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正>在1982年11月到1984年2月的一年又三个月内,苏联两位领导人先后去世,克里姆林宫两易其首,引起国际上对苏联内政外交发展方向的极大关注。本文仅就安德罗波尔年科其人及其施政方针作一浅探,仅供参考。

  • 标签: 安德罗波夫 发展方向 施政方针 内政外交 苏联 仅供参考
  • 简介:郭石1946年生于北京,祖籍天津,以大写意花鸟画享誉画坛,并兼擅山水,书法,篆刻,诗词及西洋绘画等,于戏曲上造诣尤深,郭石先生的花鸟画,博综集粹,渊源广大,其画风沉雄朴厚,古雅刚正,磅礴而不染犷悍之习,

  • 标签: 写意花鸟画 名家 丹青 西洋绘画 书法 篆刻
  • 简介:美好的记忆总能让我们触摸到往事暖暖的温度,让流淌的时光汇聚成风光旖旎的,我们站在河边,凝望自己映在河面上的背影。在某个宁静的夜晚,你悄悄地来到河边,坐在河边的垂柳旁,观赏河上的帆船、灵动的小鱼、袅姗;的荷花……那些美丽的记忆被悄然唤醒。

  • 标签: 散文 文学 文学作品 当代作品
  • 简介:戈尔巴乔改革的误区王军一、在改革的指导思想上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列宁主义戈尔巴乔入主克里姆林宫后,对改革的指导思想问题,并不十分清楚。直到改革进行了两年之后,他才在《改革与新思维》中宣称:向列宁求教是“改革的思想源泉”。但是戈氏并没有真...

  • 标签: 戈尔巴乔夫 夫改革 列宁主义 计划与市场 国家间关系 新思维
  • 简介:引言中越边境非设关地走私问题由来已久,尤以广西东兴北仑河沿线最为活跃,最难治理。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海关缉私人员勇担共和国交付的打私重任,全国42个海关单位共1219名关员轮流奔赴中越边境北仑一线,与南宁海关长期驻守东兴的300余名警力一起开展北仑河沿线缉私轮战行动,三年来共出动警力13.82万人次,出动车辆5.9万辆次。走私与反走私在北仑河沿线上演了一场生死较量。

  • 标签: 北仑河生死 生死较量
  • 简介:<正>戈尔巴乔执政后,用新的政治思维观察、分析和处理对外事务和国际问题。引起举世瞩目。"新思维"使苏联对外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也给当代国际关系的发展带来明显影响。本文拟就戈尔巴乔"新思维"的内容、背景及其对国际局势的影响等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与老师和学友们一起讨论。一、戈尔巴乔"新思维"的主要内容戈尔巴乔的"新思维"内容极其广泛,用他自己的话说,"包括了当代全部基本问题"。就其主要之点,我认为至少可以归纳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当今世界。戈尔巴乔一方面仍然肯定当今世界分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对立的思想体系,但同时又强调世界是一个整体,所有的国家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是相互

  • 标签: 戈尔巴乔夫 新思维 当今世界 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对外政策 国际局势
  • 简介:<正>苏共总书记米·谢·戈尔巴乔在他反响世界的新著《改革与新思维》中,就时代和世界和平战略问题,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和改革问题、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经验教训和准则问题、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和第三世界的民族解放运动问题以及苏联对西欧和美国的关系等问题做了理论上和政策性的说明,当然是苏联现领导最权威的声明。从全书和别的有关言论中可以发现,戈尔巴乔的"新思维"在对外政策和国内发展问题上,的确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新因素,或多或少地做出了某些理论突破和政策调整,可以说是苏联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点。这就使人们产生了新的希望,对改变长期以来苏联留给国内外人民的形象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搞得好,将会对国际政治的发展变化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谨就戈尔巴乔所阐述的"最主要的"问题即世界和平战略问题进行公开性对话,争取经过多方面的讨论和探索,使问题得到符合实际符合原则的解决。

  • 标签: 戈尔巴乔夫 世界和平运动 新思维 经验教训 霸权主义 核武器
  • 简介:一个月前,普里马科出任俄罗斯政府总理,由经济危机引发的一场深刻的政治危机得以缓解。连日来,国内外观察俄罗斯局势的焦距,转而对准普里马科政府将奉行的经济政策以及采取的措施能否顺利实施,因为经济政策的成败不仅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命运,也关系到俄罗斯整个局...

  • 标签: 普里马科夫 政府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 经济纲领 俄罗斯 新政府
  • 简介:<正>从戈尔巴乔1986年初正式提出对外政策"新思维",到1987年11月《改革与新思维》一书正式出版,不过短短两年时间。但是,新思维及其在实践中的政策主张,已迫使全世界的政治家和国际问题专家认真地温习战后四十多年的国际关系史。并对今后十几年、二十年,乃至几十年的世界前景作出各种猜测和描绘。"新思维"究竟新在哪里;何以会引起种种复杂的反响;经历过"冷战、解冻、紧张,缓和、紧张"等不同阶段的国际局势,在"新思维"的冲击下,是否有可能进入一个新阶段呢?这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 标签: 新思维 戈尔巴乔夫 当代国际关系 苏联对外政策 新阶段 发展变化
  • 简介:[编译者按]2005年3月11日是戈尔巴乔担任苏共总书记的20周年纪念日.俄罗斯'灯塔'广播电台为此于3月10日专门邀请戈尔巴乔就听众和网友所提出的在这20年间所发生的许多问题进行了现场解答.以访谈录原有基本格式和主要内容为基础,编译者将其分为六个部分.

  • 标签: 戈尔巴乔夫 访谈录 改革 周年纪念 广播电台 “灯塔”
  • 简介:1982至1984年,是苏联历史上"非常重要而富有启迪意义的治理时期."此间,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安德罗波励精图治,其主要政绩有:一、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问题上多方创新与发展;二、强化劳动纪律、整饬社会秩序与惩治腐败;三、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有效地遏制了经济的持续衰退.总之,安氏治下的苏联社会发生了许多新变化.究其原因,除了苏联国内存在驱动改革的客观因素外,很大程度上与安德罗波亲身历经过1956年匈牙利事件有关.

  • 标签: 苏联 安德罗波夫 治理 社会变迁
  • 简介:<正>“季诺维也的信”这一事件发生在1924年的英国,它被称为“一个成功的阴谋”是不无道理的,因为在现代史上,特别是在象英国这样一个多年实行议会民主制的国家里,还很少见到通过伪造文件的手段来如此成功地达到重大政治目的的事例。

  • 标签: 季诺维也夫 保守党 英国工党 英国政府 自由党 苏联政府
  • 简介:研究戈尔巴乔改革,首先要弄清楚戈尔巴乔改革前苏联的状况。戈尔巴乔接手的是一个由全盛转向衰落的苏联,是个疲惫不堪、在政治、经济领域积累了大量问题而急需改革的苏联。当时苏联在政治上干部队伍逐渐出现了事实上的终身制,维持现状、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及加强控制成了当政者的主要目标,腐败严重。经济上仍为粗放型经济,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依赖性严重,经济发展速度下降。苏联几十年的发展,使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文化程度、生活条件及居民的意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旧的管理体制与人民的现实要求相冲突,旧体制的弊端导致了社会不满的增强。戈尔巴乔的改革进程正是在这种状况下启动的。

  • 标签: 戈尔巴乔夫改革前的苏联 政治状况 经济状况 社会状况
  • 简介:<正>现在中共中央编译局担任马列著作编译部专家的德国学者、原民主德国爱尔福特师范大学教授埃克·考普在德国共产党《我们的时代》报1997年10月10日第41号上发表了题为《中国高举党旗和五星红旗迈向21世纪》的文章,对中共十五大作了高度评价。现将该文译载如下。

  • 标签: 中共十五大 中国共产党 社会主义社会 有中国特色 党代表大会 民主德国
  • 简介:<正>去年12月美苏之间达成的中导协议、不久前有关各方签订的苏联从阿富汗撤军的协议、以及年内可能缔结的美苏削减50%战略核武器协议,使我们感受到了苏联对外政策吹向世界的一股清新气息。现在,人们已经不再怀疑,戈尔巴乔的新思维的确正在给苏联的外交行为带来变化,也正在给世界带来变化。如何估计这些变化,如何针对新的形势采取新的对策,这是中国外交必须作出回答的问题,也是这篇简短的论文对戈尔巴乔新思维所选取的讨论视角。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分析一下戈尔巴乔新思维的前提和实质;其次归纳一下近年来中国对外政策调整所积累的新鲜经验;最后提出我们对国际关系以及中苏关系可能和应当具有的新观念。

  • 标签: 新思维 戈尔巴乔夫 新观念 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外交 资本主义国家
  • 简介:<正>所谓戈尔巴乔的“新思维”是指戈尔巴乔用来变革前苏联社会和苏共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方针。它由新政治思维、新经济思维、新的全球性思维、新历史思维等内容组成,反映了戈尔巴乔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以及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前苏联走向灾难性结局的思想腐蚀器。“新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有一个过程,1986年1月15日,戈尔巴乔在“完全消毁核武器声明”中首次正式提出这个概念。1987年11月1日戈尔巴乔《改革与新思维》

  • 标签: 戈尔巴乔夫 前苏联 社会主义 政治思维 指导思想 核武器
  • 简介:<正>戈尔巴乔眼可闪烁的革命之已从幻想的热切变成临战的冷峻。戈尔巴乔先生越清楚地认识到苏联经济“改革”任务之艰巨,他的言辞便越激进;他的言辞越激进,任务也就显得越加艰巨。长时间的政治局委员们暑期休假期间,谣传四起。休假结束

  • 标签: 戈尔巴乔夫 “改革” 苏联 政治局 俄国 苏联人
  • 简介:<正>苏共的新总书记安德罗波是在一个困难的经济发展时刻接管苏共领导的。当初,勃列日涅也曾遇到这种情况,不过比现在毕竟轻松一些。勃列日涅成功地克服了赫鲁晓夫年代后期的增长上的衰退现象。勃列日涅执政初期,即六十年代后期,从经济上说是他整个执政期中最富有成果的时期(参见本文图表)。在苏联经济当今的危机时期,恐怕再也见不到类似那一时期的增长了。今天的停滞现象看来实在难以医治。这种现

  • 标签: 安德罗波夫 经济问题 苏联 勃列日涅夫 危机时期 赫鲁晓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