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武英殿四库馆分校徐如澍徐如澍(1752—1833),字郇南。号雨艽、春帆、静然,清朝贵州铜仁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举人,四十年(1775)进士。后参编《四库全书》,任缮书处校官。先后任山东、河南道监察御史,顺天乡试同考官。

  • 标签: 铜仁 人物 桃源 《四库全书》 监察御史 四库馆
  • 简介:原中国政务院参事参与接管和创立中国科学院严希纯严希纯(1897—1965),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名俦。号绍彭,严寅亮之子。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加入国民党。1948年初加入中国致公党。幼年就读于成都第一小学,1914年考入省立贵阳模范中学。1922年9月入南京河海工科大学水利工程系。

  • 标签: 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中国科学院 人物 铜仁 桃源 中国共产党
  • 简介:从流行的叶医论医案入手对叶氏运用卫气营血辨证的思维规律进行分析,发现其与现代书刊中论述卫气营血的辨证有诸多不同之处.叶氏运用卫气营血辨证的思维规律大致如下:看病位--上病治气,下病治血;看病程--病初治气,病久治血;看疹色--色白治气,色红治血;看疗效--治气效差,从血论治.

  • 标签: 叶天士 卫气营血辨证 理论探讨
  • 简介:摘要白虎汤是《伤寒论》中治疗阳明气分证的主方,叶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扩展了白虎汤类方主治脉象及主治范围,将之运用于数脉、弦数脉、虚脉、芤虚脉、弱脉、濡小脉,提示患者症状表现出时气温病的特点,或舌象提示暑热暑湿时,可不拘于脉象表现,四诊合参运用白虎汤。白虎汤既清阳明胃火,也清肝郁之火;白虎加桂枝汤卫气同治、清气热兼解表;白虎加人参汤或白虎加苍术汤治疗暑热、暑湿气分痉厥证;白虎汤加减可气营血同治。

  • 标签: 白虎汤 叶天士 《临证指南医案》 温病 运用特点 医案
  • 简介:摘要临床所见虚损证,尤其是数脏同损,阴阳虚实互见,寒热错杂胶结,辨治颇为棘手。叶氏在《临证指南医案》中,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和证候特点,灵机采用突出的复法辨治,对丰富诊治方法产生了积极意义,使祖国医学的理论价值多方位地得到展现。

  • 标签: 数脏同损/治疗应用 叶天士 名医经验
  • 简介:【 摘要 】叶氏遵内经之法,采用分消三焦的办法治湿:主以淡渗,佐以苦温,更 独具匠心 的采用辛以宣通,以开畅气机,通调水道。其并非固定一方,执此不变,而是以法贯之,用“三仁类”辨证施治,灵活圆融,对指导治疗湿热为患,气机闭阻的疾病,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 标签: 叶天士 三仁 三焦
  • 简介:吴门医派名医叶在治疗脾胃病方面经验丰富,见解独特。他从脾胃与肺生理上密切相关,病理上相互影响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从肺论治脾胃病的宣肺、降肺、润肺等治法;同时,又基于五行生克制化关系和卫气营血之传变规律,注重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治肺以防邪传中焦脾胃。具体用药上常以桔梗、杏仁、枇杷叶、紫菀、瓜蒌等开降肺气之品,以助脾升胃降;又以桑叶、麦冬等清润之品润肺生津,以助脾阴、胃阴充盈。现梳理并总结叶现存古籍医案中从肺论治脾胃病的思路和实践经验,以期更好地指导当前脾胃病的诊断和治疗。

  • 标签: 叶天土 脾胃病 医案研究
  • 简介:摘要从叶“胃阴学说”、“久痛入络”学说及温病学的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结合西医检查与病理表现,探讨慢性胃炎的发病机制,以此为原则指导慢性胃炎的治疗,既有理论基础,也有科学依据。

  • 标签: 叶天士 学术思想 慢性胃炎 证治
  • 简介:巧治痘疹痘疹,又称痘疮,就是西医所说的“天花”,属恶性传染病.直到清朝,都被视为不治之症。但名医叶擅治此病。一夏日.天气闷热,叶正在医馆为病人诊病,一少妇抱着一个婴孩,神色焦急地走了进来。叶抬头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女儿.

  • 标签: 温病学家 名医 清代 恶性传染病 叶天士 不治之症
  • 简介:摘要:“诸病易治,咳嗽难医。”咳嗽是临床上常见的肺系疾患, 成因复杂,治法繁杂。历代医家治疗咳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立了许多方剂。清代医家叶在治疗外感、内伤多种咳嗽方面尤其有独到之处, 颇值效法,今析《临证指南医案·咳嗽》其奥,以供临证借鉴。

  • 标签: 咳嗽 叶天士 临证指南医案
  • 简介:对温病学的贡献不仅仅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方法,其"先安未受邪之地"为主要内容的治未病思想同时涵盖了温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等诸多内容.本文从未病先防重"扶正"、既病防变倡"祛邪"、"瘥"后调养助康复等三个方面对叶治未病思想和用药特色进行了阐述,可作为读经典、做临床的经验之谈.

  • 标签: 叶天士 温病 治未病 预防 康复
  • 简介:希贤、贤希圣、圣希”是新儒学的开山鼻祖周敦颐所提出来的命题,一直为宋以来的中国士人所钟爱,“希贤希圣”成为他们安身立命、经世治国的人生格言,在以德治国的今天,重新审视这一曾影响中国学人数百年的思想,对于我们提高国民道德素质,促进个人的德性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希贤 希圣 希天 周敦颐 修养论
  • 简介:摘要目的挖掘叶治疗噎膈用药规律及特点。方法整理《临证指南医案》《未刻本叶医案》治疗噎膈的处方,以Excel 2013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以频数分析法分析常见药物及其功效、性味、归经情况,以关联规则分析核心药物组合;结合统计结果,回顾文献内容,对叶的治疗经验进行总结。结果纳入噎膈处方39首,涉及中药50味,高频药物前5位分别是半夏(61.5%)、茯苓(56.4%)、生姜(46.2%)、黄连(33.3%)、人参(28.2%);药物功效归类前5位分别是化痰止咳平喘药(28.4%)、补虚药(12.3%)、解表药(11.8%)、理气药(11.3%)和利水渗湿药(11.3%);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药味为苦、辛、甘;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药性为温、寒,且比重相当;用药多入肺、脾、胃三经;常用2味药组合有枳实-半夏、黄连-半夏、生姜-半夏,常用3味药组合有茯苓-黄连-半夏、茯苓-生姜-半夏、黄连-生姜-半夏。结论叶治疗噎膈时,注重调养身心;根据疾病特点,灵活选择寒热之药,注重肺、脾、胃等脏腑的调理,多用化痰止咳平喘类中药,推行辛开苦降之法;注重温阳,多用姜类中药,尤其是姜汁,独创辛滑通利法开道;注重肺胃之津液,慎用香燥类中药及甘草。

  • 标签: 噎膈 叶天士 用药特色 配伍规律 中医药学文献 数据挖掘
  • 简介:【摘要】自叶创立卫气营血辨证以来,便将其用于外感温病的辨证施治,而在许多内伤杂病的治疗中同样渗透了卫气营血辨证之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及对其研究运用的不断深入,大量文献资料已表明卫气营血辨证的施用范围正逐步扩大,涉及除外感病以外的诸多内伤杂病(包括许多疑难疾病)的治疗,且疗效斐然。本文试图“正本清源”,从叶《临证指南医案》中探寻卫气营血辨证辨治内伤杂病之源头,试图阐发“卫气营血辨证辨治内伤杂病”之核心思想,以期更好地指导现今卫气营血辨证在内伤杂病中的辨治应用。

  • 标签: 叶天士 卫气营血辨证 内伤杂病 《临证指南医案》
  • 简介:本文认为,汉代的南阳郡在行政上虽隶属于荆州,但在文化上却可归入中州系统。因此,由南阳与中州共同领导的荆州学派实即中州学派。东汉至魏晋时期,中州地区不仅是学术中心,也是政治中心。中州的兴起,改变了战国以来的旧有格局。

  • 标签: 学术中心 颍川 《三国志》 《左氏春秋》 汝南 古文经学
  • 简介:摘要:温病感受温邪所引起的一类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又称温热病。属广义伤寒范畴。温病感受温邪所引起的一类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

  • 标签:   温病 叶天士  卫气营血 三焦辩证
  • 简介:我国南宋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叶适(1150-1223)字正则,号水心,浙江永嘉人。他主张唯物论,有很多独到见解。他生逢衰世,对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的做法很不满,写了不少理论文章,论述政治得失。其中,在“养”、“取”与“任官”几方面,发前人所未发,论前人所未论,发人深省,值得借鉴。

  • 标签: 《养士·取士·任官》 中国 当代 杂文 向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