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死于第1复发9男59左鼻腔上颌窦鳞癌食道上段鳞癌3个月 发现先证时放弃治疗,第2头颈3例,第2多次复发均予手术、化疗、放疗 死于发现第2后1年7个月

  • 标签: 头颈部原发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颈肉瘤的病理学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例头颈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3例,年龄30~72岁。总结病理学特点、治疗以及随访情况。应用Kaplan-Meier法估计14例患者累积生存率。结果所有患者病理组织学检查见恶性上皮和间叶成分同时存在,13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恶性的上皮区域,细胞角蛋白、上皮膜抗原有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在恶性的间叶组织区域,波形蛋白呈阳性。在治疗上14例患者单纯手术治疗5例,手术后辅助放疗3例,手术后辅助放化疗6例。随访时间为2~8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2.5个月。除1例随访21个月后失访外,其余13例患者中有4例术后复发,复发率为4/13;8例死亡,死亡率8/13,5例无瘤生存。Kaplan-Meier法计算得到14例头颈肉瘤患者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4.3%、57.1%、42.9%。结论头颈肉瘤临床罕见,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是确诊的重要依据,手术是治疗的首选方法。头颈肉瘤预后差,对于肉瘤患者应长期随访。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癌肉瘤 诊断 治疗 预后
  • 简介:生活中,因为“头颈肿块”而到医院就诊的患者并不少见,这当中有相当部分的患者在后期被诊断为肿瘤。由于头颈器官众多,解剖结构复杂,许多患者不知该如何进行早期自我判断。本文谈谈头颈肿块的自我检查。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头颈部肿块 自查 医院就诊 解剖结构 自我判断
  • 简介:头颈动脉夹层(Cervicocerebralarterialdissection,CAD)是指头颈动脉内膜撕脱,导致血液流入血管壁内,形成壁内血肿。CAD病理生理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外伤、遗传、感染、偏头痛、吸烟、高血压及口服避孕药等因素有关。典型CAD表现为颈痛或头痛、Homer综合症、同侧颅神经麻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或卒中。影像学检查对CAD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最常见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表现是“线样征”,特征性改变是“内膜瓣”或“双腔征”。CAD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常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少数患者经抗凝治疗6个月效果不佳,颈动脉夹层动脉瘤进一步扩大或夹层所致的高度狭窄进一步加重时,需外科手术干预。

  • 标签: 动脉瘤 夹层 头部
  • 简介:摘要HPV(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种双链DNA病毒,其致瘤机制包括导致染色体不稳定、抑癌基因失活、细胞周期失控、影响端粒酶活性、抑制细胞免疫等。头颈肿瘤主要包括口咽、口腔、喉鳞状细胞,与HPV感染关系密切,其中扁桃体中肿瘤组织中HPV检出率最高。针对HPV目前有两种预防性疫苗。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头颈部肿瘤
  • 简介:摘要头颈腺样囊性癌是一类具有侵袭性的头颈少见恶性肿瘤。由于发病率低,缺乏随机对照研究,其证据来源主要为回顾性研究和基于人群的注册性研究。对于头颈腺样囊性癌的治疗,目前主流推荐是手术加术后放疗,不可手术者采用根治性放疗。但因回顾性研究的异质性较大,在治疗上仍存在一定争议。本文就放疗在头颈腺样囊性癌治疗中的价值、放疗靶区、放疗剂量、分割模式、放疗新技术以及联合其他治疗等方面进行总结,从而为今后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腺样囊性癌 放射疗法
  • 作者: 王琳 卢汉 袁若水 王萌 徐乐 王佃灿 郭传瑸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28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1年第11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81,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中心实验室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8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M2型巨噬细胞在头颈鳞状细胞(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head and neck,HNSCC)多患者中的浸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总结及发掘M2型巨噬细胞在多患者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价中的作用。方法获取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502例HNSCC患者的组织与44例旁组织样本RNA表达谱数据,使用R包及R软件v4.0.3进行统计分析。回顾性筛选1998年7月至2016年2月期间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经随访并确诊为HNSCC多的患者44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27例。筛选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经随访为单的牙龈患者41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3例。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全景切片分析CD163表达阳性细胞数及表达特点,CD163阳性细胞数≤15为CD163低表达组,CD163阳性细胞数>15为CD163高表达。采用χ²检验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比较单牙龈患者与HNSCC多患者 CD163阳性计数和(或)浸润深度与发病次数间差异及关联。多及单牙龈患者的临床特征用SPSS 25.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分析TCGA数据库RNAseq数据结果提示,巨噬细胞浸润在HNSCC组织中较旁组织增加(P<0.001)。多患者发肿瘤的CD163阳性细胞数[90.9%(40/44)]显著高于单牙龈患者[61.0%(25/41)](P=0.001),且CD163阳性细胞计数与发病次数呈正相关(r=0.368,P=0.001)。CD163发肿瘤阳性细胞数与浸润深度比值与发病次数也呈正相关(r=0.331,P=0.03)。44例多患者以女性、无烟酒嗜好、无系统病史、Tis~T2期以及N0期HNSCC为主,多次数自第2至第8次不等。同时发病比例随多次数增加而增大。发病部位以舌、牙龈、颊为主,随着多次数增加,发病部位牙龈、颊及腭部占比增高。结论M2型巨噬细胞数和(或)结合浸润深度与多发生次数相关,可能成为临床鉴别单与多患者的指标。对发生于头颈(舌、牙龈、颊部为主)的女性、无烟酒嗜好、无系统病史的早期HNSCC患者,应加强随访。

  • 标签: 癌,鳞状细胞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多原发癌 巨噬细胞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CD163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头颈动脉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检查中联用个性化低对比剂用量与智能低辐射剂量CT技术的可行性。方法:随机将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88例行头颈动脉CTA检查患者,两组患者检查期间均选用CT智能最佳管电流调节技术和智能最佳管电压技术,实验组(44例,应用个性化低对比剂用量)、对照组(44例,应用常规对比剂用量)。对比两组对比剂用量、受辐射剂量。结果:实验组对比剂用量(43.31±5.71)ml,与对照组相比,P<0.05;实验组有效剂量(ED)(4.21±0.33)msv、CT剂量指数(CTDIvol)(16.22±0.73)mGy,较之于对照组,P>0.05;组间各项图像质量参数比对呈P>0.05。结论:将个性化低对比剂用量与智能低辐射剂量CT技术联合应用于头颈动脉CTA临床检查中不仅能够确保图像质量和诊断效能达标,同样可减少患者受辐射剂量,检查更安全更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个性化低对比剂用量 CT智能最佳管电流调节技术 Care Kv技术 头颈部动脉CTA检查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免疫治疗成为复发或转移性头颈鳞状细胞(HNSCC)的最新疗法,放疗联合免疫治疗也成为该领域的焦点,已有研究表明二者联合可产生协同作用,但其联合增效机制目前未有定论。基础研究涉及免疫细胞和微环境免疫调节,临床研究包括联合治疗时机、放疗部位、治疗模式与剂量及受益人群的选择。文章主要阐述了放疗与免疫治疗联合应用在头颈基础与临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放射治疗 免疫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颈肿瘤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临床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40例头颈肿瘤患者,放疗前后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通过临床护理工作使放疗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不良反应程度减轻,患者满意度达95%以上。结论护士应了解患者病情、治疗计划以及预期效果,通过有效的护理,减轻放疗反应的程度,减轻患者的痛苦,协助患者顺利完成放疗以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放射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颈CT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2例头颈CTA检查资料,对检查结果进行分类比较分析。结果:在292例头颈CTA影像资料中,正常病例仅为31.5%,动脉瘤、血管畸形占比高达20.89%。结论:通过不同年龄段检查的比较分析,充分体现头颈CTA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血管成像  X线计算机 成像质量  动脉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头颈血管疾病诊断中采用头颈动脉CTA(CT血管造影)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8例在2021年1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头颈血管疾病的患者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进行CTA检查,验证检查指标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分析CTA检查方式的有效性。结果:诊断准确率方面,CTA与DSA检查方式并无显著差异(P>0.05);诊断结果方面: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TA检查在患者检查过程中能够有效反应头部血管病变,为治疗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可以推广。

  • 标签: 头颈部血管疾病,头颈部动脉,CTA检查
  • 简介:摘要世界卫生组织在第4版头颈肿瘤分类中提出了几种新命名的分化差的,本文对其临床病理特点和分子改变机制等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期望有助其准确诊断及对国内病例开展深入研究。

  • 标签:
  • 简介:摘要头颈鳞状细胞(鳞癌)作为一种免疫抑制性肿瘤,免疫逃逸及T细胞信号的破坏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免疫治疗以此为靶点通过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在头颈鳞癌的治疗中成为了又一重要的治疗手段。在临床治疗中,若想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需要采取多学科联合治疗。其中,免疫治疗可与其他治疗手段联合或者不同的免疫治疗相结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就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改变及当前头颈鳞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系统综述,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静脉畸形是常见的先天性血管异常疾病,曾被称为海绵状血管瘤,多见于头颈头颈解剖结构复杂,属于重要功能区,深部病变易漏诊误诊,诊治具有一定难度。静脉畸形的诊断需结合各种脉管畸形的鉴别、影像学检查、临床表现等综合评定。静脉畸形的治疗以硬化剂注射为主,但也需因人而异。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就头颈静脉畸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脉管疾病 静脉畸形 头颈部
  • 简介:摘要免疫治疗为头颈肿瘤提供了新的方法,主要包括肿瘤疫苗、细胞因子、免疫细胞激活和免疫检查点调节剂等。其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获得显著的生存获益,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派姆单抗和纳武单抗被批准用于复发或转移性头颈肿瘤的二线治疗,其他免疫治疗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安全性和有效性需待进一步评估。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免疫治疗
  • 简介:横纹肌瘤是罕见的来源于横纹肌的良性肿瘤,按其发生部位分为心脏横纹肌瘤与心外横纹肌瘤。心外横纹肌瘤90%发生在头颈。根据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心外横纹肌瘤分为成人型横纹肌瘤、胎儿型横纹肌瘤与生殖器型横纹肌瘤。头颈心外横纹肌瘤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缓慢生长的无痛性包块,包块呈单或多发,病程可达数年。组织学检查是诊断横纹肌瘤的主要方法,胞浆中的横纹结构与肌源性蛋白的特殊染色是诊断横纹肌瘤的主要依据。手术切除是治疗头颈心外横纹肌瘤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横纹肌瘤 横纹 免疫组织化学 头颈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