高、夏秋季低。温度表现为冬季高,夏季低。第一对流顶在各个月份温度都随高度增高而降低,降幅1月最小,7月最大,4月和10月居中。第二对流顶温度随高度变化只在7月显著递减;第一对流顶高度在10月显著降低,降幅为453m/10a,其他月份变化趋势不明显。第一对流顶在7月显著降温,降幅为1.8℃/10a,10月增温显著,升幅为2.0℃/10a。第二对流顶高度在不同月份都表现出弱升高趋势,但不显著。1月和10月的降温和升温显著,降幅和升幅分别为1.7℃/10a和1.2℃/10a。

  • 标签: 对流层顶 高度 温度 气候特征
  • 简介:大气的垂直分层是高中地理的重点,而其中的对流由于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因而也就成为命题的关注点。地面是对流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因而随着高度的增加气温逐渐降低,每升高100米,气温平均降低0.6℃,这就是对流气温垂直变化规律,但在实际中垂直方向上气温还会发生如下变化:

  • 标签: 对流层 气温 垂直变化规律 高中 地理
  • 简介:本文利用青海省7个探空站1970—2001年高空观测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各站各类对流顶的时空分布、季节变化和趋势等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对流顶的分布特征及其高度、温度变化的基本事实和规律。结果表明:由于不同类型对流顶在各站的位置随着季节有明显的南北进退,因此,出现频率各异;两类对流顶的高度不仅有明显的差异,而且还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极地类对流顶高度在春季最高,夏季最低,而热带类对流顶高度在夏季最高,秋季最低;最高对流顶与低温相对应,最低对流顶与高温相对应;热带类对流顶年平均高度变化呈上升趋势,年平均温度变化呈下降趋势。

  • 标签: 对流层顶 统计学 时空分布 气象资料
  • 简介:由于对流大气的增温主要依靠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因此离地面越近获得地面长波辐射的热能越多,气温就越高;离地面越远获得地面长波辐射的热能越少,气温就越低。其次,越靠近地面空气密度越大,水汽和固体杂质越多,因而吸收地面辐射的效能就越大,气温就越高;越向上空空气密度越小,能够吸收地面辐射的物质——水汽、固体杂质越少,气温就越低。所以,在对流中,气温一般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 标签: 对流层 “逆温”现象 2005年 高考 地理 专题复习
  • 简介:本文通过对1986-1995年10月间华南沿海地区有关测站探空资料的分析,探索了华南沿海地区对流顶的特点,以期对该地区的航空及军事活动参考依据。

  • 标签: 华南沿海地区 对流层顶 军事活动 航空气象
  • 简介:本文采用我国上海、昆明和乌鲁木齐三个VLBI站的对流大气高度参数ht和对流内温度垂直梯度βt参数月均值资料,估计了对干大气时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地平高度ε=10°-20°时两参数的变化可引起干大气时延周年变化的幅值分别为1-5mm和2-15mm;ht的周日变化也可引起大气时延周日变化约1mm,因此,对于1ps级精度的VLBI物理模型,ht和βt不应当采用测站的固定常数值。

  • 标签: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大气参数 对流层 温度垂梯度 时延
  • 简介:本文采用上海、昆明和乌鲁木齐三个VLBI站各自不同的大气参数分别计算并比较了Chao、Marini和CfA-2.2三个大气时延械琪不同地平高度ε的映射函数所对应的理论大气时延值。结果表明,Marini模型有相对较大的偏差;Chao与CfA-2,.2模型相比较,在ε=10°+20°范围,夏季湿性大气时延偏差的三个站的平均为+47mm-+6mm,而冬季干性大气时延偏差的相应平均为-28mm--9mm;在平均大气条件下,偏差值约为10mm左右。分析表明,Chao与CfA-2.2模型的理论时延之差与季节分布有关,可能的原因来自Chao模型的影响和CfA-2.2模型中湿映函数的误差,有这待于未来VLBI观测结果的进一步试算和对大气时延模型的改进。

  • 标签: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大气时延模型 对流层 VLBI观测 大气参数 映射函数
  • 简介:利用GPS实测资料,对GPS相对定位中对流折射天顶延迟参数估计方法的单参数法、分段常数法和分段线性法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各种方法的参数估计结果和对相对定位结果的影响。指出单参数方法存在较大的误差,这一误差主要影响基线垂直分量的精度,用分段常数法和分段线性法可明显提高基线垂直分量上的重复率,但这一精度的提高并非随分段数的增加而单调增加,各测站应分别选用各自最合适的模拟估计方法和分段数,才是最合理的。

  • 标签: 全球定位系统 大气折射 GPS 对流层 精度 分段常数法
  • 简介:利用三维对流边界的大涡模拟模式研究对流边界湍流统计特征量,模拟结果与前人的同类模拟工作及实验观测结果相比较,得到了一致的结论.

  • 标签: 大涡模式 湍流 对流边界层
  • 简介:沿柏林的高速公路向南行驶60公里,就可以看到茂密树丛中凸现的巨龟脊背状建筑物。这座长360米,宽210米,高107米的建筑,是地球上至今最大的单跨无支撑车间,大到可容纳整个科隆大教堂,这里不久将生产出新型的空中货运工具——飞艇。货运飞艇公司的创始人卡尔·冯·加

  • 标签: 飞艇 空中货运 高速公路 货运市场 建筑物 无支撑
  • 简介:飞艇在海上具有广阔的使用前景,这种飞行器目前正引起各国海军越来越浓厚的兴趣。

  • 标签: 飞艇 飞行器 海军 海上
  • 简介:游荡在水中的鱼儿靠灵巧的尾巴摆动掌握方向,时而前进,时而转弯,一闪而过。飞机也有一个非常醒目的尾,称为尾翼。它位于飞机机身的后端。是操纵飞机飞行的重要部件。可是为什么有的战机的尾翼要前置呢?

  • 标签: 战斗机 尾翼 结构布局 S-37“金雕”前掠翼飞机
  • 简介:本文介绍了德国(欧洲)飞艇发展概况,从其诞生到二战前的鼎盛,二战后的低潮,以及现代飞艇的发展变化.重点介绍了Lotte、ZeppelinNT、Cargolifter研发与所取得的重要技术成就.并概要介绍了欧洲高空长期驻留平台研究计划.本文从大型复杂结构科学角度出发,提出了对结构分析理论、结构设计研究的挑战和急需开展的相关课题.

  • 标签: 飞艇 柔性飞艇 结构设计 结构分析理论
  • 简介:<正>我国电视经过十年改革特别是近一两年,正在发生着悄悄的但却是深刻的变化。它的总趋势是:节目的内容与受众机制已与过去有明显的不同,电视中原来一些“热点”正在降温或渐趋冷落;电视中原来相对冷落或“空白”的地方,正在崛起或成为新的“热点”。电视——正向着深一次拓展。电视节目一般可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以电视剧,电视文艺为主体,它的价值也即主要是消遣娱乐至最高层次的审美;另一类则可概括为广义意义上的“信息”,它的价值主要是认识世界、认识社

  • 标签: 电视节目 电视文艺 电视剧 节目主持人 受众 中央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