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旧书铺里买回来维尼(Vigny)的《诗人日记》,信手翻开,就看见有趣的一条。他说,在法语里,喜乐(bonheur)一词是“好”和“钟点”俩词拼成,可见好事多磨,只是个把钟头的玩意儿。

  • 标签: 高中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我的案头有一本加拿大传教士季理斐(DonaldMacGillivray)1898年初版、1911年第三次修订的《英华成语合璧字集》。这是一部百年前在上海出版的汉英词典。我查阅了关于“脸面”的词条,收录的有:脸面face;丢脸toloseface,tolosereputation,tobedisgraced;丢脸的disreputable;顾脸面tohaveregardtoface等。

  • 标签: “面子” 汉英词典 传教士 加拿大 脸面 成语
  • 简介:古海法和中世纪海法是调整航海贸易中发生的民事、行政、刑事关系的习惯法。自体性是海法最为本质的特征,其根基在于海法渊源上的习惯起源性和内容上的规范关联性,决定因素是海洋环境的特殊性和海上活动的共通性。近代大陆法系国家将海法肢解纳入陆上各法律门类,导致理论和实践的缺位与误解。英美法系国家则通过以判例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的构建,辅以衡平法,有效地维系了海法的自体性特征,促进了国际海事法律的发展。当代海法自成独立体系具备自发秩序的理论基础,符合其超越陆法与国内法约束的系统特性,是中国在"海洋世纪"推进功能立法的战略需求。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海法迫切需要创新。创新路径首先是立法创新,通过立法技术和立法组织方式创新促进海法独立体系的构建,以体系化的海法规范全面彰显海洋权益;其次是司法创新,扩大海事法院管辖范围,逐步实行"三审合一",设立高级海事法院;最后是创建独立的海法学学科,培养面向海洋的复合型法律人才。

  • 标签: 海法 自体性 海法典 三审合一 海法学
  • 简介:摘要分析当前的教育现状,以“孝”为论点,通过具体事例来彰显古今教育的最大区别,并提出可行性建议。通过对某个村120户居民的明察暗访,被大家供认为“孝子”的仅占整个村的25%,这个数据足以说明当今教育的失败所在。诚然,这恰恰凸显了古今教育的最大区别。“百善孝为先”这是在国学经典中所奉行的,可如今,“孝”在哪儿呢?

  • 标签: 孝百善孝为先国学经典
  • 简介: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然则孰为近?日:有初为近.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势之来,其生人之初乎?不初,无以有封建.封建,非圣人意也.

  • 标签:
  • 简介:美德好比宝石,它在相互背景的衬托下更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因为造物主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以彼。许多容颜俊秀的人毫无作为,是因为他们过于追求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但这话也不全对,因为奥古斯都、菲斯帕斯、爱德华四世、阿尔西巴底斯、伊斯梅尔等,都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仔细考究起来,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最高的美是画家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直观的。

  • 标签: 奥古斯都 造物主 内在美 爱德华 大丈夫 美德
  • 简介:2017年11月16~17日,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报刊社、德国斯普林斯(Springer)出版社、江苏省教育厅、南通市人民政府等7家单位联合主办的中国情境教育儿童学习范式国际研讨会暨李吉林儿童情境学习专著(英文版)首发式在南通举行,李吉林情境教育学说以情境学习的最新成果,再次走向世界,发出“回应世界教育改革的中国声音”。李吉林老师作了《中国情境教育儿童学习范式的构建》的主旨报告,来自美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的教育专家与国内知名教育专家一起,对中国情境教育儿童学习范式进行深入研讨,我也应邀参会并作了一个专题发言。

  • 标签: 情境学习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 学习论 本体论 中国教育学会 江苏省教育厅
  • 简介:本文详细考察康有为的学说,尤其是“大同三世说”,与进化的关系,具体分析康在不同阶段对进化的态度,由此探讨康对这种学说理解与认同的程度:康有为、梁启超一开始对严复所译“天演”是回拒的;在《(礼运)注》等“大同三世说”的重要着作中,康虽大量使用“进化”一词,但仅仅是“拿来主义”式的运用;“大同三世说”虽主张进步,却不是进化所催生的;康在《大同书》中甚至将“进化”与“天演”当作意义不同的概念来使用。本文由此认为,康有为对进化的学理并未真正理解,这种理论在他的头脑中亦未成为一种系统性的学说。

  • 标签: 康有为 梁启超 进化 天演 大同三世说
  • 简介:自我在我们所亲熟的日常体验中总是被觉知为一个统一、独立和同一的极点式的自主体。从Descartes开始至今的自我实体的拥护者,对于一种单一、独立和实在的实体自我的论证与寻找几乎从未停止过。然而,另一方面,神经科学从未在人脑中找到充当这种实体自我角色的脑结构,这导致有些研究者开始质疑自我的实在性,有的甚至认为所谓的实体自我无非是脑创造的一种错觉。自我的建构论者在同时反对这两种极端观点的基础上指出,自我是一个“我正在持续进行”(l-ing)的过程,正是这个过程生成了一个“我”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我”和过程本身是等同的。自我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被建构起来的。

  • 标签: 实体论 错觉论 建构论 拥有感 自主感
  • 简介:在三阶层犯罪体系的发展历程中,故意经历了由罪责要素到构成要件要素,再由构成要件要素分裂出罪责要素的过程。在三阶层犯罪体系下,将故意纳入到构成要件阶层可以说已经成为德日刑法理论的多数说。这不仅是行为无价值的当然结论,而且从修正的旧过失出发,即使是结果无价值也与构成要件故意不冲突。相比从构成要件的犯罪个别化机能、目的与故意的关系以及未遂犯的故意等角度入手,从构成要件过失推导出构成要件故意的做法更具有说服力。而责任故意概念的提出导致故意具有双重的机能,使得在解决假想防卫等问题时,理论之间更加的协调。

  • 标签: 构成要件故意 责任故意 修正的旧过失论
  • 简介:绿色化是习近平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提出的新思想,是用生态环保的理念指导发展,通过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实现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理念模式。绿色化不仅是发展观和世界观,也是一种方法。绿色化包含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的方法,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对立统一的方法,包含着有机体的方法,以及坚持尊重客观规律性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目的和手段、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相统一的方法

  • 标签: 习近平 新常态 绿色化 方法论
  • 简介:时代背景和主体背景是刘勰《文心雕龙》文体产生的主客观因素。探讨其文体“四因素说”的理论构成,主要从具体内容、八种文体的形成和把握文学风格的原则方面入手;对于刘勰文体“四因素说”的价值影响的考察,则集中展现刘勰对中国古代文论相关思想的继承和借鉴。刘勰文体“四因素说”的主要思想是“中庸”,它的理论价值在于“深得文理”。通过研究“四因素说”对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和影响,可以彰显《文心雕龙》的特殊理论意义。

  • 标签: 刘勰 《文心雕龙》 文体论 四因素说
  • 简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非常重要。做同样的事情,彼此信任和相互猜忌,产生的结果会大不相同。信任可以化繁为简、众志成城、举重若轻;而猜忌则会化易为难、相互推诿、中道而废。

  • 标签: 子夏 化繁为简 信任
  • 简介:从2002年发表第一篇小说《路过春天》开始,黄咏梅的小说创作生涯迄今已经十五年了。这些年来,她从岭南到江南,从报社编辑到专业作家,身份和地域的转换为她带来了新的叙事特征和格局。她的笔触从市井世俗转向了更为内在和深层的历史、时间、存在、生命、死亡等形而上终极命题。那个充满南方烟火气息的作家,那个在与琐屑的世俗、物欲、念想中纠葛的小女人作家,蜕变成了一个具有普泛性视野和情怀的作家。

  • 标签: 黄咏梅 叙事特征 普泛性 小女人 念想 历史叙事
  • 简介:教育尺度作为衡量教育的一种标尺,既有"教"的尺度,也有"育"的尺度,"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育"值得思考。当前的教育尺度出现了偏差,表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教育尺度偏差的原因可归结为教育目标的错位、教育评价导向的偏离以及教师道德天平的失衡。作为一种道德评价的人性尺度,对教育尺度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教育者认清形势、认清自我,从而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 标签: 教育尺度 偏差 教师道德
  • 简介:孔子(前552/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立者。《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们编纂而成。它以语录和对话文体,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言行,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是研究孔子的主要依据。全书共二十篇,本来没有篇名,后人摘取每篇首句的头两三个字作为篇名。《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后来发展成为成语和格言,常为后人所引用。

  • 标签: 儒家学派 《论语》 经典著作 对话文体 政治主张 伦理思想
  • 简介:推进老年教育发展,应该树立“积极的老年教育观”。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环节。老年教育必须把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放在首位,为其热忱服务,通过各种方法帮助老年人实现学习愿望。

  • 标签: 老年教育 短论 校长 学习型社会 教育发展 终身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中国的各种矛盾突出,社会治安状况复杂多样,治安案件层出不穷,刑事案件触目惊心。公安机构策划出诸多比较“有用”的办法保障民众安全,便衣盘查成为普遍性常态化的执法工作。但是,这既容易扩张权力空间,又容易侵害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甚至恶化彼此之间的矛盾。根据行政法治原理,从行政性着手进行分析,权力分析有异化,职务分析有障碍,程序分析有故障,最后尝试设置即时救济制度,为便衣盘查提供有效的制度出路。

  • 标签: 便衣盘查 便衣执法 依法执法 行政法治 依法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