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4 个结果
  • 简介:从懂事起,父亲和我说话就不多。父亲是一个孤儿,五岁丧母,九岁丧父,十来岁他就开始独居。那个时候,村里和他一般大的小孩都在念书,父亲每天跟着他们去上学,一直跟到教室门口,就止步了。父亲知道,教室与他无缘,贫困使他过早地属于另一个世界。

  • 标签: 父亲 大学 另一个世界 教室
  • 简介:1937年抗战爆发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往湖南长沙,1938年4月又迁往昆明办学,称西南联合大学,5月4日正式开学。由原三校校长组成常务委员会领导,梅贻琦任常务委员会主席。设文、理、工、法商、师范等5个学院26个系,3000余名学生。拥有教授190余名,不少均是国内第一流的专家学者。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教职员工以孔子“饱受波折,东奔西跑,栖栖惶惶,被困于蔡,绝粮于陈,但对教育事业始终如一”的事迹自勉和共勉,为抗战教育尽心出力。从1938年至1946年间西南联大共毕业学生2522人,吴健雄、杨振宁等均出自于该校。抗战胜利后,西南联大于1946年解散,三校复员回原址。西南联大在抗战的

  • 标签: 西南联大 西南联合大学 教职员工 中国教育史 抗战教育 梅贻琦
  • 简介:在此借用高尔基的一个题目,将自己的留学心得、见闻整理出来,与诸君共享。本文亦系《史林》2006年增刊所发拙文《初到日本的日子——“就学生”生活琐忆》之续篇。

  • 标签: 大学 学院 回忆 高尔基
  • 简介: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以后,国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委员蔡元培等,试图改革中国的教育管理制度,他们提出并试验了“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改革方案,其原意是欲改官僚化的教育部、教育厅为学术化的大学院、大学区。但是,在官僚制度下,“学术化”的大学院和大学区,也不免陷于“官僚化”的泥淖,结果导致一片混乱,以失败而告终。所谓大学院,是将全国依省份划为若干大学区,按北伐进军的次序,命名为第一中山大学(广东),第二中山大学(湖北),第三中山大学(浙江),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在中央则不设教育部而成立“中华民国大学院”,统管全国的学术和教育行政,在省则撤销省政府教育厅,而由各中山大学院统管全省的学术和教

  • 标签: 大学区制 大学院 民国时期 国民政府教育 教育行政 蔡元培
  • 简介:采访时间:2010年12月7日采访地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科技楼被采访人:王振义[采访整理者按]我们在阅读震旦大学档案资料的同时,也在开展口述资料的整理工作,主要想通过对震旦校友的采访,从“记忆”角度了解他们当年在震旦学习、生活情况。王振义先生是震旦大学的老校友,先后就读于上海萨坡赛小学、震旦大学附中,1942年人震旦大学学习,1948年毕业于震旦大学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王先生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著名的血液学家、国内血栓与止血专业的开创者之一。2010年12月7日,我们前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科技楼采访了王振义院士,请他谈谈当年在震旦大学读书、工作的一些情况。以下是采访的主要内容。

  • 标签: 上海交通大学 震旦 中国工程院院士 采访时间 2010年 瑞金医院
  • 简介:经过公开申报、专家通讯评审打分和教育部组织专家实地考察、教育部专家咨询委员会投票等一系列严格的评审程序,四川大学与西藏大学联袂申报的中国藏学研究所入选第二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并于去年底和今年初分别在成都、拉萨正式宣告成立。

  • 标签: 四川大学 西藏大学 中国藏学研究所 人文社会科学 科研体制 课题聘任制
  • 简介:北京外国语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外国语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历史悠久学校1941年成立于延安,隶属于党中央领导,受到了党中央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归外交部领导,1980年后直属国家教育部领导。历经几个历史发展时期,迁徙分合、春华秋实,成了当今外语教育的排头兵和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 标签: 北京外国语大学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211工程” 国家教育部 中央领导 中外文化交流
  • 简介:到大理喜洲的旅游者,参观的热点集中在集白族民居建筑大成的严家院、董家院和杨品相住宅。进入这些大院须购买门票,而在同一块地皮上,离大院并不遥远名叫大慈寺的地方,抗日战争时期曾经是华中大学的校址。如今,除了70岁上下的老人,而且是有文化的以外,连本地人都不知道这一段不该遗忘的“人文景观”。

  • 标签: 华中大学遗址 中国 云南 人文景观 历史发展
  • 简介:2017年5月4日,我在孟彦弘先生微博上,看到沙知先生于4月23日仙逝的噩耗,当时完全不敢相信,因为2016年12月16日,我还收到沙先生给系友、母院、研究所的元旦祝福,没想半年不到,沙先生就真的离我们而去了。

  • 标签: 武汉大学 研究所 祝福
  • 简介:教育救国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感召力的救国理论,在这一段历史上,有位因其军事上政治上的丰功伟绩而遮掩了他在教育上大手笔的人,他便是东北“少帅”张学良。张学良与世纪同龄,经历了中国近代几乎所有重大事件:东北易帜、武装调停、中原大战、九·一八事件、西安事变直至之后禁闭55年,而且在他短暂而又辉煌的自由岁月里,张学良以他超人的个人魅力,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审时度势,力主建立东北大学,他执长八年,奠定了东北大学的极度繁荣,九·一八事变后又与东北大学共度沉浮。即使是幽禁半个世纪之后,他闭口不谈其他事,而惟一挂念的只是东北大学─—“我现在只有东北大学了!”依然与东北大学息息相关。1901

  • 标签: 东北大学 张学 综合性大学 “九一八”事变 “一二·九”运动 蒋介石
  • 简介:1960年,我从淮阴中学考取了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在校期间,我认真学习,只想毕业后早点工作,能减少农村家庭的经济负担。没想到1965年全国开展了“社教”运动,接着又是“文化大革命”,我滞留学校四五年后才分配工作。在清华我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 标签: 清华大学 “文革” “文化大革命” 在校期间 经济负担 农村家庭
  • 简介:鲁迅心目中的“现代派”势力在厦大国学院中,更多的是跟鲁迅不同调的人,其中鲁迅跟顾颉刚的矛盾最深。顾颉刚是著名历史学家,“疑古学派”代表人物,当时应林语堂之邀担任厦门大学国学院研究教授,兼文科国文系名誉讲师。如果说,北京教育界有“日法派”与“英美派”的阵营,从未留过学的顾颉刚应该是无所归属;如果说,北京文艺界有“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的对垒,那在组织上顾颉刚跟鲁迅同属“语丝派”。然而,

  • 标签: 厦门大学 鲁迅 现代评论派 顾颉刚 历史学家 代表人物
  • 简介:2001年2月和2002年1月,笔者应邀两度赴哈佛大学出席藏学研讨会,通过和与会美国藏学家的接触、交流和对美国藏学研究机构的考察,增加了对长期关注的美国藏学研究的感性认识,对美国藏学重镇哈佛大学的藏学研究有了一些新的认识,现将其诉诸笔端,以飨同好。

  • 标签: 藏学研究 哈佛大学 美国 考察 机构 感性认识
  • 简介:<正>王世杰,字雪艇,湖北崇阳人,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政治经济学硕士,法国巴黎大学法学博士。1920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1929年任国立武汉大学首任校长。髫龄奇遇王世杰于光绪十七年(1891)二月初一日出生在湖北省崇阳县一个小山镇——回头岭白霓桥,父亲王步瀛早年经商,生意兴隆,富甲乡里。王世杰自幼聪慧异常,深得父母喜爱,家人望子成龙,期盼他将来"学而优则仕"。王世杰五岁入私塾,读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蒙学经典,继以四书五经、二十

  • 标签: 王世杰 回头岭 伦敦大学学院 崇阳县 法国巴黎大学 雪艇
  • 简介:清初满族大学士马齐邓庆清初曾参加了诸多军政和文化活动,并做出重大贡献的满族大学士马齐,在其仕途生涯中,颇有一些传奇的色彩。一居官勤慎深受帝宠马齐(165-1739)"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米斯翰子"。①清朝统治者在政治生活中,是非常重视满洲旗、恩宠勋...

  • 标签: 康熙帝 大学士 满族 文化建设 雍正帝 富察氏
  • 简介:<正>1930年至1931年,朱家骅任中央大学校长.他任职一年多,却三次辞职,对学校工作,几无建树.惟可称道者,是大礼堂的建设.中央大学大礼堂的建设,其始是张乃燕校长筹款于1930年3月28日动工兴建的,后因经费困难而停工.朱家骅以其在国民党中央的地位和影响,藉召开国民会议的名义,请得拨款,由建筑系卢毓验教

  • 标签: 大礼堂 国民会议 地位和影响 大学校长 国民党 学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