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颈椎前路与双螺柱状Cage植入后的影像学及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选择颈椎病及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7例,双患者42例.对比两组间术后临床结果及放射学测量结果.结果与双Cage颈椎前路植入均具有良好的即时稳定性,在术后3月内均能够获得骨性融合,神经功能评价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远期放射学测量显示颈椎力线与术中力线是否纠正有关,与多少无关.结论双减压Cage植入具有良好的疗效,可以替代椎体次全切除术.

  • 标签: 颈椎 生理弧度 前路融合术 放射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与短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方法,探讨与短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使用固定(组)治疗和短固定(组)治疗的手术时间,出血量,VAS评分,伤椎后凸角,楔变指数及SI等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VAS评分,伤椎后凸角,楔变指数及SI等相比没有显著统计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后一周和末次随访与治疗前在VAS评分,伤椎后凸角,楔变指数及SI上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一周和末次随访在VAS评分,伤椎后凸角,楔变指数及SI相比却没有显著的统计差异,P>0.05。结论和短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都是比较安全和有效的,二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VAS评分,伤椎后凸角,楔变指数及SI方面是没有太大差异的,都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胸腰椎爆裂骨折 单节段固定 短节段固定 椎弓根螺钉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TVBG配合短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基于2018年4月-2020年4月区间,纳入7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作为观察对象,以治疗方案差异性分组,35例记作对比组(短内固定)、35例记作研究组(TVBG配合短内固定),比较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等临床指标数值等均无差异(P>0.05);术前,两组椎体Cobb角、椎体高度丢失量无差异(P>0.05),术后,研究组均更低(P<0.05)。结论:在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临床治疗中,采取TVBG配合短内固定治疗方案,可获得满意效果,术后恢复情况良好。

  • 标签: 单节段 骨质疏松性 脊柱骨折 TVBG 短节段内固定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胸腰椎椎体骨折中应用固定的方法和效果。方法胸腰椎椎体骨折病人23例,均应用固定方法,骨折椎体上或下有一侧终板及邻近骨质完整,双侧椎弓根完整。结果术后随访3~15月,所有患者压缩椎体的前缘高度完全恢复;所有前脱位及侧方移位患者完全得到纠正。随访一年无螺钉断裂、拔出。结论固定对于骨质密度好的胸腰椎椎体骨折,固定少,创伤小,效果好。

  • 标签: 单节段固定 单椎体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皮微创相邻弓根钉植入治疗胸腰椎脊柱骨折。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胸腰椎脊柱骨折的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均采用经皮微创相邻弓根钉植入治疗,观察术前、术后椎体高度以及Cobb氏角之间的差异。结果患者在术后2周、3个月、6个月进行椎体高度的检查,可明显发现,术后患者的椎体高度与术前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患者在术后6个月的Cobb氏角与术前相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胸腰椎脊柱骨折的患者,采用经皮微创相邻弓根植入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脊柱的变形,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经皮微创相邻节段弓根钉植入 单节段胸腰椎脊柱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人工颈椎间盘置换(CDR)术后异位骨化(HO)对患者临床疗效及相邻影像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3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Prestige-LP假体CDR手术治疗的颈椎病患者资料,将资料完整且随访在3年以上的患者纳入本研究。观察末次随访时间点HO发生情况以及HO对临床疗效指标和相邻椎间隙高度(IDH)、相邻活动度(ROM)和相邻退变的影响。组间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共9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48例,女44例,年龄(44±8)岁,随访(62±23)个月。末次随访34例患者发生了HO,McAfee Ⅳ级HO 7例(7.6%)。末次随访时,HO与无HO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疗效指标均较术前获得显著改善,两组间术前及末次随访各项临床疗效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相邻ID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96、0.825和t=0.877、0.644,均P>0.05);两组患者术前相邻ROM差异无统计学(t=0.056、0.709,均P>0.05),末次随访HO组相邻ROM高于无HO组(上位:10.0°±2.0°比9.0°±1.3°,下位ROM:10.2°±1.9°比8.8°±1.3°,t=2.824、4.022,均P<0.05)。HO组相邻退变发生率高于无HO组(41.2%比19.0%,χ2=5.343,P<0.05)。结论Prestige LP假体CDR术后中长期随访发生HO是常见现象,但HO不影响患者临床症状改善。CDR术后HO可能是导致相邻退变加速的重要因素。

  • 标签: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 异位骨化 相邻节段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皮微创相邻弓根钉植入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7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选患者采取经皮微创相邻弓根钉植入治疗,观察围手术期指标、短中期随访的影像学指标,了解恢复情况。结果所选患者手术切口长度约80mm,术中出血量为(40~160)ml,手术时间(35~75)min。术后平均住院(8±1.5)天。对患者进行(12~48)个月的随访,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及矢状位指数较术前均有明显好转,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相邻弓根钉植入治疗胸腰椎骨折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具有创口小、出血少的优点,术后恢复时间短,临床预期良好。

  • 标签: 胸椎 腰椎 单节段骨折 经皮微创弓根钉植入
  • 简介:目的探讨经伤椎置钉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适应症及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对14例胸腰椎骨折采用后路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经伤椎植骨融合。经过5~29(平均16.8)个月随访,随访内容有术前后VAS疼痛评分、神经功能ASIA评分、术前、术后随访时椎体的高度、伤椎的后凸畸形,内固定物的状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术后VAS疼痛分级平均0-1分,其中0分8人,1分6人,无需服药治疗。神经功能均恢复至正常;X线检查术后椎体高度恢复满意,术后伤椎高度恢复了96%,随访椎体高度丢失0.4mm,丢失率为1.4%。无内固定物断裂、松动、脱出,所有病例均获得骨性融合,无假关节形成。结论选择好适应证,后路伤椎内固定是治疗胸腰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单节段固定 脊柱创伤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伤椎置钉选择性治疗胸腰骨折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经皮后路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胸腰骨折19例。AO分型:A1.1型2例,A1.2型14例,A3.1型3例。观察手术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scale,VAS)评分和Oswest珂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椎体的高度、伤椎后凸、内固定物并发症。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6.3个月,手术时间平均67min,术中平均出血量95mL。术后VAS评分、ODI较术前获得明显改善(P〈0.05)。伤椎矫正复位率为(91,44±3.71)%,远期丢失率(7.78±2.80)%。所有病例均获得骨陛融合,无内置物相关并发症。术后无脊髓损伤、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合理选择适应证,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胸腰骨折具有创伤小、用时短、出血少、脊椎运动功能单位丢失减少等优点,是治疗部分创伤性胸腰骨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内固定器
  • 简介:目的比较Dynesys系统治疗与多节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7月至2011年3月采用Dynesys系统治疗的腰椎退变疾病患者46例。根据患者手术分为组(32例)和多节组(14例)。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摄腰椎正侧位和前屈后伸位片,测量手术椎间高度、活动度以及近端相邻的椎间活动度。结果46例患者平均随访30(24~52)个月,两组患者ODI指数术后3个月:组(20.5±5.7)%,多节组(21.2±9.8)%;末次随访:组(12.2±4.3)%,多节组(15.3±6.9)%,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VAS评分术后3个月:组2.9±1.3,多节组3.2±1.4;末次随访:组1.4±0.3,多节组1.6±0.4,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ODI与VA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椎间高度术后3个月组(11.3±2.7)mm,多节组(11.1±2.0)mm;末次随访组(10.8±3.1)mm,多节组(10.3±2.2)mm,较术前均有所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的活动度在术后3个月组(4.3±2.4)°,多节组(4.6±2.7)°;末次随访组(4.8±2.2)°,多节组(5.3±2.0)°均显著下降(P<0.05)。两组近端相邻活动度在术后3个月时组(9.1±2.1)°,多节组(8.5±1.8)°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在末次随访时组(10.3±2.7)°较术前显著增加,并且组大于多节组(9.1±3.0)°(P<0.05)。结论与多节Dynesys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均能获得满意的短期临床疗效,并保留部分椎间活动度�

  • 标签: 椎间盘退行性变 腰椎 脊柱疾病 Dynesys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微创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2例腰椎管狭窄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实施传统开放减压、后路椎体间融合手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微创减压、经椎间孔融合手术,记录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等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以及评价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并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关键词微创手术;腰椎管狭窄症;效果观察中图分类号R68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377-01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经伤椎固定与跨伤椎短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1年8月采用经伤椎(A组)与跨伤椎短(B组)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并获12个月以上随访的6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3d和随访末期时测量伤椎以及其上下相邻正常椎体的前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观察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和矢状面Cobb角改善情况,以及末次随访时的矫正度(包括伤椎高度矫正度和Cobb角矫正度)丢失情况,同时比较2种手术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结果有65例患者影像学资料完整且获得了12个月以上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1.6个月(12~46个月)。术后2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均获得显著恢复,但末次随访时A组对椎体前缘高度和矢状面Cobb角的保持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胸腰椎骨折,经伤椎固定术和跨伤椎短固定术都能较好的恢复椎体高度和矢状面Cobb角,但经伤椎固定术对术后矫正度的保持优于跨伤椎短固定术。

  • 标签: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内固定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治疗不稳定寰椎骨折时用后路轴螺钉固定的效果。方法 用2020年1月-2021年1月院内收治的46例不稳定寰椎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各23例。参照组用经口咽入路寰椎微型钢板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用后路轴螺钉固定治疗,比较相关情况。结果 治疗后,参照组的相关情况比观察组略差,体现差异(P

  • 标签: 后路单轴螺钉单节段固定治疗 不稳定寰椎骨折 JOA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针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经伤椎手术与跨伤椎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行跨伤椎短固定治疗,观察组行经伤椎固定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为6.00%,对照组为14.00%(P<0.05);两组患者术前Cobb角、伤椎体的前缘高度比差异不显著,术后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运用经伤椎固定治疗的效果更优,患者伤椎的矫正和维持治疗效果更好,且术后并发症率低。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跨伤椎手术 经伤椎手术
  • 简介:目的研究“蛋壳”式椎体截骨术矫正胸腰脊柱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6月~2006年6月收治的骨折后陈旧性胸腰椎体后凸畸形患者共21例,既往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8例,后路手术治疗13例。本组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背痛,疼痛的VAS评分为4.3~7.5分,平均5.6分;神经损伤程度按照Frankel分级进行评定,A级5例,B级3例,C级7例,D级2例,E级4例。本组后凸畸形的Cobb角为28°~75°,平均48°,后凸顶端均为原骨折椎体节,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蛋壳”技术于后凸顶椎处进行椎体截骨,通过椎弓根固定系统加压固定。观察手术前后后凸畸形的矫正率、疼痛VAS评分及神经功能的恢复。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6~48个月,平均22个月。手术平均用时212min(128~360min),平均出血量为800mL(400~2200mL)。术后后凸角平均为13°,平均矫正约35°;腰背部疼痛均有明显缓解,术后随访VAS评分平均2.3分(1.0~3.5分),比术前平均降低3.3分。结论“蛋壳”式椎体截骨术截骨后前中后三柱均为骨性接触,融合率高,矫正效果可靠(平均35°),避免了前方大血管损伤的危险,此术式在矫正胸腰脊柱后凸畸形这一方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胸椎 腰椎 脊柱后凸 截骨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影响。方法选择7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对其进行分组,实验组(n=35),对照组(n=35),对实验组实施微创手术,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然后统计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的患者术后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低,而对照组手术时间比实验组低,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管狭窄症实施微创手术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可以让患者早日康复出院,其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微创手术 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 术后出血量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微创手术治疗但阶段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从而为临床研究提供相关的数据支持。方法: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选取云南省鲁甸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共计有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均分至两组,分别实施传统开放式手术、微创式手术治疗,并依次命名为对照组、研究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围术期相关指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显著更少,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更短,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但组间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传统开放式手术、微创式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相近,但微创式手术患者的围术期相关指标显著更优,故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 传统开放式手术 微创式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进行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治疗时,选择腰椎后路融合术的效果对患者治疗优势进行评估。方法:将2017年9月至2020年6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内调选我院中收入资料登记有效的72名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进行随机两组均分组内各设置36名患者进行研究。本组患者入院后均选择腰椎后录融合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医务人员给予患者早期功能康复,在治疗完成后由医务人员对两组患者的VAS评分、JOA评分进行记录,判断患者治疗质量。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估评分明显更低,实验组患者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优,组间差异对比显著(P<0.05)。结论:在进行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时,选择腰椎后路融合术方案,不仅能够使患者的疼痛感得到控制,值得作为一种优秀的首选手术方案,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腰椎后路单节段融合术 腰椎椎管狭窄症 治疗方案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腰椎骨折用集束化护理的价值。方法:对2020年10月-2022年9月本科接诊胸腰椎骨折病人(n=68)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34人,前者采取集束化护理,后者行常规护理。对比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至于并发症,试验组发生率2.94%,和对照组数据20.59%相比更低(P<0.05)。至于满意度:试验组数据97.06%,和对照组数据76.47%相比更高(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用集束化护理,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满意度改善更加明显。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满意度 单节段胸腰椎骨折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