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北京晚报》编辑部编辑同志:您好.看到晚报试刊,激动的心情是一般人所难以理解的。我是一个爱好文学的青年,今年三十岁。记得在一九六三年——我仅仅十三岁时,由于家庭生活比较困难,我父亲所在的西单邮局领导为了照顾我们,每天批给我们200份晚报零售,每月酬金18元。每天下学后卖晚报,一直到晚报停刊为止,四年的时间并不算长,然而我们兄妹五人一直是用这笔钱交学费。

  • 标签: 北京晚报信 白云海北京晚报
  • 简介:北京晚报4月18日头版和13版“目击”专刊.刊发了一组北京市民郊外赏花的摄影照片。头版的大幅照片画面为一位女性双手擎起一个欢乐的儿童,两人在满树的鲜花前欢快的对视着,使人一看就能想到心花怒放这个成语。整个画面充满温暖、亮丽、欢乐,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振奋和感染力。在“目击”专版上的一组照片.则从不同角度,更为细致地展示了北京市民在大好春光里,心情感受踏青赏花的快乐、领略首都绿化的美好成果。数张照片取材细腻生动、画面安排错落有致,给人春风扑面之感。

  • 标签: 北京晚报 图片报道 摄影照片 北京市民 画面 感染力
  • 简介:北京晚报》是北京都市报晚报的领军报纸,《新民晚报》在上海独步晚报市场。研究《北京晚报》和《新民晚报》的社会新闻,对于了解京沪两地的文化内涵,了解两地的办报理念,寻找在两地办报的无竞争空间和借鉴两报的社会新闻报道手段和方法,都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北京晚报》 《新民晚报》 社会新闻
  • 简介:北京晚报北京市信访办12345非紧急求助中心合作,创办了“我们日夜在聆听”栏目,自2003年至今,该栏目凭借“与政府合作办栏”、“创新采编机制”、“以内容与服务并举实现公益价值”等方式,坚持10年帮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办成了民生新闻栏目中的优秀品牌。

  • 标签: 民生栏目 采编机制 品牌栏目
  • 简介:服务,是新闻传播的核心功能。为人民服务的传统,也是新闻业永远的宝贵财富。通过以北京晚报“我们日夜在聆听”栏目报道的案例为例,论述了报纸的服务意识体现于新闻报道的专业性、以及充分运用新媒体拓展其服务功能等观点。

  • 标签: 服务功能 “我们日夜在聆听” 媒体 社会监督
  • 简介:文章通过对《人民日报》、《北京晚报》、《京华时报》网络版在2004-2008年度之间“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和“重阳节”当天报道的内容分析,讨论不同类型的报纸报道涉老新闻的特点与问题,肯定了传媒在此议题报道上的探索与成绩。指出由于缺乏年龄分层的敏感以及社会性别视角,涉老新闻的数量、版面编排、专版议题等方面均显薄弱,报道对象分性别选择不够均衡。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传媒促进老龄化议题、涉老新闻有效传播的策略。

  • 标签: 涉老新闻 性别敏感 年龄分层 主体叙述
  • 简介:吃完晚饭,我要和妈妈出去逛夜市,就对爸爸说:“爸,我们要出去,天太热了,给点钱买冷饮吃。”没想到爸爸递过来一叠报纸说:“这是今天出版的《鸭绿江晚报》,你到夜市去卖了,卖的钱归你。”父命难违,我只好夹着报纸,和妈妈一起来到夜市。夜市里灯光闪亮,摆摊的,买东西的,闲逛的,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我拿出一份晚报,大声喊着:“卖《鸭绿江晚报》喽!”这时,走过来一位老爷爷,他和蔼地说:“小朋友,卖给我一张吧。”我心里很高兴,乐呵呵地递给老爷爷一张,老爷爷给了我4角钱,我有礼貌地说:“走好,

  • 标签: 卖晚报
  • 简介:我家订了两份报纸,一份扬子晚报,一份新民晚报.这些报纸平常只是被我用来做做剪报,其他内容只在没事的时候浏览浏览,从来没想过仔细了解它们的优点与特色.最近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扬子晚报日发行量已突破210万份,成为我国最大的晚报类报纸,新民晚报也达到110万份,它们分别立足于我国经济发达的江苏省和上海市,这使我萌生了对它们作一番比较的想法.

  • 标签: 扬子晚报 新民晚报 对比分析 初二 数学 数据分析
  • 简介:晚年钟情编晚报左克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何乐也,独钟情于为他人作嫁衣裳。自得其乐自“钟山风雨起苍黄”之日起,我便跨进新华日报的夜班编辑部。在那独特的马蹄桌旁,一坐就坐到双鬓作雪。9年前,又转入扬子晚报。岁月易逝,我已年届古稀。在70岁生日那天,新华日...

  • 标签: 扬子晚报 国际版 新华日报 最后消息 老雕虫 新闻标题
  • 简介:1982年《新民晚报》复刊后不久,我有幸成为这家历史悠久的晚报中的一员,在社长赵超构、总编辑束纫秋等一大批老新民报人的教授下学生意。我分工采访文学出版新闻,有机会接触各类作家,尤其是认识了从小景仰的文学大师巴金老人,从巴老身上学到许多做人的道理。

  • 标签: 《新民晚报》 巴金 文学出版 文学大师 赵超构 总编辑
  • 简介:从一个饭局上下来时已是晚上九点多钟。头晕得厉害,又没有出租车,我只好顺着公园边上的环形路,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家走。走到一棵树下,一个影子忽然从树根下站起来。吓了我一跳。

  • 标签: 最后晚报
  • 简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作为精神产品也要进入市场.与此同时.报纸又要更好地担负起党的宣传工具的重任.因此.无论从精神产品的商品属性,还是从精神产品的特殊属性来说.都要求我们办好报纸.多出精品,以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

  • 标签: 精品意识 晚报新闻 市场经济条件 精神产品 商品属性 宣传工具
  • 简介:《十堰晚报》创刊于1995年7月1日,至今已15年。报纸坚持城区为主、民生定位、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发扬担当精神,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时代主旋律;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晚报发展之路。经过15年的不懈努力,十堰晚报由弱变强、由小变大、由薄变厚,由黑白到彩色,从当初的四开4版,到2009年日均超过32版,

  • 标签: 晚报发展 品牌定位 市场化运作 企业化管理 2009年 担当精神
  • 简介:新型晚报的新思维四川日报副总编辑席文举华西都市报总编辑城市报纸崛起的潮流势不可挡1993年,在中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针指引下,国民经济持续、高速、稳定、健康发展,使世界为之注目,同时也带来了传媒的大发展。特别是报业的发展,可以说到了破纪录划时代...

  • 标签: 《华西都市报》 《扬子晚报》 城市报纸 市民 经济报道 《羊城晚报》
  • 简介:本文作者提出:晚报要主动干预生活,正确地开展批评,进行舆论监督。晚报也是党报,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同党保持一致,宣传党的主张和意图,这一点不允许有丝毫的怀疑和动摇。晚报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在干预生活方面应该有相对大的空间和用武之地。晚报主体新闻应当是“软新闻”,知识性、趣味性、社会性之类的内容是不可少的。但仅限于此,还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它应当以“软”为主,“软中有硬”。批评报道,舆论监督,要在群众和领导的结合点上做文章。该文讲的是晚报进行舆论监督的问题,对办好党报,增强党报可读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所以我们把它刊登在这个专栏里。

  • 标签: 批评报道 舆论监督 正面报道 追踪报道 邯郸晚报 连篇累犊
  • 简介:近年来,在晚报的编辑工作实践中,我们经常思考和探讨的一个题目,就是晚报标题的特色是什么?晚报与日报,在内容、编排、风格和读者对象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因而,标题也应随之有所变化。晚报的“点睛之笔”究竟有些什么特色呢?通过学习、比较、实践,偶有所得,录以成篇。短而醒目标题,力求简短,这是日报、晚报的共同要求;但晚报尤其如此。1989年教师节前夕,江苏省教委发布了一则消息,日报、晚报都采用了。南京两家日报的标题分别是:

  • 标签: 省教委 编辑工作 《新民晚报》 《扬子晚报》 扬子晚报 社会新闻
  • 简介:报纸简介:《钱江晚报》是浙江省唯一的省级晚报,1987年创刊,隶属于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是全省发行量最大、广告收入最高的城市主流报纸,其在杭州市的发行量也名列前茅。《钱江晚报》拥有全省最大的出版规模和信息量,2003年再次大规模扩版,日常版面由32版增至48版,各类新闻和专刊副刊版出版量均遥遥领先于全省各报。《钱江晚报》以具有稳定职业、稳定收入和固定住所的城市主流读者为主要读者群,不断发展高端读者和年轻读者,读者构成持续年轻化。

  • 标签: 晚报 钱江 发行量 杭州市 浙江省 媒体
  • 简介: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国报业蓬勃发展,各级各类报纸争芳竞艳,报苑秀色一片。《西安晚报》就是这满园春色中的一枝出墙红杏。《西安晚报》的前身是1953年7月1日创刊的《西安日报》。虽几经更名,但在1994年以前,一直是中共西安市委的机关报。40多年来,在市委直接领导下,报纸发行量由当年日均8000份提高到日均20万份左右,年印数由不足150万张增加到9210多万张,当年的铅印四开小报已被胶印对开大报所代替。1994年,随着《西安日报》复刊,《西安晚报》成为中共西安市委领导下的一张城市晚报,报道方针、内容、版面安排、栏目设置等都做了调整。改版后的《西安晚报》的办报方针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紧跟时代步伐,突出都市特点,面向群众,走入家庭,宣传政策,传递信息,移风移俗,丰富生活,融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服务性于一体,尽量满足社会各阶层读者的需要,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改版后的《西安晚报》的主要特点是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不断追踪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积

  • 标签: 《西安晚报》 《西安日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两个文明建设 栏目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