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外神经刺激器在外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麻醉的4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神经刺激器进行引导给予神经阻滞的麻醉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神经组织的麻醉方法。分别对两组患者的麻醉后产生的并发症和恢复程度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对麻醉效果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对麻醉的满意率,且麻醉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也明显小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结论采用神经刺激器引导的神经阻滞麻醉在临床的手术中有较好的效果,带给患者的痛苦小,可靠安全有效的减少了其它并发症的产生,值得在临床手术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外周神经刺激器 外围神经阻滞 麻醉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8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神经阻滞麻醉)和对照组(传统麻醉方式)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镇痛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更长,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建议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 标签: 外周神经阻滞 麻醉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针灸联合中药洗治疗神经毒性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接收治疗的神经毒性患者62例,应用数字分列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应用针灸治疗,研究组31例,应用针灸联合中药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生存质量。结果 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高于研究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生存质量低于研究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外神经毒性患者应用针灸联合中药洗进行治疗,可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安全可靠,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针灸 中药外洗 外周神经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模式在外神经损伤后神经性疼痛患者中的应用。方法观察现代整体护理和传统护理两种模式在42例神经损伤后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观察两种护理模式对患者疼痛评分,睡眠时间、疼痛性质和情绪改变的影响,对比分析两种护理模式的效果。结果现代整体护理模式组患者疼痛改善好于传统组护理组,睡眠时间明显长于传统组,而出现焦虑情绪的倾向亦低于传统组。结论整体护理模式有利于改善神经损伤性神经痛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损伤 神经痛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度恶性神经鞘瘤(MPNS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依据以及发生部位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例低度恶性神经鞘瘤患者的发生部位及组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检测,结合文献对其病理形态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例患者的发生部位不同,在形态及组织结构上却极为相似,均为梭形细胞结构。结论发生在软组织的MPNST全身各处均可见到,但发生在乳腺者却极为罕见,文献中很少有报道,对预后有一定的影响。

  • 标签: 恶性外周神经鞘瘤 发生部位 乳腺 梭形细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血管畸形的超声诊断作用。方法:从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因脑动静脉畸形入住本院的患者中选择30例进行研究,分析对外神经内血管畸形患者实施超声诊断的价值。结果:结果显示,30例患者脑颈动脉畸形分布情况如下:小脑半球人数为7例,额叶人数为6例,颞叶人数为4例,颞顶叶人数为5例,顶枕叶人数为4例,颞枕叶人数为4例。结论:对外神经内血管畸形患者实施超声诊断,其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外周神经内 血管畸形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道外口上皮样恶性神经鞘瘤(MPNST)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对1例上皮样MPNST观察、分析。结果患者女,58岁。镜下瘤细胞呈上皮样,圆形、卵圆形、多边形;核较大,多为圆形,有的有明显核仁,核分裂相多;细胞质丰富,嗜酸,部分细胞胞质空亮。细胞呈巢团状和条索状排列,可见梭形瘤细胞包绕或穿行于上皮样细胞巢团之间,两型细胞有移行过度;灶性区域有不典型腺样结构和鳞状细胞团。免疫标记瘤细胞显示Vimentin(++)、S-100(+++)、CK及EMA(腺样结构和鳞状细胞团+++)、Ki67(+,>25%)、NF(-)、MyoD1(-)、SMA(-)、Actin(-)、Desmin(-)、HMB45(-)、Cga(-)、Syn(-)。结论尿道外口上皮样MPNST尚未见报道。病理诊断依据形态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主要和肉瘤样癌、恶性黑色素瘤、上皮样平滑肌肉瘤相鉴别。手术切除是本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上皮样恶性外周神经鞘瘤 尿道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主要研究超声引导下小剂量局麻药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方法: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进入我院接受麻醉治疗的患者中,随意选取86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对比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常规组,每组患者分别43例。实验组患者进行小剂量局麻药神经阻滞,而常规组患者则采取大剂量局麻药神经阻滞。最终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以及出现的不良反映情况。结果:本次实验研究发现,采用小剂量局麻药神经阻滞的实验组患者,镇痛效果要比常规组好,且实验组患者要比常规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低,P<0.05。结论:将超声引导下小剂量局麻药神经阻滞使用与临床治疗中,不仅可以提高患者麻醉的镇痛效果,还能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其具有较高的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超声引导 小剂量局麻药 外周神经阻滞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DEX)药物镇静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或神经阻滞病人共60例,先应用负荷剂量10min,然后应用维持剂量持续静脉注射。结果右美托咪啶镇静效果较明显,有剂量依赖性,并且有降低心率作用,显效和有效56例,效果不明显4例,有8例在镇静后出现心率下降,降至60次/min以下,但均在减量后缓解。无抑制呼吸不良反应。结论右美托咪啶具有镇静作用,也具有降心率作用,不良反应小,是硬膜外麻醉与神经阻滞患者辅助镇静需要的的较佳药物之一。

  • 标签: 肾上腺素&alpha 激动剂硬膜外麻醉与外周神经阻滞镇静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58岁,胸闷、咳嗽、咳痰、痰中带血1个月,于2011年12月16日入院。查体:体温36.1℃,脉搏72/min,呼吸18/min,血压160/80mmHg(1mmHg=0.133kPa),气管右移,左下肺叩诊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胸部CT增强示:左下肺有一大小约13cm×10cm×8cm的占位,边界光整,病灶中实性部分呈轻度强化征象(图1)。左侧甲状腺弥漫性增大,

  • 标签: 恶性外周神经鞘瘤 胸膜孤立性纤维瘤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保护策略在预防多巴胺致静脉炎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50例患者,按住院号的奇偶数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实行静脉保护策略,对照组采用传统处理方法,对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及治愈情况、建立静脉路次数及患者对硫酸镁湿敷的主观舒适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静脉炎发生情况及静脉炎治愈时间上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建立静脉路次数及患者对硫酸镁湿敷的主观舒适度上比较,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建立静脉路次数更少、患者对硫酸镁湿敷的主观舒适度更高。结论临床在外静脉输注多巴胺时应实行静脉保护策略,以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多巴胺 静脉注射 外周静脉 静脉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行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的疗效。方法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状况下,对10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动静脉同步换血。结果换血前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下降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换血治疗后,血常规中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均有显著下降,红细胞无明显下降。血电解质中血钾、钙、血钠无明显变化。结论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能快速降低血清胆红素,对机体内环境影响小,副作用少,是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治疗方法。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于老年下肢骨折病人手术期间开展全麻以及神经阻滞麻醉的具体方法以及麻醉效果施行分析与总结。方法 将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接诊的老年下肢骨折病人资料 200例施行分析,所选 200例老年下肢骨折病人采取数字法加以分组,给予对照组老年下肢骨折病人全麻,给予研究组老年下肢骨折病人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老年下肢骨折病人接受不同麻醉措施之后的麻醉效果。结果 两组老年下肢骨折病人接受不同麻醉措施之后的心率、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水平对比差异明显;两组老年下肢骨折病人接受不同麻醉措施之后的术后机能恢复达标率对比差异明显。结论 临床中针对老年下肢骨折病人,在其手术期间应用神经阻滞麻醉效果优于全麻,麻醉安全性高,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老年下肢骨折 全麻 外周神经阻滞麻醉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烧伤小儿静脉留置输液术的优缺点及护理技术。方法2009年12月—2011年5月治疗了92例烧伤患儿,实行了静脉留置针输液术进行输液。结果一次留置管最短3天,最长10天;输液时间最短5天,最长20天;留置管脱出5例,无静脉炎发生,有效保障了小儿烧伤抢救休克、补液的实施。结论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术具有操作简易、方便、穿刺次数少、留置时间长、补液效果好等优点,非常适用于小儿烧伤输液治疗的应用。

  • 标签: 外周静脉留置针 小儿烧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突出头皮静脉穿刺采血的优越性。方法将200例需静脉采血的婴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头皮静脉穿刺采血与四肢静脉穿刺采血,二次性成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溶血、凝血、针头堵塞率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1)。结果头皮静脉穿刺采血优于四肢静脉穿刺采血。结论头皮静脉穿刺采血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患儿疼痛,而且可以提高采血质量,宜于临床推广。

  • 标签: 头皮静脉穿刺采血 针头堵塞 溶血 采血时间 婴儿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颈内静脉置管在神经外科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00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资料,180例PICC置管为A组,120例颈内静脉置管为B组,分别统计两种方法置管的一次成功率、静脉炎、疼痛及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和导管留置时间。结果A组与B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分别为97.2%(175/180)和91.7%(110/120),P<0.05,相差显著;A组与B组导管平均留置时间分别为48天(15~320)和18天(10~30),P<0.01,差异非常显著。药物渗漏或脉管炎发生率、穿刺处疼痛发生率、焦虑或恐惧发生率,A组均显著低于B组(P<0.05)。A组与B组导管平均日消耗价格分别为6.25元和16.11元,A组费用明显低于B组。而A组与B组病人平均住院日分别为40天和42天,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ICC置管术与颈内静脉置管相比,在神经外科临床应用中更具有一次置入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低等诸多优点。

  • 标签: 经外周静脉穿刺 中心静脉置管 颈内静脉置管 神经外科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