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从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的价值角度出发,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

  • 标签:
  • 简介:摘要腺样囊性癌(ACC)具有强侵袭、嗜神经、易复发和远处转移的临床特点。缓慢生长并局部组织侵袭是其主要生物学过程,根治性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放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案。多种细胞毒性化学疗法和靶向分子疗法等临床尝试均未获得满意结果。因此,在ACC的诊疗过程中,应仔细权衡治疗益处和风险,在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的基础上进行多学科与规范化诊疗极为重要。

  • 标签: 腺样囊性癌 多学科协作 规范化诊疗
  • 简介:摘要针对复杂疑难的口腔疾病,如何高质高效、合理规范地进行综合诊疗一直是口腔医疗工作的热点和难点。口腔多学科诊疗(oral multidisciplinary team,OMDT)为复杂疑难的口腔疾病提供了新的诊疗思路和解决途径,是对传统口腔分科诊疗模式的有效补充,是口腔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国内外有关OMDT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概念体系和运行模式。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多年的临床实践和探索,提出狭义和广义OMDT的概念,并从实施目标、基本条件、组织结构、运行模式、管理框架、制度保障、质量控制和实施效果等方面阐述OMDT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构建规范、成熟、完善的OMDT体系并保证其有效运行和实施,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口腔医疗的整体水平。

  • 标签: 合作行为 复杂疑难口腔疾病 多学科协作诊疗 体系构建与实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学科诊疗(MDT)模式下胎儿胸腔积液临床诊疗及转归。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12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胎儿胸腔积液病例5例,其中初产妇2例,经产妇3例,平均年龄26.4岁,所有病例临床处理方案均经MDT讨论,对其临床资料及胎儿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孕妇产前均接受MDT,给予个性化指导建议,平均为30+2周(分别为29周、32周、27+5周、30周、33+2周),均为双侧胸腔积液、羊水过多。病例1、病例2、病例3孕期出现胎儿水肿。病例1、病例3实施宫内干预:病例1实施产前胸膜腔穿刺术抽液术+羊水减量术;病例3实施产前右侧胸膜腔穿刺术+左侧胸膜腔-羊膜腔分流术+羊水减量术。病例1宫内干预后7 d因胎儿水肿行剖宫产术及产时子宫外处理(EXIT),病例3宫内干预后7 d自然临产阴道分娩;病例2胎儿严重水肿,完成促胎肺成熟后行剖宫产术及EXIT。病例4、病例5保守治疗,积液产后消退,分别延长妊娠天数49 d和42 d。5例患儿4例采取剖宫产术娩出,1例阴道分娩。1例因新生儿呼吸衰竭放弃治疗,其余4例新生儿治愈出院。结论MDT及适当的产前处理对改善胸腔积液患儿的预后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 标签: 胸腔积液 多学科协作诊疗 穿刺术 胎儿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应用多学科诊疗模式的作用价值。方法 此次研究采取随机盲选法,将2019年4月份至2021年4月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264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划分为2组,各组平均为13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模式,观察组给予多学科诊疗模式,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 标签: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 老年 髋部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上升,我国医学水平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是还是有很多的疾病不能得到很好的治疗与控制,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医学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该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临床疾病多学科治疗方法能够得到更为显著的效果,多学科的方式是以人为本的方式更加重视患者的情况,为提高临床诊疗整体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就对临床疾病多学科综合治疗进行具体的探究。

  • 标签: 临床疾病 多学科协作 综合 思考
  • 简介:摘要唇腭裂的预防、产前诊断以及产后治疗是一个需要多学科参与的综合治疗过程,涉及多个学科和专业,各专业的干预时间常有交叉和重叠,专业干预和治疗顺序对最终治疗效果影响较大。同时,在国家生育政策改变的前提下,唇腭裂家庭的再生育干预等诊疗行为,应得到从孕前、产前到产后的全链条干预与重视。目前仍存在针对唇腭裂的干预与治疗脱节,唇腭裂家庭的生育干预开展不均衡等现状,需对上述行为进行总结和规范,因此,本文提出了多专业综合防治唇腭裂的多学科诊疗流程。经过唇腭裂多学科诊疗专家组讨论,该专家共识主要对唇腭裂产前、产后、婴幼儿期、青少年期、成年期、再生育阶段的多学科诊疗学科组成、资料准备、诊疗内容、一般治疗、手术治疗、诊疗记录的人员、时间、技术要点等进行梳理,规范该操作流程,为唇腭裂患者提供全方位、全链条一体化的诊疗体系。

  • 标签: 唇裂 腭裂 多学科协作诊疗 诊治过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在老年髋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关节外科收治的19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是否应用MDT分为两组:MDT组102例,男43例,女59例;年龄为(81.9±8.4)岁;股骨颈骨折6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39例。传统治疗组94例,男37例,女57例;年龄为(81.3±8.6)岁;股骨颈骨折5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39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期间病死率、入院至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传统治疗组84例(89.4%)、MDT组98例(96.1%)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27,P=0.068)。MDT组接受手术治疗患者术后谵妄[12.2%(12/98)]、肺部感染[11.2%(11/98)]、心源性疾病[13.3%(13/98)]、电解质紊乱[12.2%(12/98)]、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6.1%(6/98)]显著低于传统治疗组患者[31.0%(26/84)、22.6%(19/84)、25.0%(21/84)、28.6%(24/84)、16.7%(14/84)],入院至手术时间[(1.9±0.9)d]和住院时间[(10.2±0.9)d]显著短于传统治疗组患者[(3.1±1.6)、(14.1±6.2)d],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81.3±6.2)分]显著高于传统治疗组患者[(75.4±7.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T在老年髋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入院至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 标签: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髓内 骨钉 关节成形术,置换,髋 多学科协作
  • 简介: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癌(PLC)住院患者的临床基本特征及诊疗现况,探讨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间在南方医院诊疗的PLC患者5390例,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因、HBeAg定性、HBVDNA定量、AFP定量、Child-Pugh分级、BCLC分期、治疗方式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PLC患者以男性为主(87.4%),中位年龄为53岁,HBV感染率为84.15%,AFP阳性(≥20μg/L)率为65.63%;HBeAg阳性患者AFP阳性率为76.95%(671/872),高于HBeAg阴性患者的54.11%(685/1266)或HBVDNA阳性(≥1.0×103IU/ml)患者的70.73(1022/1445,P〈0.01);患者年龄越小、肝功能越差、BCLC分期越晚,AFP阳性率越高(P〈0.01);PLC病理学分型以肝细胞癌(HCC)为主(84.7%);BCLC分期以C期(41.0%)和B期(31.0%)为主;仅10%PLC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在1051例PLC患者中,初治即接受MDT诊疗的56例(5.3%),而28例(2.7%)非初治患者接受了MDT诊疗;在常规治疗情况下,单次平均住院费用为28234元,而MDT治疗的平均住院费用为26307元,费用减少了6.83%。结论PLC患者多并有慢性HBV感染,且发病住院时多为中晚期,MDT诊疗模式可以减少住院费用。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巴塞罗那分期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 甲胎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采取多学科诊疗模式在诊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 33例疑似新冠肺炎患者,均在诊疗过程中运用多学科诊疗模式,总结应用成效。 结果:33例患者中, 5例确诊为新冠肺炎, 1例无症状感染者,其余 27例为阴性病例,继续隔离观察,确诊者经及时治疗后,均好转出院,无一例患者转为重症或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平均住院时间( 15.64±2.47) d,患者出院时对诊疗总体满意度的评分为( 94.67±2.64)分。 结论:多学科诊疗模式在临床的开展,使得患者在出现相应临床症状与体征时,获得了多学科专业化治疗与指导,有效缓解了患者的不适症状,对于强化治疗成效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多学科协作模式新型冠状肺炎 不良心血管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参加孕产期母儿心脏病多学科诊疗模式(MDT)会诊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总结诊治经验。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参加北部战区总医院孕产期母儿心脏病MDT会诊的162例女性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其中120例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妇产科及心外科持续随访和接受手术,其余42例转至当地医院继续诊治。纳入研究的120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年龄(29.47±4.54)岁,年龄范围为19~47岁,回顾性分析其合并心脏病的疾病种类、心功能分级、心脏病妊娠风险分级、分娩结局等。结果先天性心脏病为58.3%(70/120),无心脏结构异常的心律失常为30.0%(36/120),瓣膜性心脏病为8.4%(10/120),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为1.7%(2/120),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为0.8%(1/120),围产期心肌病为0.8%(1/120)。心功能Ⅰ级为67.5%(81/120),Ⅱ级为19.1%(23/120),Ⅲ级为6.7%(8/120),Ⅳ级为6.7%(8/120)。心脏病妊娠风险分级Ⅰ级为23.3%(28/120),Ⅱ级为45.8%(55/120),Ⅲ级为14.2%(17/120),Ⅳ级为10.8%(13/120),Ⅴ级为5.9%(7/120)。活产为89.2%(107/120),发生医源性胎儿丢失为10.8%(13/120)。结论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要早治疗、早诊断、早干预,多学科诊疗模式覆盖孕前评估、孕期监测、产时及产后管理,最大程度保障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母儿安全。

  • 标签: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 妊娠 心脏病 分娩
  • 简介:摘要 目的:建立药学参与多学科诊疗模式,讨该模式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VID-19)患者诊疗中的价值。方法:分析总结丹江口市第一医院多学科诊疗模式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诊疗中药学所做的工作。结果: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诊疗模式中,药学的参与具有重要意义。结论:药学通过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多学科诊疗,充分发挥了药学在COVID-19多学科诊疗中的全面保障药品、提供药学信息、减少用药错误、监护药物不良反应、评估药物治疗方案的作用。

  • 标签: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 药学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简介:摘要儿童中心气道狭窄性疾病多为疑难及急危重症,其诊疗涉及多个学科,若处理不当,死亡率很高。随着儿童可弯曲支气管镜、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的普及和发展及多学科救治中心气道狭窄性疾病诊疗经验的不断积累,亟须规范诊疗行为,提高救治水平,确保患儿的安全,特组织国内儿童气道团队的专家撰写此共识。

  • 标签: 儿童 中心气道狭窄 呼吸介入 多学科协作
  • 简介:摘要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D)是盆底支持组织缺陷或损伤性疾病,是以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性功能障碍、排粪失禁、慢性盆腔疼痛等为核心症状的一系列疾患。由于PFDD病因病情复杂,涉及多个器官和多个系统,为探寻患者的最佳诊疗模式,需要不同领域的专家共同协作。目前国外已发展出提供盆底功能服务的盆底中心,但国内针对PFDD的多学科团队(MDT)交叉融合起步较晚,发展较缓慢。已有证据证实,在MDT管理模式下,PFDD患者的功能恢复、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均可获得较大改善。但目前对于PFDD的MDT诊治模式,国内外还没有统一的标准,MDT团队的人员构成、职责、培训和运营模式等有待成熟。完善MDT团队成员管理模式,建立规范化的培训方案及评价指标是PFDD的MDT诊治模式未来发展的重点。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多学科团队协作 器官功能保护
  • 简介:目的探讨多学科诊疗模式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治疗的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84例,根据诊疗模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4)和观察组(n=30),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诊疗方法,观察组给予多学科诊疗模式,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分别为(1520.04±465.55)ml、(1401.20±343.33)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70.44±541.17)、(1908.46±41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切除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出生后5minApgar评分为(9.10±0.8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03±0.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死亡、出生体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褥感染、术后贫血比例分别为6.67%、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25.93%、3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诊疗模式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具有降低子宫切除率及输血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 凶险性前置胎盘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脑转移瘤(brainmetastases)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病变,发生率远超过原发恶性脑肿瘤。据统计,恶性肿瘤中有20%~40%的患者出现脑转移。脑转移瘤最常见的原发灶为肺癌、乳腺癌及黑色素瘤。其中黑色素瘤最易发生脑转移,约50%的因黑色素瘤死亡患者存在脑转移。

  • 标签: 肿瘤 脑转移 手术治疗 放谢治疗 化学治疗
  • 简介:摘要自身免疫病的全球患病率和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现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重大疾病。在该类疾病的进展中,持续、复杂的异常免疫反应常导致长期不愈的皮肤溃疡,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导致原发病的加重。因此,烧伤外科等创面修复学科的医师应加强对自身免疫病的认识,在治疗自身免疫病相关性溃疡时,建议根据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多学科,制订统一的治疗方案,以加速创面愈合、提高创面愈合质量。

  • 标签: 自身免疫疾病 皮肤溃疡 伤口愈合 多学科诊疗
  • 作者: 王亚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1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4期
  • 机构:安徽省泾县中医院,安徽 宣城242500
  • 简介:目的:观察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例多学科康复护理所取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5月到2022年12月就治于我院的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例40例为观察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例划归为两个组别,对照组接受用药管理、饮食照护、认知管理、心理支持等常规式照护,试验组加用多学科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吞咽障碍样本吞咽障碍护理见效率高于对照组,心境评分(焦虑抑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多学科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例之中,有促升吞咽功能恢复度、宽解焦虑抑郁心境的积极作用。

  • 标签: 脑卒中;吞咽障碍;多学科协作;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