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自制压迫止血带在动静脉穿刺失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21年1月-3月期间的385例均需行动脉采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动脉采血后使用自制的动脉压迫止血带进行止血;对照组动脉采血后使用传统的按压止血止血。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止血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止血效果。方法:对本院2018年8月-2020年8月间接诊的76例产后出血产妇实施分组治疗,1组纳入38例产妇,依据出血原因对症治疗,设为对照组,1组纳入38例产妇,均采取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设为观察组。结果: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h出血量、止血有效率,结果均提示观察组所得效果更为理想(P<0.05)。结论:对产后出血产妇使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止血效果理想,有助于降低产妇出血量,促进产妇康复。

  • 标签: 子宫压迫缝合术 产后出血 止血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经股动脉穿刺是介入诊疗的常用途径之一,术后辅助动脉压迫止血器的器材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1]。建立脑血管造影后使用股动脉电子压迫止血器的观察提醒牌,提醒护士对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及时动态观察。方法:2020年11月到2021年7月我科应用脑血管造影术后使用股动脉电子压迫止血器的观察提醒牌75例,分析其成因及处理经验。结果:75例中减少院内压力性损伤和穿刺处血肿的发生率,减少患者住院日,减少临床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减轻患者因过度压迫及穿刺处血肿带来的不适,提高患者满意度。未留下术后并发症。结论:正确认识并及时处理并发症是术后护理的重要内容。

  • 标签: 脑血管造影术 电子压迫止血器 观察提醒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剖宫产患者术中产后出血的抢救,各种压迫缝合技术的止血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本院56例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产妇,选取时间为2019年3月-2020年5月,随机分组,各28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宫腔纱条填塞术结合子宫动脉结扎与B-Lynch缝合法,对两组并发症发生状况、产后出血量和手术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并发症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3.57%)更低,与对照组(21.43%)比较,差异明显(P

  • 标签: 背带式子宫缝合术 剖宫产术 术中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旋压式桡动脉止血器在经桡动脉径路冠脉介入术后不同压迫止血压效果。方法 将2018年3月至2020年6月期间经我院老年科行冠脉介入术后应用旋压式桡动脉止血器的68例患者以数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压迫2h解压一次,共3次,对照组压迫6h解压,观察两组的一次止血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成功止血率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舒适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冠心病 经桡动脉径路 冠脉介入术 旋压式桡动脉止血器 止血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极致化护理对降低患者TRI术后旋压式止血压迫止血后并发症及提升舒适度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TRI术后旋压式止血压迫止血的80例患者,根据患者的治疗时间平均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对照组采取一般性护理,研究组采取极致化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舒适度。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2.5%及7.5%;研究组患者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RI术后旋压式止血压迫止血使用极致化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并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值得推荐使用。

  • 标签: []TRI手术 旋压式止血器 止血护理 极致化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内瘘血管按压器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压迫止血的应用效果。方法:择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纱布卷加弹力绷带压迫止血,观察组应用内瘘血管按压器压迫止血,比较两组干预结局。结果:观察组皮下渗血、血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压迫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内瘘血管按压器对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进行压迫止血,可缩短压迫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实用性强。

  • 标签: 内瘘血管按压器 自体动静脉内瘘 压迫止血
  • 简介:摘要本研究探索临床药师借助华林用药清单是否能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上海市同仁医院出院带药华林的147例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其中对照组75例,干预组7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饮酒史、吸烟史、科室分布、血栓栓塞性疾病种类、合并疾病及合并用药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院时进行常规华林用药教育,干预组出院时临床药师使用华林用药清单对其进行出血风险评估及有针对性的用药教育。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6个月内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的监测时间和数值,及华林相关不良事件。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华林服药依从性与华林用药清单中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干预组随访规律性优于对照组(χ²=34.3,P<0.001),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χ²=38.6,P<0.001)。华林用药清单中华林治疗时间(R=-0.275,P=0.027)、合并疾病种数(R=-0.335,P=0.004)、出血风险(R=-0.433,P<0.001)与华林服药依从性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综上,采用华林用药清单能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患者服药依从性与华林治疗时间、合并疾病种数及出血风险呈显著负相关,临床药学服务可以提高患者华林服药依从性,从而改善用药结果,可能对慢性疾病患者药物治疗有帮助。

  • 标签: 华法林 服药依从性 临床药师 用药清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在护理中运用冰敷压迫的早期促康复效果。方法:两组手术后均进行常规康复护理,对照组联合应用常规伤口护理,同期观察组则改为应用冰敷压迫护理。结果:术后3d、7d患肢疼痛评分和肿胀值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术后1周、2周膝关节屈曲和伸直活动度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对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于术后进行冰敷压迫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肿胀情况,并可促使膝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中医 冰敷压迫法 护理 康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羧化多糖可吸收止血纱(其编号为NWL-K)对兔肝、脾创面的止血效果。方法60只新西兰兔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30只,分别建立肝和脾创面出血模型;两组模型再根据使用止血材料的品种,分成普通纱布组、速即纱组和NWL-K组,每组10只。采用造模出血量和切除肝组织重量评估模型稳定性。脾脏出血模型按压3 min后每隔(30±5)s以及肝脏出血模型按压30 s后每隔(20±5)s分析各组止血时间和止血评分,观察创口与纱布的黏合情况。结果各肝脏、脾模型组造模时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时肝脏组织切除重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模型造模稳定,对之后的止血实验不产生影响。在脾脏创面出血模型止血时间上,NWL-K组[210(180,248)s]、速即纱组[255(233,300)s]分别与普通纱布组[465(383,660)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WL-K组相较于速即纱组止血时间更短(P<0.05)。在肝脏创面出血模型止血时间上,NWL-K组[70(70,95)s]、速即纱组[90(85,110)s]分别与普通纱布组[250(225,290)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脏模型各观察时间点速即纱组、NWL-K组止血评分下降快于普通纱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0 s时NWL-K组和速即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模型50,70,90 s时速即纱组、NWL-K组止血评分下降快于普通纱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110,130 s时普通纱布组与NWL-K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WL-K吸水性和周围组织黏合性均优于普通纱布和速即纱。结论对于肝、脾出血创面,与其他类型纱布比较,应用NWL-K能有效缩短止血时间,减少出血量;NWL-K吸水性强,与创口黏合稳固。

  • 标签: 腹部损伤 止血 壳聚糖 羟乙基壳聚糖
  • 简介:摘 要 附 图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20年1月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术中发生医源性脾损伤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40.8%)发生于胃手术, 15 例(30.6%)发生于结肠手术,14例(28.6%)发生于其他手术中;脾损伤程度Ⅰ级40例、Ⅱ级9例。发现脾损伤后,即在创面局部置生理盐水纱布球湿敷,用大功率高频电凝将脾脏损伤创面组织固化而血止,电热凝固止血时间3~20 min,49例患者均成功止血并保脾。提示,大功率高频电凝湿敷创面止血处理术中意外Ⅰ、Ⅱ级脾损伤简单可靠,无需特殊器械。

  • 标签: 脾破裂,手术中并发症 电凝术 止血, 手术 单极高频电刀 胃肠道手术
  • 简介:摘要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20年1月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术中发生医源性脾损伤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40.8%)发生于胃手术, 15 例(30.6%)发生于结肠手术,14例(28.6%)发生于其他手术中;脾损伤程度Ⅰ级40例、Ⅱ级9例。发现脾损伤后,即在创面局部置生理盐水纱布球湿敷,用大功率高频电凝将脾脏损伤创面组织固化而血止,电热凝固止血时间3~20 min,49例患者均成功止血并保脾。提示,大功率高频电凝湿敷创面止血处理术中意外Ⅰ、Ⅱ级脾损伤简单可靠,无需特殊器械。

  • 标签: 脾破裂,手术中并发症 电凝术 止血, 手术 单极高频电刀 胃肠道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管理单用于骨折护理中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68例骨折患者进行研究,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8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应用健康教育管理单干预。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和骨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管理单用于骨折护理中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骨愈合,值得应用。

  • 标签: 健康教育管理 骨折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钛夹止血及注射止血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8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依据止血方案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给予内镜下钛夹止血,对照组给予内镜下注射止血。回顾性比较两组止血效果及围术期指标。结果观察组即时止血率(100.00%,60/60)高于对照组(90.00%,54/60),观察组72 h再出血率(3.33%,2/60)低于对照组(16.67%,10/60),P<0.05。治疗后,两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相应值高于对照组(t=4.493、4.234,P=0.001、0.001)。观察组输血量、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t=4.092、3.476、2.705,P<0.05)。观察组术后风险程度低于对照组(Z=3.387,P=0.001)。结论相较于内镜下注射止血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下钛夹可即时止血,且72 h再出血率、术后风险程度较低。

  • 标签: 内镜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钛夹 注射止血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