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马车道铺展在高而清冷的天空下,车辙两边浅草蓬松。路基外的矮冈,林木簇生,虬枝峥嵘,间杂着灌木。林间地面,青苔滋长,似乎有虫兽在树丛中移动。路的另一边,地势低倾,形似稻谷的作物在风中晃荡。水稻之外,一片水天相连。画面中没有人影,地老天荒一样,却有苍老的催促声从远处传来:走吧,走吧……我左顾右盼,提防着林中野兽,冷风刮得脸面发麻,走了很久,还在原地打转。我心想,完蛋了。

  • 标签: 小说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双林大桥至牛头山段的绿道长达13公里,以灵湖为起点,沿邵家渡港一直延伸到牛头山脚下。走上绿,一幅田园牧歌式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由于大田港闸的拦截,邵家渡港的水位上升不少,在中、下游,是感觉不到水是否在流淌的。清晨,平静的水面上氤氲着一股似雾非雾的乳白色气体。一棵棵柳树,舒展着自己柔美的枝条。

  • 标签: 田园牧歌 柔美 舒展
  • 作者: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17
  • 机构:宁波市城乡建设发展研究中心
  • 简介:摘要:本文基于宁波绿建设现状,以《宁波绿建设规划》为依据,提出宁波绿道规划建设目标愿景,研究宁波绿道规划建设策略。

  • 标签: 宁波绿道 建设现状 规划建设策略
  • 简介:摘要推动绿建设,已成为城市“生态绿城”建设的重要工程。《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新增绿2万公里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绿建设也面临着城市用地紧张、后续管理不足等问题。一方面,绿建设应注重协同发展,不断叠加功能,以集约利用土地的方式串联起城市各类公共空间资源;另一方面,绿建设并无统一模式,贵在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绿的宽窄要因地制宜,材料选择、形式也要因地制宜,关键是最大限度利用既有的基础设施、交通路网,因势随形、因山就势,充分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

  • 标签: 道路 绿化景观
  • 简介:黄浦滨江绿,全长8.3公里。呈现“一带三七园”的布局。一带,即滨江岸线绿带,形成连绵起伏的林冠线景观。三,以步行道、跑步道、骑行道构成的绿景观。七园,包括杜鹃园.月季园、岩石园、琴键春园、秋园、药草园、草趣园。

  • 标签: 黄浦滨江绿道 景观
  • 简介:近年来,珠三角地区通过绿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推动宜居城乡建设,提升城市品位和推动生态保护取得了巨大成就。南宁市需要在借鉴广州、深圳绿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认识绿建设对于南宁发展的重要作用与意义,并对南宁绿建设进行规划和设想。

  • 标签: 绿道 建设 南宁 人居环境
  • 简介:摘 要: 随着公园城市理念的提出,成都作为公园城市“首提地”,从试点建设到全面展开,正大力推动公园城市建设。绿作为公园城市复杂系统中的重要纽带,成为建设公园城市的重要驱动。本文通过对公园城市理念及绿内涵的梳理,以天府绿—锦城绿为例,探讨绿建设的景观设计路径及方法,以期在公园城市背景下为绿建设提供启示。

  • 标签: 公园城市 绿道 天府绿道—锦城绿道 景观实践
  • 简介:摘要公园联接是新加坡特色的绿建设形式,其建设提高城市生态环境并为居民提供游憩空间。对新加坡公园联接的发展与建设进行研究总结,对我城乡绿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以此讨论其对绿道规划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 标签: 新加坡 公园联接道 绿道 经验
  • 简介:一辆自行车作为嫁妆全部家当的年代早已经远去,在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丰富的今天,咱们又想起了那些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骑上脚踏车旅行,多么美好的休闲生活。找个理由吧,最直接的就是健康生活,要不来点文艺范,回想下某部单车电影,给自己找一点怀旧的、青春的生活激情,亦或是可以说我们赶上了低碳时代,骑脚踏车去赴低碳之旅吧。

  • 标签: 物质生活条件 徽州 休闲生活 健康生活 自行车 青春
  • 简介:摘要本文以深圳的滨河绿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以及各种渠道的资料收集,分析现有滨河绿的景观设计要点,从而总结出滨河绿景观建设的发展方向。

  • 标签: 滨河 绿道 景观 绿化
  • 简介: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哥哥去198绿进行自行车比赛——一个小时之内,看谁骑得快,最先到达终点的奖励3串羊肉串,第二名2串羊肉串,第三名1串羊肉串.最后一名没有羊肉串。

  • 标签: 绿道 自行车比赛 羊肉串 阳光
  • 简介:又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熊猫绿、锦城绿、锦江绿……成都的多处绿成为人们锻炼、休闲、赏化、游玩的好太处.

  • 标签: 慢生活 城市 享受 游玩
  • 简介:摘要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以及其他地区的实践,生态城开展了绿系统的规划编制工作。

  • 标签: 绿道系统规划
  • 简介:以广州市滨江绿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的方法,对城市绿使用者来源构成,及其使用绿的目的、方式、频次和时间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绿使用者主要是就近常住居民,其使用目的主要是休闲、健身和通勤;使用方式多为散步、跑步、骑自行车;使用频次多为每天1次,其中从清晨到下午18∶00时,绿主要承担通道作用,而晚上19∶00~21∶00时期间,发挥的更多的是休闲功能;夜晚居民更有时间前往绿进行散步、跑步等休闲健身活动.

  • 标签: 城市绿道 使用 状态 广州
  • 简介:摘要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人们在现阶段对自然和生态的追求更加迫切,越来越多位于城市中的湿地公园被开发建设成绿系统;本文将结合以往参与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的实践经验,简述如何对城市湿地公园进行绿设计和植物配置。

  • 标签: 生态环境 生物多样性 可持续发展 适地适树
  • 简介:摘要现阶段,国家越来越重视基础建设,城市绿景观建设有利于城市绿色网络空间的形成,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在缓解人们精神压力的同时,改善了生活环境。文章针对城市绿景观设计探析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内容仅供参考。

  • 标签: 城市绿道 景观设计 探析
  • 简介: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生态设计的理念深入人心,人们在环境开发的同时更加关注生态的健康。广东省大力开展绿建设运动,绿道理论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鲜明的景观生态学基础。文章探讨了生态设计指导下的绿植物景观营造应当注意的问题。

  • 标签: 绿道 植物景观 生态设计
  • 简介:绿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乡村绿的满意度影响因素,对于今后开展城乡绿网络构建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文章以黄山市徽州绿为例,对绿使用者进行问卷调查,基于SPSS平台,通过相关性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等方式,对徽州绿的使用满意度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影响绿满意度的4个主要因素(交通便捷程度、机非混行道设置、自然景观、环境卫生),指出徽州绿的优势与不足,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 标签: 使用特征 满意度 乡村建设 徽州绿道
  • 简介:为传承成都4500年文明史、2300年城建史,改善锦江水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实现居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目标,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都市决定按照'治水、筑景、添绿、畅行、成势'的路径和'一年治污、两年筑景、三年成势'的时序要求,全方位实施锦江绿建设。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的'以大生态观将城乡作为有机生命体,构建山水田林城生命共同体',采取'清水立轴、文化引领、景

  • 标签:
  • 简介:2010年1月21—22日,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在广州市召开。会议系统总结2009年林业工作,深入分析林业面牺的新形势,科学谋划林业发展思路,研究部署2010年林业工作。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和广东省副省长李容根出席会议。

  • 标签: 林业局局长 样板 绿道 增城 林业工作 会议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