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从横向均匀介质满足的基本方程出发,得到视电阻核函数的一阶非线性微分方程,通过方程求解,并利用滤波系数法容易得到电阻随深度任意变化的视电阻问题。当各层介质电性结构随深度呈指数变化时,还可得到各层之间核函数的递推关系,这对实际介质的正反演问题都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 标签: 视电阻率 核函数 滤波系数法
  • 简介:本文描述不同界面张力(IFT)对三相相对渗透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报道三相中两相间低界面张力对三相相对渗透影响的实验证明结果。为建立界面张力可以系统控制的三相体系,用十六烷、正丁醇、水和异丙醇四种液体组成的体系。报道平衡相组分和IFT的测量,报告的四种流体组成的体系相特性表明:富水相可能代表“气”相,富正丁醇相可能代表“油”相,富十六烷相可能代表“水”相,因此,我们用油湿特氟隆人造岩心模拟流体在水湿油藏中流动。根据联合使用Welge/Johnson—Bossier—Naumann法和三相流理论推导得到的采收率和压差数据确定相饱和度和三相相对渗透。报道了所测量的三相相对渗透。实验结果表明润湿相的相对渗透不受IFT变化影响,而其它两相则明显受到影响。随着IFT的下降,相同饱和度的油、气相更易流动。对于油气IFT在0.03—2.3范围来说,我们发现IFT下降近100倍,油气相对渗透增加约10倍。

  • 标签: IFT三相相对渗透率三相流 润湿相 烃/醇/水三相体系
  • 简介:通过对三个震例的分析,笔者得到了周至台地电阻观测在地震发生前出现的一些异常变化.其具体表现为:①在汶川地震发生前,周至台地电阻观测在三个测向的日均值都呈缓慢下降,幅度为1.0%-3.9%,从异常变化出现至发震的时间间隔为1月左右.②在芦山地震和岷县漳县地震发生前,从2011年9月开始,周至台地电阻观测在三个测向的日均值都呈显著下降且幅度较大.其中,芦山地震发生在异常变化恢复(上升)的过程中,从出现异常到发震的间隔为16个月:而岷县漳县地震也发生在异常恢复(上升)的过程中,但从异常出现到发震的间隔为19个月.表明周至台地电阻观测能较好地反映出地震的前兆信息,具有一定的映震能力,这对陕西及相邻地区的地震监测和预报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 标签: 地电阻率 异常特征 观测条件 地震
  • 简介: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分析了早稻结实与气象条件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992年后,由于梅汛期降水强度增大使得早稻空壳增加,7月上半月高温或阴雨天气机率增高,使大穗型品种的营养不能得到满足,导致秕谷增加,综合影响降低结实.

  • 标签: 结实率 早稻 气候变化 1992年 大穗型品种 气候变暖
  • 简介:摘要: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工程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且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地运用。土工实验工作的开展,能够为工程建设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满足工程开展的需要。在进行土工实验过程中,对于土颗粒孔隙及运动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孔隙和运动变化对力学形状进行观察,对实验数据进行获取,为土工项目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本文结合土工实验在建筑工程发展领域的应用,注重结合土工实验对土体与结构在建筑工程中运用的实际问题做好有效应对和解决,以土工实验有效开展促进工程项目建设的发展。

  • 标签: 土工实验 土颗粒孔隙率 运动变化
  • 简介:针对固原台视电阻2003年7月出现的趋势上升变化,在环境、气候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水平层状介质模型反演固原台电性分层结构,计算了降雨量和地下水对其视电阻的影响,认为大量降雨和地下水上升造成了该台视电阻的上升.

  • 标签: 视电阻率 降雨 固原 水平层状介质模型
  • 简介:基于NNR-NUVEL-1A地球板块运动模型和ITRF2000地球参考架的三维VLBI站速度矢量,采用实测的VLBI基线长度变化作为约束,重新估计了部分国际VLBI站的局部或区域性地壳的垂直形变,并与国际地球参考架ITRFs解和VLBI全球解GLB2003,VTRF2003和VTRF2005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欧亚板块的URUMQI站和太平洋板块的KWAJAL26站,南极OHIGGINS站的垂直形变率、ITRFs解和VLBI全球解存在6-15mrn/a的差异,北美YUMA站可能有15-31mm/a的垂直形变率,而美国西部太平洋板块的SanFrancisco(PRESIDIO)站的垂直形变率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此外,SC-VLBA,CRIMEA和EFLSBERG站的垂直形变率、ITRFs解和VLBI全球解的差约为1-6mm/a。用不同方法得到的VLBI站的水平形变率解有较好的一致性。

  • 标签: ITRF2000地球参考架 NNR-NUVEL-1A板块运动模型 VLBI基线长变化率 VLBI站的局部或区域性的地壳垂直形变
  • 简介:选取栖霞小流域为例,以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为平台,对近10a来冲沟发育进行了定量研究,发现近10a来冲沟面积增加了13.3%,冲沟数量基本保持不变、通过对冲沟在不同高程、坡度、坡向和土地利用等影响因子的分异特征研究发现,在不同的时空变化下,冲沟受人为和自然两方面的影响,但人类活动对冲沟的影响要大于自然过程,因此要特别注意采用合适的耕作方式并采取工程措施保持水土。

  • 标签: 高分辨率影像 冲沟 分异特征 时空变化
  • 简介:通过对来自珠江口万顷沙W2孔的沉积物进行AMS14C测年,结合古地磁测试以及孢粉分析结果,并与其他相关记录综合对比,建立了该地区全新世以来的年代框架。使用粒度组合特征以及磁化为环境代用指标,获取了该地区约6000calyrBP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信息。经过分析与对比,认为该区自中全新世以来,经历了暖干-凉湿-温湿三个气候环境变化阶段。在晚全新世中国南方地区气候(尤其是降雨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这与北半球太阳辐射减弱,气温降低,亚洲季风减弱,降雨带南移有着一致的对应关系,同时还很可能与这一时期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活动加强有着紧密的联系。

  • 标签: 粒度 磁化率 全新世 古气候 珠江三角洲
  • 简介:油层注入聚合物溶液后,电阻测井响应发生与水驱不同的变化特征,严重影响水淹层测井评价的效果。本文首先分析了聚合物溶液的导电性质,其次按照聚合物驱油层不同施工流程开展岩电实验研究,分析不同驱替阶段的岩石电阻变化特征。并对比分析聚合物驱与水驱油层电阻测井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聚合物驱替饱含油岩心过程,岩心电阻随饱和度变化呈现"w"型或"S"型和单调下降的形态;清水聚合物驱油层电阻测井响应呈现弱、未水淹的特征;污水聚合物驱油层电阻测井响应呈现与污水水驱相似的变化特征。

  • 标签: 聚合物驱 电阻率 实验研究 测井响应
  • 简介:讨论了均匀方位各向异性介质模型,运用电阻变化的视各向异性与真各向异性的理论关系。研究了20个强震近震中区31个地电台的视电阻变化各向异性与主应力的关系发现:与主压应力方位正交的测向(包括近于正交的测向)月速率变化幅度大于平行主压应力方位测向(包括近于平行的测向)的变化幅度;视各向异性变化与地震震级、震中距等均有一定的关系。

  • 标签: 均匀方位各向异性 主应力状态 EDA模型
  • 简介:在地震前兆观测中,地震地下流体观测是地震前兆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经验提取及震例总结分析在地下流体的日常数据分析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本文从日常资料分析处理运用的各种方法中选取了映震效能较好的水氡变化的分析方法进行探讨与研究。

  • 标签: 水氡的基值变化率 水氡滑动变化率 映震效能
  • 简介:摘要:论文 提出一种面向对象和规则的方法对变化的房屋建筑区信息进行提取研究,即通过分析高分辨遥感影像的光谱、几何、纹理等特征信息,建立针对房屋建筑区的规则集,实现对变化信息的快速提取。

  • 标签:
  • 简介:摘要:论文 提出一种面向对象和规则的方法对变化的房屋建筑区信息进行提取研究,即通过分析高分辨遥感影像的光谱、几何、纹理等特征信息,建立针对房屋建筑区的规则集,实现对变化信息的快速提取。

  • 标签:
  • 简介:探讨和估计了各种引力常数变化理论对地球钥速度和日长变化的影响。各种引力常数变化理论包括了引力常数G随时间,空间以及速度变化等几个方面的影响。另外也估计了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日长变化产生的效应。其中有些研究对探讨地球自转变化也有启发意义。

  • 标签: 引力常数 地球自转 长期效应 日长变化
  • 简介:基于青岛地区气候和动物物候观测资料,分析了气候和动物物候变化特征及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1986-2016年青岛地区蚱蝉始鸣期表现为小幅波动变化,蟋蟀的始鸣期则呈先显著推迟后显著提前的变化趋势,青蛙和家燕的始鸣期均有显著推迟的趋势。以上4种动物的绝鸣期均显著提前,间隔期均明显缩短。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青岛地区气温表现为显著增温趋势,日照时数和平均风速均呈显著减小趋势,而降水对气候变暖的响应较小。日照时数的减少对4种动物物候期的影响最大,有利于4种动物绝鸣期的提前和间隔期的缩短以及家燕始鸣期的推迟;蟋蟀和青蛙的物候期对气温有明显的响应,蚱蝉和家燕对气温的变化不敏感;风速的减小有利于蚱蝉、家燕绝鸣期的提前和间隔期的缩短,但却导致青蛙绝鸣期的推迟和间隔期的延长。多种气候因子共同作用决定了动物物候期的变化。除气候条件对动物物候期变化的影响之外,动物之间食物链的制约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对物候变化有影响。

  • 标签: 气候变化 物候变化 始鸣期 绝鸣期 间隔期
  • 简介:基于《广州市统计年鉴》2001~2012年数据估算了广州2000~2011年人为热释放的日变化以及年际变化,计算中考虑了人类新陈代谢、工业、交通以及生活排放人为热。计算结果显示:4种排放源中工业12年平均达到了55%,交通达到36%,其次依次为生活排放和新陈代谢排放。总的人为热在这12年时间里大致呈现上升的趋势,从2000年的2.7×10^17J增加到2011年的4.4×10^17J,但在2006年后有小幅的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工业释放是人为热释放的主要部分,在2006年后工业能源效率有所提高以致能源消耗排放下降造成的。日变化在10:00(北京时间,下同)和14:00达到最大,并且12年间随时间的推移日变化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主要是由于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远远快于能源消耗、人口和车辆保有量增加的速度。对比WRF模式中城市模块中的人为热释放的日变化系数,这些原始系数在广州使用的误差主要与广州地区和西方国家的生产生活作息时间有关。

  • 标签: 人为热估算 年变化 日变化
  • 简介:9.1综述如果目前的气候预测是正确的,未来10.20年气候变化和变率将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气候预测指出了激烈天气的强度、分布和发生频率的重要变化;海冰减少导致北极无冰海面出现航海通道;高山冰川持续融化和连续创纪录的变暖趋势(IPCC,2001)。

  • 标签: 气候变率 气候预测 气候变化 发生频率 变暖趋势 海冰
  • 简介:王乃仙在2007年3月19日《光明日报》撰文指出,世界气候确实在变,而且过去在变,现在在变,将来还要变。问题是朝着什么方向变?是变好呢,还是“日趋恶化”?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各方说法不一。有两种说法比较有代表性。一种是变冷说,也叫“冰河期说”,以日本为代表。日本的气象学家认为高纬度地区变冷是世界气象反常的原因。另一种是变暖说,或者叫“大气热污染说”,

  • 标签: 气候变化 世界气候 气象学家 高纬度地区 冰河期 热污染
  • 简介:利用我国160个台站50年(1951-2000年)的月平均温度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我国从1951/1952-1999/2000共49个冬季(11月至次年3月平均)的气温进行经验正交函数(E()F)分解。第1模态表现为全国一致的增温或者降温,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冬季气温增暖明显,发生了显著的年代际变化;第2模态则表现为南北温度的反相关系,20世纪80和90年代,我国北部地区,特别是东北和西北的温度增加,而我国南部则温度降低。采用频谱分析方法提取我国冬季气温的年代际变化信号更清楚地反映出这些变化。而且这两种模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正位相叠加使得我国冬季持续偏暖,在降水场没有显著变化的情况下,加剧了华北地区的干旱程度。对气温的年代际变化与大气环流的回归分析表明,我国冬季气温年代际变化的第1模态与半球尺度上的北极涛动(A0)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它在高度场上表现为一个准正压的南北环状模态;而第2模态则与中高纬大气环流中的一波结构联系密切,它在高度场上表现为一个准正压的太平洋和大西洋上反相的振荡模态。这就表明,我国冬季气温的年代际变化与大气环流中的基本气流及其扰动有密切的关联。作者还讨论了大气环流影响我国冬季气温年代际变化的可能机理,并指出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 标签: 东亚冬季风 经验正交函数 年代际变化 大气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