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和吞咽训练联合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82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针灸治疗,治疗组针灸联合吞咽训练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和吞咽训练联合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效果显著,可推广运用。

  • 标签: 针灸 吞咽训练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卒中吞咽障碍进行综合康复治疗的治疗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本院9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的患者只采用常规吞咽功能的训练,观察组患者则予以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吞咽言语治疗及高压氧等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脑卒中吞咽障碍改善的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治愈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71.11%,观察组远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康复康复治疗脑卒中吞咽困难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综合康复治疗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开展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01-2015.01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39例患者采取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39例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吞咽障碍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约为92.31%(36/39)显著大于对照组的76.92%(30/39),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开展康复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其吞咽功能,以利于患者的及早康复。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吞咽障碍 康复护理
  • 简介:目的:为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寻找更好的方法。方法:将伴有吞咽障碍的脑卒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普通针刺组(A组,58例)和电刺激吞咽神经肌肉联合针刺组(B组,6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内科基础治疗,A组给予普通针刺治疗,选用局部穴位:金津、玉液、风池、翳风、廉泉、完骨,B组给予电刺激吞咽神经肌肉联合针刺治疗:风池透风府,翳风、翳明、哑门、天容、天窗、廉泉采用平补平泻,金津、玉液采用点刺放血1~2mL,同时使用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输出特定的脉冲电流(50~100Hz)对喉颈部神经肌肉进行电刺激。每日治疗2次,每次30min,治疗2周结束评估患者吞咽障碍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B组的总有效率为91.4%,A组的总有效率为75.8%。B组与A组总有效率比较,χ^2=5.232,P〈0.05。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针刺治疗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症状的改善情况优于A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吞咽神经肌肉联合针刺治疗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改善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其疗效优于普通针刺治疗。

  • 标签: 中风 吞咽障碍 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 针刺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脑卒中吞咽障碍23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18例,男75例,女43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43岁,对照组118例,男65例,女53例,年龄最大81岁,最小42岁。治疗组给予针刺、低频、咽部物理刺激的综合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单纯的针刺治疗,10天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8%、63.2%,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卒中吞咽障碍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 标签: 中风后吞咽障碍 综合疗法 针刺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有效康复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1月-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康复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护理,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40/45);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30/45),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将康复护理运用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损伤出现吞咽障碍的护理情况并对其进行总结。方法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4例,女22例,最大年龄67岁,最小年龄19岁,平均年龄43岁,将56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28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进行心理护理、鼻饲护理、及心理康复等护理方法,对照组不予处理,分别在治疗前后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包括唇、舌、颌的位置和功能,软腭、喉的运动,语言发生能力,咳嗽反应),所有患者持续治疗50天。结果通过对患者治疗亲厚的吞咽功能的检测,观察组有效改善吞咽功能24例,其中痊愈18例,占64.2%,显效6例,占21.4%总有效率85.7%,对照组有效改善18例,痊愈13例,占46.4%,显效5例,占17.8%,总有效率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更加有效促进和改善脑损伤吞咽功能障碍,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 标签: 脑损伤 吞咽障碍 摄食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卒中吞咽障碍的评价及康复治疗对其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予以脑卒中基础治疗,观察组则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进行早期吞咽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各组患者较治疗前VFSS评分均有所改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予以康复治疗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康复治疗 效果
  • 简介: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对吞咽困难的患者进行有效的评估,制定合理、科学的康复计划,通过间接吞咽训练、直接吞咽训练、康复综合治疗训练、中医治疗、心理护理等综合干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吞咽障碍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中国传统医学及西方医学方法对脑卒中造成的吞咽困难均有一定的疗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中医中药和西医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文献,从针灸、中药手段、现代康复治疗、手术治疗、心理治疗等方面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脑卒中 中医 西医 康复 吞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吞咽功能治疗仪在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将194例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使用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饮水试验分级无显著性差异(P>O.05),治疗实验组患者饮水试验分级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吞咽功能治疗仪在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中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吞咽功能治疗仪 吞咽功能障碍 洼田氏饮水试验
  • 简介:摘要选择合适的量表对吞咽障碍患者进行筛查评估是吞咽障碍领域的一大重要问题,结合国内目前使用量表情况,本文对国内外使用的吞咽障碍评估量表简单综述。

  • 标签: 吞咽障碍 评估量表
  • 简介:目的:观察舌咽局部深刺治疗中风吞咽障碍临床疗效。方法:对85例中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舌咽局部深刺法,先快速点刺舌面(以舌瘫侧为主)、舌下金津、玉液,次取75mm长度毫针点刺患侧咽后壁约3-4次快速出针。再取廉泉穴,以75mm长度毫针向舌根方向直刺,针刺得气,向舌根方向推进留针,深度约60-70mm,此时可令患者做吞咽动作,有障碍感但不疼痛为度,留针30min,期间施捻转补法2次。以上操作每日1次,6天为一疗程,休息1天后进入第2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以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价量表进行疗效评定,第2周及第4周结束各评价1次。结果:治疗初期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为5.08±2.28分,采用舌咽局部深刺法治疗第2周评分为4.56±2.32分,总有效率为89.4%,第4周评分为2.80±2.12分,总有效率为95.3%,治疗2周、4周,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舌咽局部深刺治疗中风吞咽障碍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吞咽障碍 中风 针刺疗法 针刺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