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对2016南海夏季风强度及其与汛期降水关系,季风爆发前后大气环流(对流)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南海季风爆发主要的流场特征是整个南海地区(至少在5~15oN区域)由偏东风转为偏西南风,500hPa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主体从南海撤出,孟加拉湾北部的印缅槽生成,同时东亚大槽(120~130°E)减弱,并有强对流活动从5oN附近快速向北扩展到整个南海。200hPa上南海及以西区域在5月第5侯以前盛行西风,而之后盛行偏东风,陆地上的西风带减弱并北撤,低纬东风加强且范围扩大。而且季风爆发前后全球的位势高度场也发生了大的调整。

  • 标签: 南海夏季风 季风强度 环流/对流场 水汽通量 特征分析
  • 简介:摘要建筑工程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性意义。但是,目前建筑工程管理中依然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例如缺乏健全的工程质量监管机制,建筑企业缺乏质量意识以及质量检测环节不科学等。下文首先分析了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然后针对建筑管理中工程质量监管存在的问题,尝试从不同的方面提出加强建筑工程各管理环节的具体措施,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益,能够将管理工作变得更加规范。

  • 标签: 建筑工程 管理 现状 优化策略
  • 简介:摘要本文选取辽宁省5个水稻产区代表站点(开原、东港、辽中、庄河、大洼)1960-2009水稻生长季(4至9月份)气温、降水、日照等气候观测资料,对辽宁省近50水稻生长季气候变化特征展开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近50平均气温以及水稻生长季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是0.303℃/10a以及0.219℃/10a。水稻生长季平均气温可以分为2个时期偏冷期和偏暖期。其中偏冷期为20世纪60代初期到90代前期,偏暖期为20世纪90代后期到21世纪初期。水稻生长季≥5℃、≥10℃、≥15℃积温都呈不断增加的变化趋势,平均每10分别增温57.088℃、57.046℃以及56.605℃。辽宁省近50降水量以及水稻生长季降水量变化都呈波动减少变化趋势,降水量平均每10分别减少15.8mm、19.3mma,且具备较为显著地阶段性分布特征;辽宁省近50水稻生长季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26.7h/10a。

  • 标签: 辽宁 水稻生长季 气候变化特征
  • 简介:摘要本文根据“气象异常年报表”规定统计项目,对迪庆州3个国家级基本自动气象站1958-2017气候极值分析,得出气温、降水、日照等要素气候极值时空分布特征。

  • 标签: 气候 极值 特征
  • 简介: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对造成20146月19~20日莱芜暴雨的环流形势和影响系统的演变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高空冷涡、低层切变线和地面倒槽是造成此次暴雨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中尺度对流云团活动频繁,是造成短时强降水主要原因。

  • 标签: 暴雨 低涡切变线 倒槽 短时强降水
  • 简介:摘要20168月1~3日呼伦贝尔市发生了罕见的高温天气。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再分析资料及数值预报等产品分析此次过程中的环流演变和要素场等对高温天气的影响,此次过程中(1)本次高温天气主要是受暖性高压影响,副热带高压北上与大陆暖性高压合并加强,且东南沿海有台风(妮妲)沿偏北路径在华南地区登陆起到了促进暖性高压北抬的作用,使其稳定控制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有利于高温天气的发生。(2)当北方有冷空气南下或有降水时,可以有效地缓解高温天气。(3)地面负变压、低层的低湿以及强下沉气流有利于局地气温的升高。(4)高空稳定的湿度层结,不利于对流天气的发生,有利于温度的维持和升高。(5)在自动站的高空,风随高度顺转表明高空有暖平流,有利于气温的上升。

  • 标签: 高温 大陆高压 副高 台风 预报
  • 简介:摘要利用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对1961-2001青藏高原大气热源际变化作统计分析。分析发现夏季整个青藏高原海拔≥3000m范围几乎都为热源,平均而言,6月属大气热源最强月份。高原西部热源强度较东部强,相同热源等值线在西部位置较东部偏北。夏季1979-1990大气热源相对较强,1990后大气热源较弱,但1998大气热源还具有明显突变特征。夏季高原整层大气热源EOF分析第1模态均表现为气候转变型。其中6月与7、8月不同的是,大气热源变率中心不在高原上空,而位于高原北部,即昆仑山和唐古拉山北侧。

  • 标签: 青藏高原 大气热源 EOF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台站观测资料等对20176月21-24日天津暴雨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有东退的趋势,在天津南部地区不断有上游短波槽移出,低空切变线逐渐转为东西走向,天津地区开始出现持续强降雨天气;天津大部分地区的水汽条件较为充足,促进了暴雨天气的发生发展;850hPa低空处逐渐从负涡度转为正涡度,并与暴雨区域保持一致。结合不同高度层的垂直速度场,天津地区上升区域边缘位置与上升气流保持一致,对于水汽输送和高低空能量交换较为有利;因天津大部分地区上空的不稳定能量较小,再加上暖湿空气不足,在释放不稳定能量后会出现暴雨天气,位势不稳定层结开始重新建立并加强,促进持续性暴雨天气的出现。

  • 标签: 暴雨 环流形势 物理量场 天津
  • 简介:摘要在全球迅速变暖的大背景下,为深入了解玛多县极端温度变化特征,本文利用玛多县1987-2017的气温观测资料,应用统计分析、线性趋势分析及相关性检验等方法,对近31来玛多县极端气温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7-2017玛多县年平均极端最高(低)气温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增加趋势。就极端最高气温而言,夏季增温幅度最大,其次为春季,冬季增加幅度最小;就极端最低气温而言,春季增温幅度最大,其次为冬季,夏季增加幅度最小。

  • 标签: 玛多县 极端最高气温 极端最低气温 变化特征
  • 简介:摘要本文选取阿勒泰机场2008~2017逐月降水量资料,分析阿勒泰机场近10降水气候变化特征及对航空飞行影响,给出降雨天气下航空飞行对策,以确保航空飞行安全。

  • 标签: 阿勒泰机场 降水 变化特征 影响 对策
  • 简介:摘要本文选取20168月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利用NECP1*1资料以及FY2G卫星逐小时TBB资料,对环流形势以及物理量进行诊断分析。结果发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584脊线前部为本次暴雨提供了有力的水汽和动力条件;本次过程红外亮温TBB在-8℃以下低值区域内出现短时强降水,根据亮温演变来看,云从南部山区向北移动过程中发展,造成暴雨天气;和田上空水汽幅合较强,假相当位温低值中心,大的强天气威胁指数以及大的风暴相对螺旋度叠至区域与本次暴雨出现区域对应较好。

  • 标签: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暴雨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高空探测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166月28日重庆市綦江区的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天气具备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以及造成的危害性特别大的特点。綦江区20166月28日主要呈2槽1脊型,有一大槽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华北——重庆一带。暴雨过程主要是在500hPa高空槽和中低层区域的西南急流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綦江区较为强盛的西南气流,同时处在西南急流出口区域的前方区域,为暴雨过程的发生发展提供较好的条件。綦江区处在水汽通量附近,为綦江区暴雨过程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綦江区在6月28日的K指数特别大,非常有利于暴雨过程的形成。

  • 标签: 綦江区 暴雨 天气形势 物理量场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暴雨、冰雹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贵州金沙县春秋季节冰雹灾害发生频率更是居高不下。本文将针对20184月4日金沙县出现的强冰雹天气过程,着重从大尺度环流背景角度对此次冰雹过程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做好该地区防雹减灾工作提供一的参考。

  • 标签: 金沙县 强冰雹 大尺度
  • 简介:摘要本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安达草场1981-201030来包括温度、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的气候特征及其变化。得出如下结论安达草场年平均气温为4.2℃,年平均气温变化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全年平均总降水量为432.5㎜,降水呈现波动变化,降水量7月份最高,为139.8㎜,1月最低,为1.7㎜;全年平均总日照时数为2682.0h,年平均总日照时数变化呈波动下降的趋势,5月平均总日数全年最小,为157.4h,照时数全年最大,为275.1h。

  • 标签: 安达 草场 气候特征 变化趋势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台站观测资料等对20176月21-24日出现在河北省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50hPa处的低空急流强度增加,同时有出口区在河北中部地区形成,地面场上的低压不断向东移动发展,再加上有利的天气形势,对于河北省持续暴雨天气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河北省南部的比湿梯度场方向与风向相反,有利于水汽输送,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4日,在850hPa低空处河北省大部分地区的比湿值均超过了12g/kg,特别是河北省东北地区的比湿值最大,也是导致降雨强度较大的原因;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升运动强度开始下降,尤其是在850hPa低空处上升运动基本停止,说明影响河北省的暴雨天气逐渐趋于结束。

  • 标签: 暴雨天气 环流形势 物理量场 河北省
  • 简介:摘要本文选取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等相关资料,对20167月2-4日如皋市暴雨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雨天气主要是由于副热带高压稳定少动、低涡东移和西南暖湿气流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本次暴雨天气的水汽输送通道主要是由副热带高压西侧所产生的偏南气流,持续将来自南海以及孟加拉湾海的水汽朝华东输送,同时在强降水落区上游构成很强的水汽辐合,为此次暴雨天气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抽吸作用对于上升运动的产生以及维持较为有利,为暴雨天气的发生发展给予了较好的动力条件。在本次暴雨天气过程中,K指数始终维超过35℃,大气呈现出特别不稳定的状态。SI指数的分布具有显著的日变化。如皋市呈现出“中高层干、低层湿”的形势,高温高湿的环境形成热力不稳定条件,促使暴雨天气的产生。

  • 标签: 暴雨 天气形势 物理量场 如皋市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台站观测资料等对20177月19-20日出现在昆明的强降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流层中低层辐合区和切变线的共同作用为强降雨天气提供了有利抬升条件,中低层辐合与高层急流的辐散抽吸作用促进了垂直上升运动的发展;在强降雨天气出现的过程中,昆明地区存在强烈的上升运动,垂直运动则提供了动力机制,上升运动为不稳定能量的释放提供了有利条件,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时间对应着强降水天气时段;700~500hPa高度区域以西南风为主,500hPa以下属于暖时曾,400hPa处以偏北风为主,说明此时有干冷平流存在,中低层潮湿高层干冷的配置,对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较为有利。

  • 标签: 强降雨 环流形势 物理量场 昆明
  • 简介:摘要利用实时资料,对造成20108月13~14日莱芜暴雨环流形势和影响系统演变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发现本次暴雨过程产生在副高边缘西南暖湿气流区,由于前期副高控制,积累了丰富的温湿能量,当有弱冷空从底层南下时,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垂直速度和θse高能舌在此次过程中对暴雨落区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 标签: 暴雨 西南暖湿气流 垂直速度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从暴雨实况及影响、天气系统、物理量诊断、雷达特征等角度针对20177月5日发生在四川省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天气过程中,高纬度地区维持两脊一槽的环流形势,高原槽及北方冷空气东移南下的影响,再加上充沛水汽条件的影响,导致四川大部分地区发生暴雨天气过程。暴雨发生过程中四川上空位于水汽饱和状态,空气湿度比较大,湿层深厚,源源不断的水汽输送到四川上空,为持续性强降雨天气过程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暴雨天气过程发生时,四川省上空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配置引发了较为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此时四川位于高能区域,Θse值比较高,为暴雨天气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能量条件。南部暖湿气流逐渐北抬及局部不稳定能量释放是四川省大暴雨天气过程形成的主要因素。

  • 标签: 四川省 暴雨 天气形势 物理量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台站观测资料等对20176月30日阿勒泰地区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副热带高压的逐渐南退,位于偏北位置的低涡强度减弱为高空槽开始朝着东南方向移动,上游的阻塞高压强度减弱后逐渐向东移动,此时阿勒泰地区的中高层环流经向度增加,从偏西气流逐渐转为西北气流控制,为冷空气的侵入提供了有利条件;副热带高压始终维持少动,北部低涡则逐渐朝着东南方向转移,气压梯度增加的过程中低空处的西南急流强度加强并维持,阿勒泰地区的水汽大量堆积,为短时强降水天气的出现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在强降雨出现的时段内,700hPa以下均为辐合区,300~150hPa高度处以辐散区为主,这种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配置形式,对于上升运动的形成十分有利,进一步促进了强降雨天气的出现。

  • 标签: 暴雨天气 环流形势 物理量场 阿勒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