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消毒防病春蚕饲养后,病源集中,先要进行喷洒药液消毒,杜绝病毒病源四处扩散.其步骤与前消毒相反,即光喷漂白粉液或福尔马林药液,药液要配准,药量要用够,喷洒要周到,以滴水为度,并保持30分钟的湿润状态.春蚕发生过僵病的地方趁湿还可再用硫磺柏桠熏烟消毒后,再将具(蚕箔、台、架、竹竿等)搬出蚕室清水泡洗,日光曝晒消毒;蚕室要在喷消之后采取扫、刮清洗干净,再用鲜石灰浆刷白.并填塞鼠、蚁洞,根绝危害.网等小具用开水煮沸20分钟晾干备用.总之,室内室外,大小具消毒防病,做到全面彻底,然后养蚕.

  • 标签: 夏蚕 饲育技术 消毒防病 桑叶质量 蚕种人工孵化 上蔟
  • 简介:夏季的第4、第5批是一年中饲育难度最大的,主要原因是这段时间气温高,雨水多,湿度大,桑叶病虫害多,蚕室、桑园间病原积累多,易形成交叉传染,最易暴发血液型脓病、中肠型脓病(俗称铁)、细菌病及僵病。此期的饲育工作重点是:降温、排湿、稀放及清洁消毒等。

  • 标签: 饲育技术 夏蚕 血液型脓病 中肠型脓病 交叉传染 清洁消毒
  • 简介:2007年养殖中,偶遇大量虫灾,同时期又遇高温多湿天气,给蚕农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蚕农的养蚕积极性也受到一定打击。针对这一情况,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结合我区实际,浅析我区2007年病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 标签: 夏蚕 蚕病 原因 对策
  • 简介:秋气温高、雨水多,天气多变,加之前批后的病原积累,对的生长不利.但只要技术处理好,防病措施实,照样可以控制病,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 标签: 夏秋蚕 病防治 蚕病
  • 简介:我省发种量约占全年发种的25%,秋发种量约占全年发种的35%,二者合计约占全年发种量的60%,其产茧量占全年产茧量的50%左右,生产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全年蚕桑生产状况。生产特别是生产由于存在诸多不利因素,与春蚕相比,长期存在单产低、质量低、效益低的“三

  • 标签: 夏秋蚕 生产技术要点 发种量 蚕桑生产 桑树病虫害 养蚕生产
  • 简介:中国是蚕丝业的发祥地,五千年的养蚕历史,从自然采集、家养驯化到养蚕成为农业生产重要组成部分并延续发展数千年的过程中,对家蚕的生理、遗传育种有了极其深刻的认识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古至今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均占有重要地位.

  • 标签: 品种研究 夏秋蚕 我国夏秋
  • 简介:1303×1302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业研究所于“十·五”期间在省农作物育种攻关项目经费的资助下选育出的优质强健秋用双限性品种。这一对品种具有健康好养、产茧量高、茧丝质优等特点,且该品种为限性品种,具有常规品种所不具备的特殊的经济价值,能早期识别雌雄,完全符合现代养蚕技术体系的要求。该品种于2002年秋季、2003年秋季分别以781×7532、洞庭×碧波作对照在室内进行杂交种饲育鉴定和茧丝质鉴定(成绩见表1、表2);于2004年秋、2005年秋以芳×秋白为对照参加了由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统一安排的四川省级共同鉴定(成绩见表3、表4)。2005年月12月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 标签: 蚕品种 夏秋用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品种审定委员会 丝质鉴定 蚕业研究所
  • 简介:问:提高桑蚕产量的饲育要点是什么?答:期,容易遇上高温多湿气候,这种不良环境会有利蚕座内的病原苗滋生洞时,对病原的抵抗力减弱,容易发生软化病和脓病。因此,要想产量稳定,重要的是改善饲育的环境,使之接近标准的饲育温湿度。特别是刚分不久的3~4龄的饲

  • 标签: 桑蚕 夏秋蚕 产量 饲育技术 抵抗力
  • 简介:重庆市铜梁县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直采用桑树冬季重剪,春、、秋、晚秋四季养蚕的布局,夏季养蚕量占全年发种量20﹪以上。夏季气温高,桑树生长发育快,养是一年多次养蚕、提高桑树蚕室具利用率、增加蚕茧产量、增加蚕农收入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生长发育快,龄期经过时间短,节约加温材料和劳动力,降低养蚕生产成本。但是,饲养时期,也是一年中蚕茧单产最不稳定的季节,高的单产达到40kg以上,低的单产仅在25kg左右。要想夺取单张产茧量、实现稳产高产,需要根据夏季气候、叶质及病虫害等特点,抓住关键因素,因势利导,创造条件,改善环境,尽力做好各项技术处理,方可实现。对此,笔者对铜梁县稳产高产技术措施进行了探讨。

  • 标签: 高产技术措施 稳产高产 夏蚕 蚕茧单产 夏季气温 生长发育
  • 简介:靠风”,夏秋季气温超过30℃,1994年宜宾县极端最高温在45℃上下,对儿的生长发育有严重影响,要创造儿适宜生长温度(1~2龄26~28℃,3龄25~26℃,4龄24~25℃,5龄23~24℃),必须做好人工调节工作,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结合农村的现实情况,概括提出二十四字措施.1一选:选用宽敞,清洁卫生,无污染,通风良好,空气新鲜,南向偏西5~15度的蚕房,忌

  • 标签: 夏秋蚕 防高温 生长发育 适宜生长温度 宜宾县 吸热降温
  • 简介:对四川省业研究所育成的天然彩色茧品种黄×秋色在2012~2013年进行了实验室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孵化良好,眠起齐一,体匀整,食桑活泼,健康好养,与目前重庆市主要品种871×872、洞庭×碧波相比较,主要经济性状相差较小。试验结果可为在重庆市引进推广该品种提供参考。

  • 标签: 彩色 蚕品种 饲育 试验
  • 简介:玉林地区饲养量在逐年增多,但期气候条件恶劣、叶质较春季差、易暴发病,因此,要养好必须根据的饲养特点,抓住关键点,掌握恶劣环境条件对体生长发育影响的规律性,把握时机,创造条件,认真细致地处理好各个技术环节,才能夺取的稳产和高产。

  • 标签: 玉林市 夏秋蚕 饲养技术
  • 简介:品种围绕健康性强丝质好的选育目标,育种工作者相继育成了不少品种,但由于丝枳品要求不断变化,丝质的提高和收成的稳定往往两者出现新的矛盾,阆中种场选育组配的新品种(湘辉×7532)×锦5.6,经过农村试养优于现行其它品种。把健康性和丝质兼顾一体,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 标签: 夏秋蚕 新品种
  • 简介:我省、秋生产,发种量占全年的70%左右,产茧占年总产量的60%以上。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生产的地位和作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狠抓科学养蚕。但是近几年来,生产,病严重,单产下降,蚕茧

  • 标签: 夏秋蚕 蚕茧生产 蚕病 小蚕共育 发种量 夏蚕
  • 简介:近年来,我国秋茧的产量占全年总产茧量的60%以上,因此,品种的优劣从整体上直接影响我国蚕茧的产量和质量,影响茧丝品质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在全国各个蚕茧主产区都十分重视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建国以后通过几次大的品种更换,使

  • 标签: 饲育技术 品种性状 夏秋蚕 家蚕 二化性 蚕品种
  • 简介:品种“两广二号”自1992年省级鉴定至今,一直是两广秋用当家品种。具有强健、稳产、优质、易繁等优点。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重点抓经济效益。特别在产量方面,要求能否再增大全茧量,提高其产量。同时在繁育方面近几年“两广二号”的反交不受精卵较多,影响...

  • 标签: 夏季 秋季 品种 “9·10×7·11” 试养
  • 简介:桑一百“桂一号”(9·10×7·10)是广西业指导所1997年培育出来的强健高产型新品种。经省级实验室共同鉴定,强健性与对照种“两广二号”相仿,主要经济性状均超过“两广二号”,万头收茧量17.17Kg单产35.88Kg,增产10.04%,单茧丝长1026米,解舒率73%左右,出丝率17.3%左右。该品种具有强健、高产、丝质优等优点。其缺点是五龄遇到连续特高温多湿时强健性稍低。

  • 标签: 家蚕 夏秋蚕品种 桂蚕一号 选育 鉴定 品种特性
  • 简介:多丝量新品种“协一号”即“花·丰×8B·5A”是中·中×日·日双交四元一代杂交种,其原种好养,交配性能好,产卵量多,产附好,制种性能高于对照种“芙蓉”和“湘晖”。一代杂交种经多点多批试养结果,比同期对照种“芙蓉×湘晖”单张产茧量增19.30%,单张产值增31.20%,壳重增17.30%。据蚕农普遍反映,该种虽抗高温多湿性能较弱,但儿孵化、发育、眠起、熟均齐一,食桑快,好养,抗氟化物污染性能较强,上簇吐丝埋笼较快,是一对很有希望成为我省春秋兼用的多丝量杂交新种。

  • 标签: 家蚕 夏协一号 多丝量品种 选育
  • 简介:品种“芙·蓉×羽·岭”,从现行技术的整体效率化的观点出发,由大日本蚕丝会品种研究所选育的用普通品种1、新品种育成经过迄今的品种一般以选择劳力多投型的多丝量为重点,主要目的是提高收茧量及生丝

  • 标签: 蚕品种 茧质 夏秋蚕 晚秋蚕期 解舒率 现行技术
  • 简介:她在自己的生活中织下了一个厚厚的茧。那是用一种细细的、柔韧的、若有若无的丝织成的,是痛苦的丝织成的。

  • 标签: 丝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