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肿瘤的多药耐药(MDR)是导致癌症复发和转移的重要因素。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BC转运蛋白)在人体广泛存在,并且ABC转运蛋白的过度表达是导致肿瘤细胞产生MDR的主要原因之一。利用分子影像技术对MDR肿瘤进行早期监测,有利于临床医师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并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肿瘤患者的预后。笔者就分子影像技术在监测MDR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 标签: 抗药性,多药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ATP结合盒转运体 分子影像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超声造影的影像学特点及其意义。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临汾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女性乳腺癌患者80例,依据免疫组化分为Luminal型、Her-2过表达型、TN型三种分子分型。所有患者均给予超声造影检查,分析三种分子分型乳腺癌的超声造影特点。结果80例患者分子分型以Luminal较多,占42.50%(34/80)。Luminal型、TN型、Her-2过表达型患者的超声造影在增强是否均匀、增强方向、增强强度、边缘增强特点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61、6.348、61.980、61.233,P=0.008、0.042、0.001、0.001)。结论Luminal型、TN型、Her-2过表达型的乳腺癌超声造影呈向心方向由低至高增强,可为临床分子分型的诊断提供影像学线索。

  • 标签: 乳腺癌 超声造影 免疫组化 分子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作用,如何提高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以我院医疗机构以及医疗设备为基准,从个人临床实践经验处罚,从医疗体制改革下医学影像技术与医学影像诊断的应用入手,分析医学影像技术与医学影像诊断之间的关系。结果:医学影像技术是医学影像诊断的技术支持,两组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医学影像诊断的需求推动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技术是医学影像诊断改革的推动力,两者是相互辩证统一的整体。结论:医学影像的诊断需要强化医学影像技术的额支持,通过临床诊断需求以医学影像诊断技术为主,提高医学影像诊断正确率以及诊断水平,提高医院诊断水平以及医疗服务质量。

  • 标签: 医学影像技术 医学影像诊断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增强现实(AR)联合吲哚氰绿(ICG)分子荧光影像技术导航3D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19年4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行AR联合ICG分子荧光影像导航3D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的1例肝癌患者。患者男,56岁,诊断原发性肝癌,中国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分期为Ⅰb期。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规定。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术前评估和虚拟肝切除,"五孔法"行3D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采用AR技术将三维模型与3D腹腔镜手术图像进行实时融合,联合ICG分子荧光影像技术进行手术实时导航肝切除。观察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术前三维可视化评估示肿瘤主要位于Ⅶ、Ⅷ段,压迫肝右静脉,且肝动脉存在变异,肝右动脉起源自肠系膜上动脉。虚拟仿真右半肝切除示切除肝体积796.6 ml,剩余肝体积529.0 ml,剩余肝体积占全肝体积40%。术中采用AR技术和ICG分子荧光影像技术,观察肝脏表面未发现转移病灶,沿荧光分界线标记出肝切除平面,与缺血线相一致。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60 min,术中出血量250 ml。术后病理学检查示肝细胞癌。术后未发生出血、胆漏、肝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7 d。结论AR联合ICG分子荧光影像技术实时导航3D腹腔镜右半肝切除安全、可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增强现实 吲哚花青绿 荧光 成像,三维 腹腔镜 肝切除术
  • 简介:摘要: 医学影像的出现,让医务工作人员拥有了更多的病患诊断手段,极大推进了现代医学的发展进程。医学影像通常采用 X射线设备作为照射手段,但是,这种设备所形成的影像,其最终效果很差,病情的具体信息无法有效获取,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后期处理,以满足不同组织部位的诊断需求。本文将会以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的处理方法及所应用到的各类技术为切入点,针对其对 X射线影像优化中所产生的效能,做出一定的分析与探讨,希望可以对相关从业人员起到借鉴意义。

  • 标签: 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 X射线影像优化 影像后处理手段
  • 简介:摘要:医学影像的出现,让医务工作人员拥有了更多的病患诊断手段,极大推进了现代医学的发展进程。医学影像通常采用X射线设备作为照射手段,但是,这种设备所形成的影像,其最终效果很差,病情的具体信息无法有效获取,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后期处理,以满足不同组织部位的诊断需求。本文将会以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的处理方法及所应用到的各类技术为切入点,针对其对X射线影像优化中所产生的效能,做出一定的分析与探讨,希望可以对相关从业人员起到借鉴意义。

  • 标签: 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 X射线影像优化 影像后处理手段
  • 简介:【 摘要 】 医学影像技术可为医学影像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医学影像技术与医学影像诊断具有专业独立性和互补性。医学影像技术包括介入、超声技术、 PET 技术、 ECT 技术、 MRI 技术、 CT 技术、 DSA 技术、 X 线等。两者均是影像医疗改革的重要环节,所以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为医疗体系的发展提供帮助,医学影像技术是医学影像诊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医学影像诊断的需要推动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提高医学影像诊断可提高疾病的诊断率,提高医学诊断水平,进而提高治疗效果绩医疗服务质量。

  • 标签: 医学 影像技术 影像诊断 关系
  • 简介:  【摘要】医学影像是涵盖 X线、 CT、超声、核磁共振以及介入等多个不同门类的一门新兴医学技术。由于影像检查的成像原理以及手段各不相同,检查范围的不同,突出了各自检查的技术。目前,影像诊断对影像技术有着越来越高的依赖性,已从之前单一的形态变化进行诊断发展为集形态、功能、代谢改变为一体的综合性诊断体系。基于此,本文简单分析了医学影像技术与医学影像诊断的关系。

  • 标签:   医学影像技术 影像诊断 关系
  • 简介:摘 要 : 医学影像物理和技术重点解决人体成像、图像处理与图像分析以及医学图像在在临床应用或科研中的物理问题、算法和软硬件设计操作等,是医学物理学的重要分支。医学影像是人体信息的载体,可用于教学和科研、治疗和疾病诊断。治疗中的医学影像可以用于制定治疗计划、在治疗过程实施影像监督,以及通过对治疗监督是采集的数据的图像重建实现对治疗计划的验证。当前医学影像的世界前沿是功能成像,主要内容是对人的生理功能和心理功能成像。这些成像方法和技术的发展以及在医疗界中的广泛使用,必将引起医学领域研究和新的治疗方案的革命。

  • 标签: 医学影像 影响物理 成像技术
  • 作者: 聂延芬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0-12-30
  • 出处:《建筑实践》2020年10期
  • 机构:东明县第三人民医院
  • 简介:【摘 要】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探究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实际应用。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医疗机构进行分类探究,探究医学影像技术与医学影像诊断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医学影像诊断技术在诊断治疗中的有效应用。结果:医学影像诊断技术在临床影像诊断中有着一定的应用意义,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通过相互融合、互相渗透可以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服务水平。结论:医学影像技术与医学影像诊断互为整体,医学影像诊断离不开医学影像技术的力量支持,二者相互促进,汲取优点,可以促进临床治疗服务质量的显著提升。

  • 标签: 医学影像技术 医学诊断 灵活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根据我院在医学诊断方面的研究,结合个人工作实践经验,具体的分析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应用。结果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二者的关系又是辩证统一的,都会作用于对方并产生一定影响。结论 医学影像技术是医学影像诊断的重要技术支撑,临床上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将医学影像技术和医学影像诊断有效结合在一起,从而促进治疗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医学影像诊断;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医疗行业也搭上了这班快车,医学影像技术的水平比起过去上了很大一个台阶。影像技术在医学临床诊断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从过去的医学诊断结果来看,影像技术不仅操作简单方便,而且诊断出的结果与最终的病理结果一致的概率比较高。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发展,许多功能更完善、更精确的诊断设备和技术都已走向各大医疗系统。本文主要通过介绍医学影像技术的使用范畴和使用原理来深入研究该技术在临床上的意义。

  • 标签: 医学影像技术 医学影像诊断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