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讯作者李庆明(1965-),男,在读研究生,主管技师,研究方向医学影像技术。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颌面部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GE公司的64排128层螺旋CT对45例颌面部骨折患者进行容积扫描,扫描完后再进行图像后处理重建并进行分析,获得最佳的三维影像照片。结果后处理图像能确切、立体、多方位地显示颌面部骨折的部位、范围、移位、旋转、骨缺损范围、与邻近结构的关系以及异物的定位。结论螺旋CT的容积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是显示骨折的最佳方法,能为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形态学资料。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的图像后处理技术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4例SPN患者的64排螺旋CT扫描数据并经图像后处理,显示SPN的形态学特征及与毗邻支气管、血管的关系等。结果①64排螺旋CT扫描,图像后处理技术能清楚的显示SPN的形态学特征及与毗邻支气管、血管等的关系。②54例SPN中与毗邻支气管有关系的17例(3148%),其中恶性结节16例(2963%),良性结节1例(18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54例中与其邻近血管有关系的恶性结节占28例(5185%),良性结节占5例(92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恶性结节供血血管直径平均345mm,良性结节供血血管直径平均245mm(4)SPN强化前后CT净增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的图像后处理技术能清晰显示孤立性肺结节的形态学特征及毗邻支气管、血管的关系,对SPN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ICC并发症处理所学科合作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5年6月-2016年5月我院感染科实行PICC患者50例,通过主动静脉治疗理念,保护静脉、安全输液,通过对血管通路规划,从治疗伊始,就应该为病人制定一个完善的血管通路规划来满足他的治疗需求,病人的治疗进展定期的进行再进行评估和进行必要的调整。结果通过多学科分析,首先可减少因外周静脉给药所致的药物局限性及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医患、护患合协,增长医疗效益,加速医院发展,将会带动我院的静疗质的突破创新。对于患者的治疗情况良好。结论经多学科合作后,少了非计划拔管量,提高了PICC患者置管的安全性,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PICC 并发症 多学科合作 临床分析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在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的影像诊断中多层螺旋 CT后处理技术的应用意义。方法:此次抽选 2017年 3月 -2018年 6月期间我院诊治的 66例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做研究,患者先做 DR(数字化 X线摄影),之后做多层螺旋 CT,并展开 VRT(容积再现三维成像), SSD(表面阴影显示), MPR(多平面重组)等后处理技术,总结诊断结果。结果:本次 66例患者共发现 102处骨折,多层螺旋 CT的 VRT, SSD, MPR的四肢骨关节骨折检出率高于 DR,差异显著, P< 0.05。本次 66例患者共发现 22处关节脱位, 38处关节内碎骨片, 42处关节面塌陷, 102处关节面断裂,多层螺旋 CT的 VRT, SSD, MPR的关节脱位关节内碎骨片,关节面塌陷,关节面断裂等检出率均高于 DR,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在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的影像诊断中,多层螺旋 CT后处理技术的诊断正确率高,且无创。

  • 标签: 多层螺旋 CT 后处理技术 四肢骨关节骨折 影像诊断 意义
  • 简介:中药烫疗是中医传统治疗中的一个古老方法,早在1864年,吴尚先在中就有记载[1],是应用具舒筋、活络、祛风、镇痛功效的中药,热敷于身体某个病变部位的一种内病外治疗法,通过热力及药物本身的作用发挥其温经通络、散寒祛瘀之功效.我院内科自1994年以来,对内科疾病中因寒凝血瘀、经络阻塞所致诸证,采用中药烫疗进行护理,效果满意.

  • 标签: 中药 烫疗 护理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妇产科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方法:随机抽取浙江省文成县人民医院2013年6月干预前的出院病例和2013年10月干预后的出院病例,运用回顾性调查分析,观察干预前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的预防用药情况和平均用药时间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干预后患者的微生物送检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干预后患者的合理情况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加强对医务人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知识的宣传,强化管理,通过临床干预等手段,可有效促进妇产科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 标签: 妇产科 抗菌药物 合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