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本年度举办20讲。(1)第1讲,1月9日,法国阿尔多瓦大学副校长、阿尔多瓦大学哲学法理学教授考特尔(CharlesCoutel)主讲“以我们的言辞进行宗教研究:为什么、如何”。(2)第2讲,3月4日,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曾春海主讲“评论方东美的《周易》研究”。(3)第3讲,3月25日,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系讲席教授考赫(Prof.Dr.AntonFriedrichKoch)主讲“黑格尔的形而上学”。

  • 标签: 南京大学 哲学系 学术讲座 名家 《周易》研究 大学教授
  • 简介:孙宅巍等专著《南京屠杀评介苏仲波在全国人民纪念抗日战争60周年之际,由孙宅巍主编、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南京屠杀》一书面世了。这是侵华日军南京屠杀事件遇难者、幸存者、反抗者,以及后来者呈献的一份珍贵史专著。这部运用来自国风和世界各地丰富的历史档案和...

  • 标签: 南京大屠杀 遇难同胞 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 南京市 日本军国主义 国民政府
  • 简介:坐落于秦淮河畔、石头城下的南京艺术学院是江苏省唯一的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也是我国独立建制创办最早的高等艺术学府,其前身是1912年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人刘海粟先生约同画友创办的上海美术图画院,1930年更名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由蔡元培先生任上海美专董事会主席,并为校歌作词、题写校训、学训。1922年,颜文襟先生在苏州创办了苏州美术专科学校。

  • 标签: 南京艺术学院 学院概况 现代美术教育 上海美专 专科学校 董事会主席
  • 简介:略论晚明南京的商业周志斌明自永乐间迁都北京后,南京降为留都。尽管如此,它在全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仍享有特殊的地位。南京既是明王朝在南方地区的政治中心,又是江南地区的经济中心,故时有“财赋出于东南,而金陵为其会”之说。商业的兴衰往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一...

  • 标签: 明南京 民间手工业 明后期 丝织业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政治中心
  • 简介:在住宅市场中,商品住宅市场是重要组成部分。从长远来看,由于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停止实物分房和实行货币分房,商品住宅市场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从现实来看,大量空置商品房中,空置住宅房占很大比重。因而研究商品住宅市场的状况和特点,探讨商品住宅市场的...

  • 标签: 住宅商品房 商品住宅市场 住宅产业现代化 市场状况 商品房空置 销售总量
  • 简介:作为六朝古都,南京既是中国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也是长江流域的重要商埠之一。由于历史相沿特别是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定都,南京逐渐发展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本文以1927-1937年南京工业的发展为基础,着重探讨这一时期南京工业的特征,指出虽为经济中心,但由于自然与历史沿革,南京的工业发展带有自身的显著特征。而且,从总体上说,南京的工业一直不发达,并且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并影响到后来。

  • 标签: 工业发展 1927-1937年 南京市 手工业 机器生产 工业内部结构
  • 简介:<正>王孙,西汉武帝时人。《汉书》有传。本传谓其“学黄老之术,家业千金。”生前“厚自奉养”,凡养生之物无所不备。他认为人死无知,则不必靡钱厚葬,力主赢(通裸)葬。其死前令子曰:“吾欲赢葬,以反吾真,必亡易吾意。死则为布囊盛尸,入地七尺,既下,从足引脱其囊,以身亲土。”他的朋友祁侯认为他这样做有违“圣人之遗训”,且裸体地下见先人亦为大不敬。王孙写信给祁侯申论裸葬理由。文字不长,但颇可玩味,为省读者翻检之劳,悉录如下:盖闻古之圣王,缘人情不忍其亲,故为制礼,今则越之,吾是以赢葬,将以矫世也。夫厚葬诚亡益于死者,而俗人竞以相高,廉财单(殚)币,腐之地下。或乃今日入而明日发,此真与暴骸于中野

  • 标签: 养生 圣人 死者 黄老之术 汉武帝 灵魂观念
  • 简介:大学精神与大学尺度是一流大学软实力建设的两个必备要素.本文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成长与发展为例,通过对伯克利成功发展的经验分析以及笔者的近距离观察,从大学精神的物化到大学尺度的规训两个视角,探讨成为一流大学必须具备的基本潜质,也反思了伯克利作为一流大学的无奈.本文还对今后中国大学的改革进行了思考,并从经费多元、治理模式、精神再塑、知识创造四方面提出了中国大学的未来改革方向.

  • 标签: 大学精神 尺度 伯克利 中国大学 教育改革
  • 简介:简在建立起自己的至纯至善完满自得的心本体之后,继而展开了自己的心学工夫论。为此,他首先确立了自己的以“意起”为标准的善恶观。简认为“意”是心之起,“意”起则心蔽,心蔽则恶生。既然意起生恶,那么阻止恶产生的方法自然就是“毋意”。而要“毋意”,简认为只有依靠不借助言辞的直觉。简的直觉是指没有任何心理变化,也不需要借助任何中介而直接把握本心的方法。进而,简认为直觉“毋意”还只是阻止恶产生的方法,不能从根本上体认至纯至善的心的本体,并与之同一。至此,简进一步提出了他的终极修养观:明心靠反观,即通过回思反省,达到整全性的复视和体认至纯至善完满自得的心。

  • 标签: “心” “意” 直觉 反观
  • 简介:简认为"易本占筮之书",而"易"本质上为一,"易"所言万事万物及其变化、以及变化之道均是通而为"一",从彻底的方面而言乾坤之道也为一,这涉及到一多关系问题;而卦爻辞在于"明人之道心",并以"人之本心或道心"来界定"己",性形不二,道心本质上就是道自身。故"易者,己也"另一深层表达是"人心即道"和"天人本一",其核心是以易为己、以心释易,蕴含着心物关系问题。他以"意"作为区分道心和人心的标准,善恶之分与心意关系有内在性关联。笃信孔子的毋意论,简提出了与《大学》诚意论不同的以"不起意"为主旨的工夫论路径。

  • 标签: 杨简 《己易》 道心
  • 简介:程门弟子时承洛南传,开拓了洛学在南方的传播与发展,特别是为南宋朱熹闽学的诞生并上承二程洛学为儒学正脉提供了必要的学脉渊源。时的理学思想即是以洛学为宗,在洛学的论域内所作的阐释与发挥,他强调理本气化,重视分殊之用,主张反身格物,关注静中体验未发等,这些观点虽不为后学朱熹完全泥守,但却有开启闽学端绪之意义。时的理学思想在程朱理学的传衍中起上承下启的作用。

  • 标签: 杨时 洛学 闽学
  • 简介:岐派禅师继承黄龙派的革新运动,用唯一的“理”来消解公案的差别性,实现了公案的平等化.在此过程中公案的具体意义不断地被抽空,出现了"悟"的纯粹体验主义.这些动态为大慧宗杲看话禅的出现做了准备.

  • 标签: 公案禅 看话禅 临济宗杨岐派 五祖法演 圜悟克勤 大慧宗杲
  • 简介:探求“格物”本义,不仅必须遵循以同时同类文献相证的治学方法,还要了解古人心性修养的认识论特点,在众多的解释中,章太炎之说较能切合经义,曲尽本原。其失在于“诚意”下衍出独立的“慎独”义,将其提到与八目相同的地位来看待,饶宗颐之失是未能严格将以经证经的原则贯彻始终。表现有二:一是以二歧之说解经,笼统言之,不悟其矛盾之处;二是牵引他说,增添经义,未能紧扣本经。裘锡圭以所谓战国时代新的认知思潮来解释“格物”,是不符反映唯心认识论的“格物”本义的。

  • 标签: 《大学》 '格物' 儒家 心性 释义 认识论
  • 简介:10月18~19日在东京大学召开,由中国北京大学、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和日本东京大学联合主办,日本东京大学承办。来自上述三所知名高校的教授、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会议,北京大学组织了10余名博士生和硕士生提交英文论文并与会交流。

  • 标签: 日本东京大学 北京大学 国立大学 首尔 学会 硕士研究生
  • 简介:<正>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向奎教授是造诣深厚、博学善思、富于创造的学者。值此先生从事教学与科研五十五周年之际,笔者拜访了先生,请他谈一些研究心得。现将先生论学大要摘述如后。(一)在历史文化方面孔子曾经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这句话,从中国传统文化角

  • 标签: 杨向奎 天人之学 哲学家 中国传统文化 历史文化 和谐
  • 简介:本文拟对南宋慈湖的重要哲学文献《绝四记》进行重新解读,试图打开领会慈湖思想的新境界。本文认为,慈湖的哲学,存在着一个"一"—"心"—"觉"的动态结构,而《绝四记》这篇文献,则代表了这一动态结构的基本完成。慈湖关于"绝四"的讨论,实际上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以"心"与"一"的纯然相契而实现"觉"的途径,是为通达于圣人之境的光明道路。

  • 标签: 杨慈湖 《绝四记》 “一”—“心”—“觉”
  • 简介:7月5—6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和荷兰乌德勒支大学哲学系联合主办,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自然辩证法史专业委员会、科技与公共政策专业委员会(筹)、学术工作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和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协办,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科学技术哲学教研室和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共同承办,主题为“人类尊严与技术理性:自我理解的可能性和挑战”。

  • 标签: 中国人民大学 大学哲学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荷兰 专业委员会 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