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中国版纳小型猪近交系动脉靶抗原α-Gal的分布和半定量分析,为研究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和生物材料提供资料。方法通过亲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图象分析对10头版纳小型猪的四级动脉进行α-Gal的分布和半定量研究。结果(1)各级血管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阳性表达明显,弹性纤维、胶原纤维和平滑肌细胞未见表达,外膜有微弱表达;(2)图象分析显示,管径越细,其内皮细胞的表达越高(P<0.01),各级动脉内皮细胞阳性表达的面积密度比的组间差异显著(P<0.01),t检验发现每两组间的动脉内皮细胞阳性表达面积密度比相差显著(P<0.01)。结论(1)版纳小型猪动脉内皮细胞均有异抗原α-Gal分面,但是分布不均匀;(2)微血管血栓是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中的重要环节,小型猪的器官移植,彻底解决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关键是防治微血管栓塞。

  • 标签: 中国版 纳小型猪 近交系 动脉异种移植 靶抗原
  • 简介:器官移植中的耐受诱导,倍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动物实验显示,移植前给血可以提高肾移植的成活率;胰脾联合移植能延长移植胰的成活时间,骨髓移植诱导的造血嵌合体可以阻断移植后所引起的急慢性排斥反应,T淋巴细胞疫苗可延长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抗CD4单体克隆抗体使小鼠接受胰岛移植而不需要其他免疫抑制剂。

  • 标签: 异种移植 耐受诱导 排斥反应
  • 简介:目的为了寻求一新的小口径血管代用品,建立异移植的动物实验模型,以观察移植物的安全性、可靠性、通畅性及组织学改变。方法共采用17只杂种雌性犬,实验组10只,植入经环氧化物处理的猪血管移植物;对照组7只,植入人造血管。手术方法为右侧股动静脉瘘。术后通过超声和血管造影方法来观察移植血管的通畅性,并在术后3月将移植物取出,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移植前后移植物的组织学改变。结果术后第一周、二周行Doppler超声检查结果,两组动静脉瘘均通畅,2周内血管通畅率为100%。术后3个月动脉造影检查后,生物血管组(PG)通畅5只,通畅率62.5%,e-PTFE组通畅4只,通畅率66.7%。两组数据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3月对移植物取材,进行光镜及扫描电镜病理学检查,通畅的生物血管吻合口无狭窄,吻合部位有新的内膜覆盖,周围组织无钙化,有新生的内皮细胞覆盖。结论经环氧化物处理的猪的血管移植物(PG)生物血管作为移植物,生物相容性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 标签: 异种移植 生物血管材料 小口径 病理学
  • 简介:摘要移植的发展有望缓解供体器官短缺的状况。目前,基因编辑猪被认为是临床移植的理想供体器官来源。在相关技术的推动下,移植临床前研究取得了实质性成果,这为开启早期临床试验创造了良好条件。特别是近两年,国外该领域的临床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文简要概述了国内外移植的临床应用进展,从供体猪基因编辑、受试者全程管理原则、伦理和社会心理学三方面讨论移植临床试验的关键问题。相信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背景下,未来移植将逐步转入临床应用,更好地造福人类。

  • 标签: 移植,异种 临床试验 基因编辑 免疫抑制治疗 受试者
  • 简介:器官移植作为器官损害患者最终的治疗方式,成功挽救了无数心、肝、肾器官功能损害患者的生命,同种异体肾移植术也日趋成熟,然而肾源的缺乏成为肾病终末期患者治疗的一大阻碍。为了解决组织与器官的短缺问题,器官移植逐渐成为研究与治疗的新方向,其中移植之间的排斥反应与免疫机制是阻碍其发展的关键。本文主要从移植(xeno—renaltransplantation,XRT)的排斥反应、免疫机制及目前正在研究的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

  • 标签: 异种肾移植 排斥反应 免疫机制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03-13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3期
  • 机构:将幼年食蟹猴的精巢移植到老鼠身上,移植精巢实现提早成熟,再利用移植精巢组织内生成的精子,成功获得健康的食蟹猴后代。这是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灵长类研究平台新近取得的一项创新性成果。相关研究论文在线发表在《细胞研究》杂志上。专家认为,该研究首次在灵长类水平证明了异种精巢移植产生的精子可用来获得健康后代,对青春期前的男性肿瘤患者生殖力保存有一定指导意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很早以前,人们就认识到,人体健康或生命之所以不能维持,往往不是机体所有器官受到损害,而是由于部分组织或个别生命重要器官丧失功能所致,因而产生了更换受损组织或器官的设想。为了实现用新的器官替换功能低下器官的愿望,19世纪的欧洲即已开始尝试器官移植的相关实验研究。然而,人源供体器官异常短缺,许多患者在等待器官的过程中死亡,这使人们将目光转向了移植

  • 标签: 异种移植 小型猪 器官移植 应用 人体健康 替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公众对器官移植的态度及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12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期间在线接收移植问卷调查的年龄≥18岁的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移植调查问卷共46个单选题,包括受访者人物特征和量表两大部分。问卷发布在问卷星平台(https://www.wjx.cn)上,随机选取成人受访者,在线匿名填写。数据处理包括描述性分析、信度和效度检验、差异分析、相关分析等。结果2021年12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期间共获得有效问卷4 414份,有效率100%。信度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12,提示量表信度良好。根据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量表划分成5个维度,即器官来源、决定、社会心理改变、感染风险和其他风险。如果猪器官能够被证实可行,且风险和预后与人体器官基本相同,65.4%受访者明确支持移植。受访者中,31~50岁、男性、出生/常住西部地区、受教育程度较高、非医疗机构从业人员、本人/家人/朋友已经做了或者正在等待器官移植、本人/伴侣支持器官捐献、未来可能有器官移植需求、曾与家人/朋友讨论过器官捐献或者器官移植话题、曾无偿献血、有志愿服务史、无神论者或信奉佛教/基督教者、听说过移植的受访者更倾向于支持移植。相关性分析提示,5个维度之间均两两相关。结论不同人群对移植态度有差别,但总体态度友好。受访者对器官移植相关风险特别是受者术后社会心理改变比较关切,相关研究需要加强。对待不同人群,应进行相应的分层教育。移植相关研究特别是临床研究的拓展、加大宣传力度、医务人员相关知识培训等措施有望提高这一新技术的支持率。

  • 标签: 异种移植 问卷调查研究 态度
  • 简介:摘要:器官移植带来了诸多医学技术难题,随着科技发展,困难将迎刃而解,但深受传统思想和宗教信仰等影响的人们能否接受这一延续生命的方式呢?器官移植进程中,人们对器官的移植认同仍是主要问题。本文以问卷调查和网上投票等方式调查人们对于器官移植的认同感,希望通过积极措施提高认同感,促进器官移植未来的发展。

  • 标签: 异种器官 移植 认同感
  • 简介:摘要感染性腹主动脉瘤(IAAA)是一伴随微生物感染腹主动脉所导致的特殊类型的动脉瘤。IAAA有起病急,进展快,破裂风险高,死亡率高及预后较差等特点,是目前血管外科最具挑战的疾病之一。目前对于IAAA的治疗以抗感染为基础,同时应用外科手段进行干预。本文报道1例采用牛心包补片改制的心包管对IAAA进行原位重建的病例,并对国内外治疗IAAA的经验与进展进行综述报道。

  • 标签: 感染性腹主动脉瘤 抗感染 血管重建 移植物 治疗
  • 简介:近日,由国家卫生部和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移植协会、中南大学共同主办的“全球移植临床研究规范国际研讨会”在长沙召开。会上,来自全球24个国家的44名移植研究领域的专家,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主持下,正一起讨论制定一份各成员国开展移植临床研究应遵循的标准。这是WHO首次在中国制定医学临床研究的国际标准。

  • 标签: 异种移植 国际标准 长沙市 世界卫生组织 临床研究 国家卫生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利用胰腺癌PDX模型,评估临床化疗药物治疗效果,筛选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将新鲜的胰腺癌手术标本移植裸鼠皮下,建立PDX模型并稳定传代;利用STR基因分型检测PDX模型肿瘤组织的溯源性;选择临床使用的奥沙利铂、吉西他滨和伊立替康三化疗药物进行治疗,并测量肿瘤体积;利用TGD值数学模型方法,辅以血浆CA19-9检测评估三化疗药物的治疗效果。结果PDX模型肿瘤组织样本的溯源性为99.99%,与原发瘤保持一致;与对照组相比,伊立替康组和吉西他滨组均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P=0.001),且吉西他滨抑瘤效果更为明显;伊立替康的药物毒性作用最小,吉西他滨次之。结论成功建立胰腺癌PDX模型并稳定传代,通过TGD值数学模型法筛选,发现吉西他滨抑制肿瘤生长效果最为显著,推荐其作为该胰腺癌个体化治疗首选药物。

  • 标签: 胰腺癌 PDX模型 个体化治疗 药物筛选 TGD值数学模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肝恶性肿瘤人源性移植(PDX)模型,分析影响PDX模型成瘤率的相关因素,并比较原代肿瘤和PDX模型的生物学特点。方法通过手术收集新鲜肝恶性肿瘤组织样本(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接种于BALB/c-nu小鼠皮下,分析患者临床病理信息与PDX模型成瘤率的相关性,并比较PDX模型和原代肿瘤的病理学形态和特异性蛋白的表达。结果从63例肝恶性肿瘤样本中成功构建出33例PDX模型,整体成瘤率达到52.4%(33/63),其中原发性肝癌成瘤率为46.3%(25/54),肝转移癌成瘤率为88.9%(8/9)。影响成瘤率的主要因素是患者肿瘤的病理类型、远处转移和TNM分期(均P<0.05)。PDX模型和原代肿瘤的病理学形态和组织特异性蛋白的表达相似。结论成功构建了肝恶性肿瘤PDX模型,且成瘤率较高,并能保持原代肿瘤的生物学特性。

  • 标签: 肝肿瘤 人源性异种移植 成瘤率
  • 简介:摘要细胞源性移植(CDX)与原发肿瘤比较失去了肿瘤的异质性。虽然这种移植模型容易构建,但由于这种肿瘤模型不能充分代表每个癌症患者的独特特征,因此具有一些局限性。通过将患者新鲜的肿瘤组织植入免疫缺陷小鼠,从而构建人源性肿瘤组织移植(PDX)模型,保留了原发肿瘤的分子学、基因学和病理生理学特征,为肿瘤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更好的临床前模型。PDX模型在药物筛选、生物标志物开发和肿瘤精准治疗中已显示出作为临床前模型的优势。本综述介绍目前构建PDX模型的方法及PDX的最新应用,并对该模型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讨论。

  • 标签: 人源性肿瘤组织异种移植 细胞源性异种移植 免疫缺陷小鼠 转化医学 精准医疗
  • 简介:目的构建结直肠癌患者来源的移植(PDX)模型,探讨中药"消癥方"对结直肠癌PDX模型的抑瘤作用。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5例结直肠癌组织标本构建PDX模型,传代培养。选择1例患者来源的肿瘤构建P3代模型,将10只P3代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消癥方组,每组5只。对照组小鼠给予饮用水,消癥方组给予中药汤剂,均自由饮用,持续24天。观察两组小鼠的生存状态,测量体质量、瘤体积和瘤质量,计算抑瘤率。结果5例结直肠癌组织标本,P1代建模成功4例,P2代建模成功3例。PDX模型基本保留了患者来源肿瘤的组织学特征。10只P3代荷瘤鼠在给药过程中未出现死亡,摄食量正常,饮水(药)量正常,无明显不良反应。实验结束时,消癥方组小鼠肿瘤体积均值略小于对照组,瘤质量略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癥方组的抑瘤率为-4.8%。结论结直肠癌PDX模型建模及给药技术基本成熟,但中药消癥方在实验中未显示抑瘤作用。

  • 标签: 结直肠癌 患者来源肿瘤异种移植(PDX) 消癥方
  • 简介:肿瘤组织移植(PDX)模型在遗传学、病理学和生物学特性等方面与患者的原发肿瘤具有较好的相似性,药物临床反应一致性高,在肿瘤个体化治疗领域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利用PDX模型开展肿瘤靶向药物筛选可有效指导临床用药。本文针对用于化疗药物筛选的PDX模型评价策略进行综述,总结了建模标准和质量控制要求,提出组织形态学、测序分析、特异性标志物和STR检测四模型溯源性评价方法,综合衡量药物毒性作用、肿瘤体积变化趋势和TGD数学模型结果进行疗效评价,为PDX模型指导肿瘤个体化治疗提供良好的应用策略。

  • 标签: 异种移植模型 溯源性 毒性 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