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阴道炎是一种以阴道分泌物增多为典型临床调整的常见妇科疾病,该病与感染、菌群失调、激素水平失衡等因素有关,患者可有阴道分泌物异常,阴道瘙痒或灼热感等临床症状。大量临床治疗结果显示,阴道炎经治疗后极易复发,若患者未得到有效的治疗,可引起泌尿系统感染,子宫内膜炎症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部分学者认为,继发感染与阴道微生态环境失衡有关,应以对症治疗,改善阴道微生态环境为治疗的目的。基于此,本文开展微生态与阴道炎诊治进展,以综述形式呈现。

  • 标签: 微生态 阴道炎 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肠道微生态是人体最主要最复杂的微生态系统,近年来其对人体健康与疾病的影响受到了广泛学者的关注。慢性疾病的发生与 多种因素相关,肠道微生物可通过多种途径和机制参与慢性病的发生与发展。随着技术的飞跃发展,有关肠道微生态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 标签: 肠道微生态 慢病 精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牙源性上颌窦炎及相应区域缺牙种植修复在临床中用牙槽嵴顶入路治疗的效果。方法 用2020年9月-2021年1月在院治疗的62例牙源性上颌窦炎及相应区域缺牙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各31例。参照组用传统柯陆式手术,观察组由牙槽嵴顶入路治疗,比较相关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比参照组相关情况更佳,差异较大(P<0.05)。结论 由牙槽嵴顶入路治疗能较好的改善牙齿问题,保障相关情况,治疗效果更好。

  • 标签: 牙槽嵴顶入路 牙源性上颌窦炎 种植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18F-FDG PET-CT显像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前区域淋巴结诊断及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 6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前 PET-CT及 CT对肺门、纵隔淋巴结的诊断及分期结果,并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64例患者共清扫淋巴结 280组 (828枚 ),其中 34组 (39枚 )病理证实为转移。 PET-CT术前正确诊断阳性淋巴结 25组,阴性淋巴结 237组; CT术前正确诊断阳性淋巴结 9组,阴性淋巴结 243组。两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PET-CT较 CT对 N2分期的正确率与 CT比较虽呈明显增高态势,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PET-CT较 CT对 NSCLC术前区域淋巴结转移诊断和分期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诊断时需要结合临床及其它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淋巴结转移 氟代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与计算机断层成像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 简介:摘要:顾名思义,法非行医指的是在尚未取得职业医生从业资格证书的情况下并以盈利为目的所擅自开展的医疗诊断和治疗服务。众所周知,医生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国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职业。因此,我国极为重视相关医疗职业的管理与监督,不仅对行医人员提出了极为严格的政治思想要求之外,还要求行医人员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职业资格证与专业技能,从而才能够对国民的生命安全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但事实上,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逐渐出现了非法行医的行为。非法行医的出现,即对我国国民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侵犯,同时还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 标签: 市场经济体制 非法行医 存在原因
  • 简介:摘要: 目的:就 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管理后对儿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未纳入免疫规划前 ( 2017 年 1 月 -2018 年 2 月) 我市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情况,将其作为对照组,另择取纳入免疫规划管理后 (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5 月) 的我院市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情况,将其作为观察组。结果: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观察组的全程合格接种率较高,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较低,通过与对照组相关数据的比较,数据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满足了统计学条件( P < 0.05 )。结论: 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管理, 发挥的作用明显,可进一步降低儿童乙肝表面的抗阳性率,促进全程合格接种率的提高。

  • 标签: 乙肝疫苗 免疫规划管理 儿童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