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在意象统治一切的景观社会里,人们往往会沉迷在景观的被制造性中,进而遗忘自己的本真社会存在。本·方丹、凯文·鲍尔斯及菲儿·克雷的当代战争小说就为读者展现了这样一个景观社会。他们的笔下既有可视的客观景象,也有由意象和幻觉主导的主体性景观,在“凝视”的主观选择中,这种主体性景观已包含着一种无法摆脱的视觉政治,成为一种消费符号、成为权力和意识形态的直接表征。本文以这三位作家的伊拉克战争小说为研究对象,即《比利·林恩的漫长中场行走》、《黄鸟》以及《重新部署》,分析这三部小说中作为权力文化实践的跨国景观中的创伤英雄、战争景观中的跨国创伤,以及被消费的战争景观及战争英雄。

  • 标签: 跨国景观 当代美国战争小说 创伤英雄 景观消费
  • 简介:塞缪尔·泰勒·柯尔律治的诗歌《忽必烈汗》(KublaKhan)呈现了一幅意象苍茫幽邃、地势错落有致的自然及人造景观,其中瀑布气势磅礴,树木繁花似锦,洞穴幽暗深邃,海洋深不可测。诗中的园林意象与中国园林设计观念不谋而合,这与当时英国浓厚的中国风密不可分。本文将从当时中英文化交融入手,深入分析诗歌中呈现的中国园林意象。

  • 标签: 柯尔律治 中国风 《忽必烈汗》 中国园林
  • 简介:物化的概念和根源既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或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等社会历史学的解释,也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解释。而后现代主义小说中的物化或拜物既有19世纪末盛行的唯美主义背景,更有20世纪初滥觞的现代主义背景。本文主要借用物化的概念,并以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的一些经典作品为个案展开分析,来讨论后现代主义小说中较为普遍的物化景观,指出后现代主义小说创作所遵循的独特的物化——反物化模式。

  • 标签: 物化 反物化 拜物 后现代主义小说
  • 简介:传统村落是在漫长的农耕文明传承中逐步发展所形成,凝聚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与文化景观。随着城镇化加速,传统村落正在逐年递减甚至消失,传统村落所包含的建筑、景观、民俗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会面临支离破碎或消失的局面。因此传统村落的当代价值更显得珍贵。本文通过对丽江宝山纳西族石头城村落景观赏析,对传统村落景观的延续与再生进行探讨。

  • 标签: 传统村落 景观赏析 宝山石头城
  • 简介:文学艺术可以用来阐释人类最伟大的经历并从中获得领悟,这种领悟包括经验、伟大艺术的他者性和独创性以及能引领我们通向某种更高境界的本源。贝克特的文学作品无疑属于伟大的艺术,它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思想和艺术空间,以至于在某种程度上“贝克特研究”成为现代西方文化反思人类自身的标志。

  • 标签: 贝克特 游戏 景观 边界 调和 文学艺术
  • 简介:亦舒以一系列类型化的小说完成了对现代都市女性生存境况的观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展示知识女性在都市环境里寂寞、孤独、苍凉的心境,揭开女性生存的真相;二、对爱情进行解构,写出由爱情幻想造成的女性人生悲剧,并为女性寻找切实可行的自我拯救之路;三、摒弃女权主义立场,以自审态度对女性性格和品德缺陷进行深入挖掘。

  • 标签: 亦舒 都市女性 寂寞 爱情 自审
  • 简介: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大量的园林诗歌表明,园林是艺术与自然相结合的产物。艺术和自然之间呈现出多重关系。艺术可以是自然的助手、改变者和模仿者,能够补足自然的缺陷。艺术的目的在于完善自然,模仿自然。诗人们借此可以创造诗歌中和谐的理想乐园。但另一方面,艺术也可能是自然的对立者,与自然竞争,甚至胜过自然。诗人借此也可以创造充满感官诱惑的虚假乐园。总体上说,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人大多认为自然是一种伟大的创造力量,艺术应处于恰当的从属地位。正常的宇宙秩序是将艺术“嫁接”在自然的枝条之上。

  • 标签: 英国 园林诗歌 文艺复兴时期 人文精神 艺术风格
  • 简介: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人认为花园具有两种功用:一是提供感官的快乐,二是提供心灵的愉悦;后者体现了花园的真正价值,有助于人们通过沉思获得内心的无上欢乐。诗人沉思园中的各种象征,表现时间和变化的主旨;探究“百科全书”式的花园中蕴含的知识;认识正规花园所反映的宇宙秩序与和谐。此外,他们也把自然的花园看作是内心生活的工具,它犹如自然之镜,从中可以窥见微型的造物之书。这种沉思的花园提供了超越自我的途径,使心灵飞升到自然之上。

  • 标签: 文艺复兴时期 英国 园林诗歌 文学评论 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