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广州抽水蓄能电站和惠州抽水蓄能电站开停机计划不够合理,导致两个蓄能电站不能实现均衡使用。针对此问题,提出在参照预测的日负荷曲线的基础上,利用加速变步长算法确定两个电站的调度方案,并运用回归分析预测法对每个电站的日抽水量进行预测。据此,可以合理安排两个蓄能电站的工作位置,避免机组的频繁启停,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调峰填谷、调频、调压、提供备用等作用。

  • 标签: 抽水蓄能电站 调度方案 加速变步长算法 回归分析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CT与增强CT在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在近期入住我院接受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确定为腹部肿瘤腹腔转移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完全随机法均分为A、B两组,每组41例,对A组行CT诊断,对B组行增强CT诊断,对比病理诊断结果,评判两种诊断方案准确率。结果A组患者诊断准确率达61.0%,最小种植灶(2.5×1.8)cm2,平均种植灶宽为(5.1±2.0)cm,长为(6.0±1.8)cm;B组患者诊断准确率达95.1%,最小种植灶为(1.0×0.9)cm2,平均种植灶宽为(3.7±1.8)cm,长为(4.0±0.9)cm。结论相较CT诊断,以增强CT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定性更为准确,对小种植灶的诊断率更高,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CT 增强CT 碘海醇 腹部肿瘤 腹腔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CT扫描与低剂量CT在骨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62例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均采用常规CT扫描与低剂量CT以及图像iDose迭代重建,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常规CT和低剂量CT扫描以及经iDose2、iDose4、iDose6迭代重建后显示率分别为97.06%、91.18%、92.65%、95.59%以及100%,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CT扫描可明显降低患者所受辐射剂量,但结合iDose迭代重建技术可使图像质量提高,能够提高对骨肿瘤的诊断率。

  • 标签: 快速扩弓 前方前牵引 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CR、螺旋CTCT三维重建在诊断骨关节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10月我院36例普通(CR)平片检查后未发现骨折(临床怀疑骨折)、可疑骨折和明确骨折的患者行螺旋CT扫描,在影像工作站上作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包括横断、矢状、冠状切面图像),就普通平片与多层螺旋CT影像以及三维重建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各图像显示骨折详细情况的能力。结果平片检查CR与螺旋CT及三维重建相比,螺旋CTCT重建更能明确、直观显示各种骨折及脱位情况,避免了误诊、漏诊。结论多层螺旋CT能够显示普通(CR)平片难以诊断的隐匿型骨折,3D及MPR成像技术十分有利于观察骨折的形态变化及移位情况,两者相互补充,对骨关节骨折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 标签: 骨关节多发骨折 CR 螺旋CT 三维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简述骨结核的CT诊断。方法对骨结核的患者进行CT诊断。结果CT扫描可以显示各种类型小骨质破坏区,死骨,椎间盘破坏,及软组织改变。结论CT密度分辨率高,有助于发现隐匿性病变,可清晰准确显示平片难以显示的小骨破坏区,小死骨,椎间盘破坏,椎管狭窄及软组织改变。并要与其他病变鉴别诊断。

  • 标签: 骨结核 CT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CT室的服务和工作质量,充分发挥护理管理在CT室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合理配备CT室护理人员,加强CT室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和CT新技术的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改进CT室护理管理方法。结果通过护理管理,优质服务,提高了CT室工作质量。结论在CT室的所有相关工作中,护理管理的意义重大。

  • 标签: CT 护理 管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120-01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对比多层螺旋CT与常规CT诊断颅底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颅脑外伤后疑为颅底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予以62例患者常规CT和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其中,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为观察组,常规CT扫描诊断为参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扫描诊断结果。结果经过扫描后,观察组患者中显示骨折人数(55例)明显高于参照组(2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中显示出现颅前窝骨折30例,颅中窝骨折20例,颅后窝骨折5例,参照组患者颅前窝骨折、颅中窝骨折、颅后窝骨折分别为15、8、2例。结论在诊断颅底骨折上,多层螺旋CT扫描比常规CT扫描的影像学诊断更为明显,多层螺旋CT扫描的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具有大力推广应用意义。

  • 标签: 颅底骨折 多层螺旋CT 常规CT 临床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螺旋CT结合高分比率CT在尘肺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27例采用螺旋CT和高分比率CT对尘肺进行诊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螺旋CT快速无表面遗漏地进行全肺部扫描,全面显示尘肺结节、大阴影、肺门和纵隔结构淋巴结肿大、肺气肿并发症。高分比率CT较全面的对肺部组织细微病变进行观察,减少遗漏病变,详细地反映肺叶和肺段病变细节,清晰显示尘肺结节、肺小叶间隔增厚、大阴影及肺气肿。结论在SCT扫描基础上结合HRCT扫描,可更好的对尘肺进行鉴别诊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螺旋CT 高分比率CT 尘肺
  • 简介:Enlargedvestibularaqueduct(EVA),themostfrequentidentifiablecauseofcongenitalhearingloss,isevaluatedwithhigh-definitionmultidetectorCTintheaxialplane.OurpurposewastodeterminewhichreformattedCTmeasurementsaremostreproducible.Sevenmultiplanarreformattedimageswerecreatedforeachofthe64temporalbonesinpatientswithEVA.Intraclasscorrelationcoefficients(ICC)wereusedtoassessinter-observervariability,andbothlinearregressionandROCanalyseswereusedtocomparethemeasurementswithseverityofhearingloss,asassessedbypuretoneaudiometry.Allsevenmeasurementshadexcellentinter-observervariability,withaverage-measureICCrangingfrom0.92to0.98.Therewasnostatisticallysignificantcorrelationbetweentheradiologicdegreeofaqueductenlargementandseverityofhearinglossusinganyofthesevenmeasurements;ROCanalysesrevealedareasunderthecurvesrangingfrom0.57to0.73.Optimalaccuracywasobtainedwithathresholdof1.75mmasmeasuredattheaqueductalapertureintheP€oschlplane,withsensitivityof0.75andspecificityof0.63.AlthoughtheradiologicmeasurementmaynotserveasareliabletoolforassessingseverityofEVA,P€oschlplanereformattinghasproventobebetterthanconventionalaxialacquisitionplaneforidentifyingpatientswithclinicallysignificanthearingloss.

  • 标签: ENLARGED VESTIBULAR AQUEDUCT Hearing loss Computed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传统疝气修补术与无张力疝气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用于临床研究的100例腹股沟疝患者是由我院自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内收治的,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个临床研究小组,每组患者人数50例;对观察组的患者采用无张力疝气修补术治疗,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疝气修补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疝气修补术相比,无张力疝气修补术在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中治疗时间更短、术后恢复更快,值得广大医护人员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传统疝气修补术 无张力疝气修补术 腹股沟疝 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成人胸部结合时当前肺结核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肺结核是人类非常传统的一项疾病,随着当今医学技术的发展,成人胸部结核的CT诊断也在不断的发展和成熟,这为我国的胸部结核诊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疾病的治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分析了成人胸部结核的CT诊断,以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成人胸部结核 CT 诊断
  • 简介:摘要回顾CT设备30多年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从断层非螺旋CT到单排螺旋CT是第一次技术革命,从单排螺旋CT到多排螺旋CT是第二次技术革命,而从单源到双源则又是一次飞跃。2005年底西门子公司发布了业界首台双源CT,成为最受瞩目的CT新品之一。双源CT的出现解决了CT技术存在的问题,是CT领域十分重要的进展,将指引CT新的发展方向。

  • 标签: 双源 CT 临床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或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以顺利进行CT增强扫描,提高诊断准确度。方法根据检查部位、病情体质、年龄调节注射造影剂的剂量和速度,选择适宜的注射部位并及时做好各项护理。结论做好CT增强扫描的观察和护理十分重要,是保证增强扫描顺利进行并获得满意结果的必要条件。

  • 标签: CT增强扫描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医学影像学专业在我国医药院校开办已有近三十年,随着医学成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发展也很快。近几年来,有关医学影像学方面的专著层出不穷,医学影像学专业的教材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绩,极大地促进了医学影像学专业的教学和发展。

  • 标签: 创伤 胸部 CT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CT及超声联合CT三者在肾上腺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本院发现肾上腺占位性病变患者,共72例,所有患者均同时行64排螺旋CT及彩超检查,检查后行穿刺活检及病理学诊断。结果各影像学手段在检测肾上腺占位性病变方面比较,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超声与CT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0,P=0.62>0.05);超声与超声+CT检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Z=-2.94,P=0.00<0.01);CT与超声+CT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3,P=0.03<0.05);超声+CT与病理学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4,P=0.10>0.05);从漏诊率方面,超声+CT检测明显优于超声与CT检测。结论超声+CT的联合运用可以显著提高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率,降低漏诊率。

  • 标签: 肾上腺占位性病变 超声 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