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防控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医院超声科的240例患者,根据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的实施时间,将其分为2016年1-7月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实施前的对照组和2016年8月-2017年2月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实施后的观察组,每组各120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消毒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管理措施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易感人群、医疗人员感染意识淡薄、仪器消毒不到位、介入手术、环境卫生较差等因素所致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消毒合格率明显增高,医疗人员手表面细菌数、医疗设备表面细菌数、空气中细菌数均明显减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管理措施的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针对超声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能够明显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消毒合格率。

  • 标签: 超声科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控制措施
  • 简介:[目的]分析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将置入PICC的483例肿瘤患者纳入研究,以PICC置入导管后是否出现相关性血流感染作为应变量,对影响其发生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卡方检验及多变量Logistic逐步回顾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8项变量分别是:患者年龄、患者是否有基础疾病、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是否合用激素、化疗周期、本次置管时穿刺的次数、留置时间、院外PICC导管维护知识。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65岁、有基础疾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置管穿刺次数≥2次、化疗周期增多、院外PICC导管自我维护知识缺乏是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与患者本身因素、护士操作技能、临床用药及自我维护知识健康教育有关,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加强以上可控危险因素的预防性干预,减少PICC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

  • 标签: 肿瘤患者 PICC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