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大唐西域记》(以下简称《西域记》)是一部古代重要文献,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由季羡林注、范祥雍校的《大唐西域记校注》(以下简称《校注》)以其材料丰富、论证严谨、注释精审而著称学界,是《西域记》较好的校注本。然而由于条件所限,《校注》仍存在不少漏校、误校等问题。文章利用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藏思溪藏本《西域记》这一新材料,同时参考高丽新藏本等几种古本《西域记》,结合可洪《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慧琳《一切经音义》等佛经音义书材料,试对《校注》存在的疏误的地方进行补。

  • 标签: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校注》 《可洪音义》 订补
  • 简介:《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是美国著名汉学家薛爱华研究唐代南方的著作。该书体例清晰,内容丰富,涉及广泛,对于唐代南方的研究影响深远。然该书亦偶有疏漏。现就书中论及的“红豆”“竹马”“红盐”等问题,加以考证、补充,以求证于方家。

  • 标签: 《朱雀》 薛爱华 红豆 竹马 红盐
  • 简介:《咸淳毗陵志》是现存宋代二十多种府志之一,在研究宋代常州地方史上具有重要史学价值,但其中存在诸多不实之处,严重影响了其可信度和史料价值。目前虽然已有两部点校本《咸淳毗陵志》出版,但是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史》的文献记载,《咸淳毗陵志》人物传仍存在六条失校之处。

  • 标签: 《咸淳毗陵志》 人物传订误
  • 简介:《全元诗》出版后,在学术界产生一定的影响,功不可没,但任何大型著作疏误难免存在。本文就温州地方文献中发现的《全元诗》编者所失收之作品及疏误之处,进行了辑佚和误。为《全元诗》的完善及温州地方史的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全元诗》 温州 订补
  • 简介:戴天章重视瘟疫病早期阶段的辨证,发挥吴有性《瘟疫论》,著《广瘟疫论》。晚清儒医陆懋修认为吴有性《瘟疫论》实为论温疫,戴天章《广瘟疫论》实为论温热,故对戴氏著作重加考订,悉改疫为温,削辛温类方药,增减字句,润色行文。虽然陆氏在整理他人著作时,依己观点径改原文字句并附加己意的行为值得商榷,但陆氏的重使得《广温热论》得以流传,影响后学。后世医家何廉臣评价其"论温热症甚精"。

  • 标签: 温病 瘟疫 明清 陆九芝 儒医 文献整理
  • 简介:本文主要考察中古入声字在近代徐孝《重司马温公等韵图经》中的演变情况,为“入派四声”提供较为准确可靠的说明,以及这些字的声调与现代汉语普通话之间的关系。

  • 标签: 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 入声 现代汉语
  • 简介:明代程敏政所作《夜渡两关记》是传世名文,被多种教材和选本收录。但程敏政所过两关中的昭关,并非伍子胥所过的"昭关",而是和州北五十里的夹山关。地方志和路程图记等文献可以揭示其中错讹,还原文本真相。

  • 标签: 程敏政 《夜渡两关记》 昭关 夹山关 地方志 路程图记
  • 简介:今人柯愈春先生所著《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从清代诗歌(包括散文)文献学的角度来说,代表了迄今为止该领域学术研究的最高成就.因此,以该书作为基准,对其中难免存在的若干舛误与疏漏进行订正与补充,从而使之尽可能地更趋完善,也就成了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同时,这些遗留下来的问题,其难度相对来说也是最大的.现在即根据平曰读书所得,对其中严正矩、李森先、马之瑛、吴坰、周文在、钱馥、张骏、吴昌绶八位作家的有关问题予以补,供作者及其他相关读者参考.

  • 标签: 清诗《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清人别集总目》 严正矩
  • 简介:辩“萍乡得名”于“楚昭王渡江得萍实”,所据古文献为《孔子家语》,《孔子家语》真伪辩本属中国学术史上著名公案,多以《孔子家语》属伪书定谳,终为当代出土古文献证实是真书,但仍缺乏足够文献证据。萍乡三田商周古城近年出土晚商周初至春秋晚期的相当数量考古文物,弥补了古文献证据的不足,“楚昭王渡江得萍实”之典获新证。

  • 标签: 萍乡得名 《孔子家语》文献基础 萍乡商周古城考古 支持
  • 简介:今人柯愈春先生所著《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从清代诗歌(包括散文)文献学的角度来说,代表了迄今为止该领域学术研究的最高成就。因此,以该书为基准,对其中难免存在的若干舛误与疏漏进行订正与补充,从而使之尽可能地更趋完善,也就成了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同时,这些遗留下来的问题,其难度相对来说也是最大的。现在即根据平日读书所得,对其中金德开、曹敷、张嵩、刘友光、郑赓唐、张克家、吴省兰、陈希濂八位作家的有关问题予以补,供作者及其他相关读者参考。

  • 标签: 清诗 作家 考证 《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 《清人别集总目》 金德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