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01年至2004年将自行制作静脉剥脱应用于58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行64条下肢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抽出术,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 标签: 自制 静脉剥脱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剥脱性皮炎患者的护理支月华,郑雪华皮肤护理这是对患者实施治疗和护理的最关键一环,可预防皮肤感染,防止发生败血症。患者须住单间病房,严格室内消毒和病人用具消毒,严防交叉感染。室内要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每天用2%来苏尔水擦洗地面两次。皮肤皱折部位,如颈、腋...

  • 标签: 剥脱性皮炎 口腔粘膜 紫外线照射消毒 利凡诺尔 交叉感染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的护理要点及护理经验。

  • 标签:
  • 简介:患者男,72岁,直肠癌术后两年左耻骨、盆腔转移于2004年4月23日入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入院后行左耻骨转移病灶放疗一疗程,化疗骨髓抑制轻,胃肠反应Ⅱ度.5月14日出现腹泻,无发热,自服左氧氟沙星片4片(400mg),第2天全身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瘙痒,双下肢为重并水肿,巩膜充血,考虑口服左旋氧氟沙星过敏,立即停服该药,静滴地塞米松及葡萄糖酸钙,肌注盐酸异丙嗪25mg,同时口服强的松30mg,1次/d.

  • 标签: 左旋氧氟沙星 致剥脱性皮炎 肌注盐酸异丙嗪 全身瘙痒 药物过敏史 化疗骨髓抑制
  • 简介:病例1男性,52a,干部,未婚.因自语、疑人迫害、行为怪异、生活不能自理、社会功能减退、慢性迁延30余年,于1998年11月29首次住我院.曾服用氯丙嗪治疗,无药物过敏史.精神检查:意识清,无自知能力,有言语性幻听、被害妄想,思维联想松弛,情感不协调.诊断:精神分裂症.治疗:氯丙嗪200mg·d-1·Bid,治疗第3w时,患者双上肢前臂及后颈部、肩部发痒,可见密集分布针头大小红色丘疹,次日局部皮肤潮红、肿胀,立即停用氯丙嗪,给予扑尔敏、强的松、维生素C静脉滴注,2w后肿胀消退,出现糠状脱屑,手部皮肤呈片状脱落,1mo后皮肤损伤好转,未留疤痕.

  • 标签: 氯丙嗪 精神分裂症 剥脱性皮炎
  • 简介:摘要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thromboembolicpulmonaryhypertension,CTEPH)是由于肺动脉内反复栓塞和血栓形成而造成的肺动脉高压。可由急性肺动脉栓塞演变而来,也可因下肢静脉血栓等反复栓塞肺动脉所致。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呈渐进性,最终造成右心衰竭和呼吸衰竭而死亡。在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切开取栓、肺动脉内膜剥脱术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手段,其护理与一般的心脏直视手术护理有相似之处,但其术后呼吸监护有其特殊性,同时持续肺动脉高压及术后再灌注性肺损伤是患者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术后积极抗凝预防再次栓塞也是术后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手术 护理
  • 简介:1例87岁老年女性患者因高血压自行服用硝苯地平10mg,3次/d。第2天,患者颈、躯干、腹背出现潮红伴瘙瘁,四肢肿胀及体温升高。入院查体:T38℃,R98次/min;局部皮肤出现脱屑,占体表面积1/4。实验室检查:WBC17.5×10^9/L,中性粒细胞数14.8×10^9/L。诊断为药物性剥脱性皮炎。给予左西替利嗪、葡萄糖酸钙、西米替丁、地塞米松治疗。8d后患者T36.8℃,R20次/min,WBC9.7×10^9/L,中性粒细胞数8.25×10^9/L,皮肤潮红、瘙痒减轻,肢体胀肿消退而出院。

  • 标签: 硝苯地平 剥脱性皮炎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7年6月在我院手术室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一感染及并发症发生,总结护理配合要点。结论术前物品准备充分,术中维持有效的静脉通路,严密监测心电图和脑电图的波动,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避免血压波动,熟悉手术步骤,严格无菌操作,与手术医生配合积极主动默契,尽可能缩短颈动脉阻断时间,是保证手术顺利取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食管黏膜剥脱症是临床诊治中相对少见的一类食管良性疾病,目前临床上就食管黏膜剥脱症的诊断及治疗情况尚不明确。本文拟从食管黏膜剥脱症的临床表现、内镜及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做系统性归纳总结,加深对于食管黏膜剥脱症诊断及治疗的认识。

  • 标签: 食管 黏膜剥脱症 胃镜 诊断 治疗
  • 简介:一、病例摘要例1,3岁,因外伤伴阴道出血9h于1998年5月21日急诊入院.9h前,患儿不慎从10米高处跌下,一直径约5cm的竹筒刚好从会阴刺入阴道,致使疼痛、出血不止.入院查体:血压60/30mmHg,脉搏110次/分,呼吸25次/分,贫血貌,心肺未发现异常,腹部柔软,肝脾未及,肠鸣音4~7次/min,臀部挫伤,右侧臀部外侧皮下气肿,有捻发感,肛门正常,双下肢可活动,神经系统检查未引出病理征.

  • 标签: 剥脱伤 阴道壁 手术治疗 神经系统检查 球海绵体肌 病例摘要
  • 简介:摘要目的剥脱性唇炎是临床常见疾病,反复发作,难以根治。方法笔者对该病现有的文献报道进行总结,以提高和加深对本病的认识。结果该病已有的中西医临床报道较多,治疗方法众多。结论若能控制该病致病因素的发生,会缩短病程,降低发病率、复发率,增强远期疗效,这将是预防及治疗

  • 标签: 剥脱性唇炎 临床研究进展 综述
  • 简介:摘要皮肤是人体重要的屏障,角质层是维系皮肤屏障功能的主要结构,能防止水分流失,当皮肤屏障被破坏时经皮水分丢失明显增加。化学剥脱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皮肤美容技术,研究表明,化学剥脱对皮肤屏障是一个先损伤后修复的过程。它可剥脱角质层,同时刺激表皮组织和真皮纤维组织增生。临床工作中常根据治疗需求选择不同种类、浓度的化学剥脱剂,了解化学剥脱剂对皮肤屏障的影响有利于制定治疗方案。

  • 标签: 皮肤 屏障功能 化学剥脱 α-羟基酸 乙醇酸 水杨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剥脱性骨软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结论剥脱性骨软骨炎的治疗现已趋向于较为保守。儿童除非骨软骨炎病灶已剥脱,否则不需要施行手术,几乎每一儿童如此处理后均能完全愈合。对成人剥脱性骨软骨炎的治疗也已趋向于较保守,但手术适应于症状明确者。如股骨受累区不是主要负重面,对未剥脱的骨软骨炎灶在将灶缘软骨切开后,予以取除。如病灶已成为游离体,只需简单地将其取除,对脱落处陈旧的凹陷边缘不需要搔刮。

  • 标签: 剥脱性骨软骨炎 保守和手术 治疗
  • 简介:1例37岁女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因肺部感染静脉泵入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3.0g,1次/d,第21天改为口服莫西沙星400mg,1次/d。口服用药第3天患者出现皮肤瘙痒,第7天颜面和全身体表出现大量红色丘疹,瘙痒伴红肿,疑为药疹。停用莫西沙星,给予葡萄糖酸钙、地塞米松、氯雷他定等抗过敏药物。2d后患者面部和躯体弥漫性分布暗红色斑片,表皮呈鳞片状,全身红肿,睁眼困难,双下肢水肿。8d后患者面部和躯体表皮呈鳞片状脱落,瘙痒症状逐渐消退。

  • 标签: 皮炎 剥脱性 莫西沙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切口静脉点状剥脱在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中的应用效果,以供参考研究。方法特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2013年1月~2016年1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5例)以及观察组(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高位结扎加分段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小切口静脉点状剥脱手术进行治疗,探究2种治疗方法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小切口静脉点状剥脱手术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具有较高应用效果,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小切口静脉点状剥脱 大隐静脉曲张 高位结扎分段切除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中应用小静脉点状剥脱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110例。使用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均需使用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在手术中应用小静脉点状剥脱处理。比较两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率的比较观察组治疗显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安全性和疼痛情况对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中,使用小静脉点状剥脱的方法可取得明显更佳的临床疗效。同时治疗安全性也更高,可进行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小静脉点状剥脱 大隐静脉曲张 高位结扎剥脱术 临床效果
  • 简介:别嘌醇(allopurinol)是治疗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常用药物.本院1例痛风患者因超剂量服用该药后引起严重的剥脱性皮炎,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治疗 别嘌醇 超剂量 剥脱性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