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1951-2004年全国160个测站月平均降水资料和欧洲中心提供的ERA-40再分析资料,对近50多年东北地区夏季降水、东北冷涡与前期北半球环状和海温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定义了一个夏季(6~8月)东北冷涡强度指数(NECVI)。结果表明:NECVI能够较好表征东北低涡的气候效应;夏季东北冷涡强度与降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东北冷涡强年,降水偏多,前期2月北半球环状(NAW)偏弱;东北冷涡偏弱年,降水偏少,前期2月NAM偏强。此外,夏季东北冷涡与前期的中国近海海温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前期NAM和中国近海海温的异常可以作为夏季东北冷涡异常的一个前兆信号,进而为东北地区夏季降水异常的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北半球环状模 东北冷涡 夏季降水 环流异常
  • 简介: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地球内部、地表、生物圈、大气圈和海洋发生了种种变化并影响着地球生命的各个方面。要认清这些变化及其潜在的影响,就需要以地基、海、空、天平台构成的综合观测为基础,制作可信的信息产品,建立预报模式和开发支持科学决策的工具。

  • 标签: 发展趋势 对地观测 天基 美国 人为原因 地球内部
  • 简介:达沃斯论坛(世界经济论坛)是具有全球影响的舆论前沿,2015年1月24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局长凯西·沙利文在与1月21日第45届达沃斯论坛同期开始的论坛博客�

  • 标签: 地球生命 天基数据 局长沙利文
  • 简介:空间对流层测风的重大改进带动了更准确、更可靠、更长时效的天气预报业务的发展,对于社会和经济产生了直接的重要影响。为了改进天气预报,对流层测风是目前未实现的最大目标。改进极端天气事件预报,减小灾害的影响,也会给社会安全带来好处。例如,飓风经常受到对流层风的控制,对流层风的垂直切变经常会引起飓风强度的增加。

  • 标签: 对流层 测风 激光雷达 天气预报业务 三维 天基
  • 简介:利用全球月平均海平面气压资料和各标准等压面的位势场、风场,以及我国160站的降水和温度资料,研究了亚洲-太平洋(20°N~70°N,40°E~120°W)地区(简称亚太地区)冬季(12~2月)海平面气压异常偶极型振荡(偶极)的时间变化特征,以及该异常偶极与我国冬季气候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近半个世纪以来,亚太地区冬季海平面气压场异常以经向型(ME)偶极负异常和纬向型(z0)偶极正异常为主,其中又以ZO正异常发生的频数较高。对应ME,其各空间层的高度场异常形势和高度场与MEI(经向型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布形势十分类似;对应ZO则主要表现为与阿留申地区高相关中心的一致性特征,说明阿留申低压的变化对其起着重要作用。ME与我国冬季东部的降水异常和气温异常关系密切,ZO仅对东北地区的降水异常有影响,因为ZO的异常对我国上空大气环流异常的影响相对较小;这一结果同我们传统上在冬季比较关注纬向气压差的变化(即ZO)有些相左,提示我们在冬季更要关注ME的情况。大气环流形势的分析表明,MEI正异常时,即西伯利亚-蒙古冷高压的北半部气压异常偏高,副热带西北太平洋地区气压偏低时,利于东亚大槽的加深加强,东亚冬季风因而也会偏强;但是由于此时我国东部主要为下沉气流控制,暖湿气流难于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我国境内,从而造成此时冬季我国东部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偏少。反之,当MEI负位相时,大气环流异常利于造成我国东部大范围的冬季降水。

  • 标签: 亚太地区 冬季气压偶极模(偶极型振荡) 中国冬季气候
  • 简介:为了在世界气象组织(WMO)各区域气候中心、国家气象和水文局以及其他相关机构更好地应用空基数据开展天气气候极端事件监测,WMO执行委员会(EC)于2017年在EC-69会议上决定资助空天气气候极端事件监测示范项目(SEMDP)。

  • 标签: 事件监测 天气气候 示范项目 会议总结 空基 世界气象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