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但其形成机制尚未明确。医学界从炎症、自噬和内皮细胞损伤等方面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机制更加明确,有利于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效果。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病理 研究进展
  • 简介: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严重危及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引起广泛重视。常用的治疗药物以降低血脂、抗氧化以及抗血小板聚集为主。随着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一些新型药物已陆续上市,如枯草溶菌素转换酶9抑制剂、微粒体转运蛋白抑制剂以及基因治疗药物等。此外,一系列具有血脂调节功能的新型药物目前已处于临床二期或三期的研究当中。本文对目前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 调血脂类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与磁共振(MRI)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两种检查技术特点。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确诊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96例患者,均接受超声与MRI检查,将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超声能准确检测出管腔狭窄的程度与动脉壁内膜(MT)的厚度,并能通过斑块回声辨识斑块的形态特征。MRI在斑块性质检测方面上独具优势,具备高组织分辨率。结论和超声技术相比,MRI更能清晰的呈现出颈动脉的血管腔与血管壁结构,提升硬化板块成分与稳定性判断的精确度。

  • 标签: 颈动脉 粥样硬化斑块 超声 磁共振 诊断分析
  • 简介:摘要在动脉硬化中,动脉粥样硬化较为常见,斑块若是破裂或脱落就会导致血栓形成,诱发脑卒中,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故而尽早对颈动脉斑块予以检测、治疗,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

  • 标签: 颈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价值性。方法在2015年1月—2018年6月期间选取对照组100例健康体检者、观察组100例疑似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中,均进行超声影像检查,随后分析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性以及对比两组DE(增强密度)、IE(增强强度)、PI(峰值强度)、BI(基础强度)。结果观察组DE(17.63±1.52)dB、IE(16.88±1.49)dB、PI(15.97±1.42)dB、BI(10.19±1.52)dB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超声造影在疑似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中敏感度、特异性、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97.65%、93.33%、2.35%、6.67%。结论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加强超声造影检查,能够预示斑块进展情况。

  • 标签: 超声造影 评价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关系,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脑梗死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性收集我科有神经系统受损症状及体征患者,有头颅CT、或MRI、MRA对应责任病灶患者73例,根据头颅CT或MRI结果分为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组,收集相关的临床、实验室、影像学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对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脑梗死组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LDL-C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Logsitic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脑梗死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机制入手,探讨了因阳气虚损所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理论基础,提出温阳法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治法,为中医论治颈动脉粥样硬化阳虚证型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温阳法 阳气虚损 颈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研究洋甘菊提取物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作用。实验通过高脂饲料建立大鼠AS模型来探究洋甘菊提取物对AS小鼠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对洋甘菊中黄酮、萜类等化合物进行提取,从洋甘菊的乙醇提取物(95%)中分离得到2个黄酮类化合物,其结构被确定为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Ⅰ)和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Ⅱ)1,测定此类化合物对甘油三酯以及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洋甘菊提取物有降低血脂含量的作用,表明洋甘菊提取物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 标签: 洋甘菊 动脉粥样硬化 防治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6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3.33%,对照组总满意率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冠心病优质护理干预,能明显缓解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应用。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心脏病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临床效果。方法以入本院治疗的204例AS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均是102例。A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B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A组的血脂水平均优于B组(P<0.05)。A组的IMT(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纵切面最大厚度、横切面最大面积与斑块面积均低于B组(P<0.05)。结论为AS患者行瑞舒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更佳,可改善其血脂水平和病变情况,可积极推广。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动脉粥样硬化 血脂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236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对照组(60例,冠脉正常)、单支组(62例)、双支组(63例)、多支组(51例),比较四组患者的CRP水平。结果多支组患者的CRP水平(6.78±0.92)mg/L明显高于对照组(1.12±0.23)mg/L、单支组(2.34±0.45)mg/L、双支组(4.56±0.23)mg/L,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CRP水平,可有效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两者呈现正相关,为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CRP 表达水平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颈动脉超声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选取5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以及同期选取40例自主来院体检健康者进行对比分析,全部人群均予以颈动脉超声检测,对比两组检查效果。结果实验组PI(0.30±0.01)等指数均较对照组低;实验组达峰指标(0.30±0.08)s以及增强密度指标(3.50±0.30)db/cm2均对照组优,患者肩部出现增强斑块的比率显著高于尾部、基底部(P<0.05)。结论将颈动脉超声应用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性斑块患者中,能够早期评定其新生血管血流以及微灌注状况,诊断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颈动脉超声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易损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巨噬细胞(Macrophages)根据其表型不同,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发挥抗炎和促炎等双重功能。在急性和慢性肾脏疾病中,不同表型的巨噬细胞对肾功能损伤和修复也产生多种影响。

  • 标签: 巨噬细胞 极化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肾脏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超声检测技术,对患有心脑血管以及高血压类疾病的患者进行检查,对其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加以判断,对硬化程度与疾病之间的联系进行探求。方法选择136例患有心脑血管以及高血压疾病并发症的患者,对其颈动脉进行超声检测,将其与38例健康的实验对象以及32例换由于其他类型疾病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颈动脉检测信息。结果心脑血管并发症患者的板块指数与颈动脉内中膜的厚度与另外两组实验对照人员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其并发症的阻力指数与搏动指数均比较高。结论通过对患者的颈动脉位置硬化程度进行测定可以对其是否患有心脑血管以及高血压疾病进行预判。

  • 标签: 高血压 心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脑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血脂异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来我院38例老年血脂异常体检者与38例颈动脉粥样硬化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并选取36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研究对象的血脂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及IMT等,分析血脂异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的TC、TG、LDL-C等血脂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的HDL-C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血脂异常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26.32%)明显高于对照组(8.33%),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血脂异常组的左侧(1.21±0.11)mm、右侧IMT(1.23±0.12)mm明显高于对照组(0.73±0.24)、(0.74±0.25)mm,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血脂异常组与对照组患者颈总动脉的左右两侧IMT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血脂异常是形成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且血脂异常能够加重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严重程度。

  • 标签: 老年血脂异常 颈动脉粥样硬化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IMT和PV水平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16%,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IMT和PV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MT和PV水平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阿托伐他汀钙片 冠心病 高血压 颈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与生活节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与日俱增,糖尿病血管病变作为2型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现在已经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要死亡原因。动脉粥样硬化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共同病理特征,诸多因素可以影响其发生发展,本文就高血糖状态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糖尿病 高血糖状态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代谢异常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糖管理及护理。方法以2017年10月—2018年7月我院80例糖代谢异常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4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血糖管理。对比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评价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干预后FPG(4.37±0.52)mmol/L、2hPG(7.69±0.31)mmol/L,两项指标均显著低于本组干预前及对照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糖代谢异常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糖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对预防糖尿病、促进健康行为养成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糖代谢异常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血糖管理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