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河畔的藏族、土族等民族信仰藏传佛教,当地林立的寺院中僧侣的服饰,以迥然有别的标识功能强化了宗教的神圣性,履行了严格的着衣程序,体现了综合的多功能特点.

  • 标签: 隆务河畔 僧侣 服饰 功能
  • 简介:本文梳理金顺戎马倥偬的一生,简述清朝统治下伊犁的概况;考察清政府及左宗棠在解决伊犁问题上的态度,论述作为伊犁将军的金顺在收复伊犁过程中与俄国就界的交涉谈判以及按约划界时所做的贡献。

  • 标签: 金顺 伊犁 谈判 划界
  • 简介:历史的客观性与真实性,是一切史学工作者追求的最终目标。要做到这点,首先是史实的准确无误,其次是对历史的论断准确。这实为史学界的一个旧话题,即研究历史必须首先以史实为依据。明朝史学家王世贞称用以编织史著的材料为史料,并认为没有材料是无法凭空架构历史的。因为史料一词准确地表达了材料与史著之间的关系,故而被后世沿用至今。我国是一史学大国,除浩如烟海的史著外,举凡文集、方志、碑铭、笔记及至家谱、诗曲,莫不有史料之用;近代的考古成果也被公认为史料或准史料;值得注意的是,十数年来,档案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越来越被认可,由于它的无可比拟的可证性,故上述各类史料是无法与之相比的。我认为,就目前治清史而言,

  • 标签: 档案汇编 内蒙古档案馆 察哈尔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史料 研究现状
  • 简介:寺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镇,藏语称"隆德钦曲科林",意为隆大乐法轮洲,寺院坐落在隆镇西山麓下,隆河西岸台地上.背山面水,坐西向东.占地约380亩,原有大小经堂佛殿31座,活佛昂谦43院,僧舍303院,有属寺年都乎寺、郭麻日寺、吴屯上庄寺、吴屯下庄寺、瓜什则寺等.清末全盛时期有僧人多达2400人,是青海地区仅次于塔尔寺的藏传佛教大寺.1994年被国务院颁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标签: 建筑风格 热贡艺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藏传佛教 青海地区 同仁县
  • 简介:本文从人类学的视野对青藏高原一个叫隆镇回族群体的生计方式进行了粗线条的梳理,并以田野切入,从人类学层面思考和关注这个群体的生存发展及文化变迁.

  • 标签: 生计方式 新月群体 文化
  • 简介:十九世纪中期,清代漕运制度出现了由河运到海运的重大变革。道光二十七年(1847)、咸丰元年(1851),中央政府迫于仓储、库储之压力,自上而下地推动江苏的漕粮海运,海运作为财政困境下的筹款方策而出台。筹办之初,户部将浮费转化为正项的初衷大致得到实现。咸丰三年以降,由于太平天国战争的影响,海运基本丧失了筹补仓储、库储之机能。另一方面,从河运到海运,漕最基本的环节——州县一级的收支未能厘清与规范,故以海运革除漕弊之设想难有成效。无论是仓储抑或漕层面,道咸之际的漕粮海运均末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这是由于,户部、督抚关注的只是中央与地方之间漕粮收入的分配格局,他们无意从最基本的环节入手,改革漕粮制度。

  • 标签: 江苏 江南 漕粮 漕运 海运 财政
  • 简介:<正>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订立使中国历史进程发生了巨大变化.当时清朝官员和士大夫发出的关于“夷”的争议,就是对这种历史变化的一种反响与回应.从对《南京条约》前后的几种“夷”论的考察中,不仅会看到近代中国历史进程起步时的艰难,更可以从中透视到近代中国民族觉醒的历史曙光.

  • 标签: 《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 林则徐 “制夷” 近代中国 师夷长技
  • 简介:渭南市首轮修志工作始于1980年代初期,截至1996年,列入计划内的11部县(市)志和1部地区志已全部出版发行。这12部志书不仅成书时间早,而且有8部志书获得中、省的奖励。其中《渭南县志》《渭南地区志》分别荣获全国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地方志奖一等奖。

  • 标签: “三个文明”建设 地情资料 志书 《渭南地区志》 80年代初期 修志工作
  • 简介:本文围绕着对洋务企业中一个活跃群体即江南绅商崛起过程的细致分析,对学界此前观察中国近代绅商阶层的起源和中国近代工业化兴起进程的视角和进行历史定位的方式进行了反思。本文的研究表明,这两个历史事件决非是仅仅构成宏大叙事的重大事件,而是都包含着由冲击与回应、传统与近代、内因与外因、整体性与地方性等一系列二元关系发生复杂的交织和互动而形成的实践逻辑,也只有综合运用宏观与微观、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视角,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这样的实践逻辑。

  • 标签: 洋务运动 江南绅商 赈灾事业
  • 简介:曹魏末期,皇室与司马氏的矛盾日渐公开化。高贵乡公即位后,阮籍受到延揽,从“职参谋议”的司马氏从事中郎,转任皇帝的陪侍近臣散骑常侍,陷入了政治与伦理的双重困境。他求任东平相,旨在逃离是非。但这次外任也为他提供了实践为政理念的机会,《东平赋》就是其为政体验与心理历程的记录。从中可知,由于他秉持的玄学化为政观念与地方政情之间存在扦格,东平理政的尝试并未取得实效。但两晋时期,玄学盛行朝野,竹林七贤成为士林偶像,其为政观念也被继承,成为“仕贵遗”之风形成的导源因素之一。

  • 标签: 阮籍 东平相 《东平赋》 仕贵遗务
  • 简介: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创建了新中国,而引进马克思《资本论》的第一人是马一浮,这看来马一浮与中国共产党有不解之缘;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开国领抽倡导革新,批判旧学,持行唯物主义,而马一浮之守旧,力倡国学,纳西入中,摄于一心,尊奉唯心主义,这又说明马一浮与中国共产党领袖的思想似乎格格不入。但新中国成立后,马一浮备受党的关怀,

  • 标签: 马一浮 国家领导人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新中国成立 轶事
  • 简介:"蔡孜德裕(khretsesdebzhi四寨子)"是热贡藏区的一个边缘群体,被当地藏人称之为"铎日铎(dordo)"或"霍日(hor)"。"蔡孜德裕"人除讲藏语外,对内还讲两种不同语系的语言,其中三个村庄讲的是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语言,桑格雄(吾屯)讲的是一种汉藏混合的语言,操双语者。民族识别时把来源不一、语言相异的"蔡孜德裕(四个寨子)"统一认定为"土族"。问题也随着而来,很多人并不认同这样一种被赋予的身份,从而出现了一系列身份诉求与历史、文化重构现象。本文采用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在系统、全面梳理"蔡孜德裕"的民族识别过程的基础上,结合个人访谈,对其身份的选择与认同过程作一纵向描述与分析,为汉藏边界族群认同研究提供一个田野个案。

  • 标签: 身份 认同 四寨子 蔡孜德裕
  • 简介:饱水古木材作为有机质材料,经考古发掘暴露于空气环境中后,极易遭受霉菌的侵蚀,引起进一步的劣化降解。本研究主要针对考古发掘现场的饱水古木材,选用硼酸硼砂、霉敌、异噻唑啉酮、达克宁、双乙酸钠、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六种防霉,采用实验室抑菌试验并结合室外试验的方法,筛选出有针对性的、效果较好的防霉。试验结果表明:0.05%异噻唑啉酮的抑菌效果较好,50mg/L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抑菌效果次之。本实验结果将对考古发掘现场饱水古木材的防霉保护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 标签: 饱水古木材 防霉剂 文物保护
  • 简介:近几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关心和大力支持下,群众文化正以极其迅猛的势头蓬勃发展着,并对促进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就我们西宁市而言,广大群众文化工作者依托全市一个群众艺术馆、四个区文化馆等群众文化设施为阵地,以社区文化、广场文化、军营文化、校园文化为抓手,以提高市民文化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开展了许多形态各异、特色鲜明、适合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群众文化活动。

  • 标签: 群众文化活动 和谐发展 社会 催化剂 精神文明建设 群众艺术馆
  • 简介:先秦时期,根据契约关系的性质,将借贷契约称为"傅别",买卖契约称为"质",两者的格式稍有不同,但都是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而达成的文书.其用途可作为诉讼时的依据、建立信用的保证以及政府的税收来源.当时政府对契约管理采取了积极的干预措施.

  • 标签: “傅别” “质剂” 契约
  • 简介:本文明确了"社区""群体"和"个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15条)的三重奏常常被简化为"社区"的这一现状并试图矫正。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可以使用首字母缩略词"CGIs",或者强调群体和网络的重要性,甚至调用"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工具。但如果这种简化情况不能避免,则可以利用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没有定义"社区"这一点,用"遗产社区"(欧洲委员会2005年《文化遗产社会价值框架公约》第2条)的概念替代"社区"——尤其是在引入了人与组织的网络这一观念的佛兰德政策变体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式的流动性和灵活性。

  • 标签: CGIs 非物质文化遗产 法鲁公约 遗产社区 行动者网络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