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对于目前清华简《保》之“中”的涵义,多数学者或者仅仅以文字学、文献学的依据去解读,或者理所当然地以儒家的观点去解读,然而无论哪种解读,都存在和《保》文本内在逻辑相矛盾的情况。笔者以为对《保》之“中”的解读不仅要有文字学和文献依据,同时也要符合原文的内在逻辑。笔者认为《保》之“中”为“常”更为合适。

  • 标签: 规律
  • 简介:从汉代以来,解释《论语》的文献非常多,其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或错误。本文指出了《论语》故中存在的一些疑误,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并从语言(包括词语、语法、篇章、版本文字等)、思想、心理等不同的层面出发,试图整理和归纳一些特点,以期对《论语》的解读,对训诂学,都能有所裨益。

  • 标签: 论语 训诂学 语言层面 思想层面 心理层面
  • 简介:被冯友兰本人及众多学者忽视的一书实质上在"贞元六书"构成的新理学体系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和价值.该书一方面是此后的的诱发性著作,另一方面也开始凸显了冯氏新理学体系中本体形上学和人生哲学断为二截的内在矛盾.

  • 标签: 冯友兰 新世训 本体形上学 人生哲学 评价 新理学体系
  • 简介:清华简《保》篇自面世以来,学人们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释读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现综合大家的工作,间出己意,对《保》篇作一系统的解读分析。不妥之处,尚祈方家指正。

  • 标签: 清华简 《保训》 哲学 中国
  • 简介:清华大学入藏的战国竹简中,有一篇周文王告诫嗣子的遗言,整理者题名为《保》。《说文》云:“,说教也。”《左传·文公六年》云:“告之训典。”杜预注:“,先王之书。”《国语·楚语》云:“教之训典,使知族类,行比义焉。”全文共十一简,基本完整,现将原文用通行字体转写于下:

  • 标签: 古代思想 竹简 战国 清华大学 《说文》 周文王
  • 简介:作为《淮南子》一书中论述兵学问题的专篇,《兵略》包含着丰富的兵学思想。从战争观、道论、用兵思想、将帅观等几个方面来看,《兵略》对《孙膑兵法》多有继承,二者呈现出一种先后相继的承递关系。但是,受所处时代的影响,孙膑更加强调战争的作用,而《兵略》则是立足黄老道家来谈论军事问题,而且较多的吸收了儒家的为政理念,更加注重社会政治,从而使二者又呈现出较大的相异性。

  • 标签: 《兵略训》 《孙膑兵法》 战争观
  • 简介:先秦诸子论名,旨在匡正名实相怨的时弊,公孙龙也不例外。但是其以正名的学说宗旨,却并不为同时代诸子赞同,以致荀况斥之为“惑于用名以乱者也”。究其原因,乃公孙龙所论之名,与此时代之一般理解旨趣殊异。概言之,公孙龙看到了“名”的两种用法,即名既可命物(个体物),是为“物名”,亦可命(个体物的性质),是为“实名”。公孙龙特别强调的是为当时人所忽略的后者的意义,其价值与其说是逻辑的,还不如说是形而上学的。不管是与公孙龙的同时代诸子相比,还是从其后的中国哲学发展的思维取向来看,这一发现和阐述都是独特且别具价值的。

  • 标签: 公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