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出血脑血管临床治疗方法,观察和分析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我院(抚顺市中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56例急性出血脑血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即速尿、甘露醇、能量合剂等药物保护脑组织,降低颅内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400mg血塞通静脉注射,每天一次。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6.4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5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出血脑血管患者应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而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 血塞通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出血脑血管的临床特征,为早期诊治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2例出血脑血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相应的体征和指标做统计与分析。结果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分别占总患病人数的88.7%和11.3%;87.3%的脑出血发生在大脑半球,其中基底节出血占41.8%;该病病死率为8.1%;50-70岁之间患者共42例,占67.7%;22.5%、8.1%和8.1%的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糖尿和冠心病史;59.6%的患者发生各种并发症,而8.1%的患者死亡。83.9%的患者在入院后表现为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症状;分别有59.7%、45.2%和38.7%的患者在入院后检查发现有高血压、心率失常或高尿酸血症。结论对于血性脑血管患者发病常为脑出血,其中基底节出血最常见。高龄、高血压病史是该病可能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常有意识障碍、心率失常和高尿酸血症。

  • 标签: 出血性脑血管病 诊治 病例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出血脑血管的心电图异常改变,分析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至2012年来我院神经外科住院的197例急性出血脑血管患者的心电图改变,患者经颅脑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证实急性缺血性脑血管,并于发病的0.5—1天内做常规床旁心电图检查,其中有128例患者在1~3周内进行2~4次心电图复查,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异常心电图128例,总异常率达65.1%,心电图异常表现主要包括复极异常、节律异常、传导异常、房室异常,其中又以复极异常中的ST—T改变在心电图异常者中所占比例最高,占47.7%,其次是心律失常,占25.0%。脑干出血组心电图异常率最高(83.3%),蛛网膜下腔出血组次之(80.6%),小脑出血组最低(22.2%),不同出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异常发生与出血脑血管的特定部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水、电解质失衡及脑、心血管变存在共同病理基础因素有关,对于各种心脏异常的发生,临床医师应根据心电图检查所见,给与足够的重视,对判断病情及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急性脑血管病 出血性 心电图异常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也称自发性脑出血,占急性脑血管的20%~30%,发病率为(60~80)/(10万?年),急性期病死率约为30%~40%,是急性脑血管中最高的。在脑出血中大脑半球出血约占80%,脑干和小脑出血约占20%。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其他病因包括脑动静脉畸形、动脉瘤、血液(白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和镰状细胞贫血)、梗死后出血、脑淀粉样血管等。脑出血发病机制由于长期高血压使脑细、小动脉发生玻璃样变及纤维紊性坏死,管壁弹性减弱,血压骤然升高时血管易破裂出血

  • 标签: 脑血管病 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出血出血患者的院前急救措施和效果,旨在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260例经院前急救的急性出血脑血管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将其作为研究组。另选我院同期收治的自行来院的100例急性出血脑血管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均进行为期15d的随访,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期间的病情恶化率和死亡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病情恶化率(10.38%)和死亡率(18.4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病情恶化率(22.0%)和死亡率(37.0%),(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出血脑血管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对于降低患者的病情恶化率和死亡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 院前急救 病情恶化率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重症出血脑血管患者的临床急救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2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98例重症出血脑血管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组,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抢救措施和临床疗效。结果院前急救组患者经采取保持呼吸道畅通、建立静脉通路、途中安全转运等急救措施后生存人数为44例,院内急救组患者经采取降低颅内压、气管插管、调节血压等急救措施后生存人数为25例,两组间生存率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重症出血脑血管患者在院前采取急救措施,能够降低死亡率,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出血 脑血管 急救
  • 简介:摘要是指一条或多条脑血管缺血导致该供血区局灶性脑功能障碍,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并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过去的观点认为,TIA发作持续24小时以内,有人研究提示,颈内动脉TIA平均发作时间是14分钟,椎基底动脉TIA平均发作时间是8分钟。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西医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患者的方法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6年8月~2009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且无治疗禁忌症患者56例,辅以脑复康、胞二磷胆碱等促进脑细胞代谢药物治疗。结果脑血管造影提示中各种危险因素所致血管粥样硬化病变是缺血性脑血管的重要病因,在预防治疗护理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结论高血压、吸烟、酗酒、高血脂等作为引发缺血性脑血管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中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可减少其发病率。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 简介:摘要:缺血性脑血管(ACID)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高血压并发症,该疾病的主要诱发原因包括高血栓溶二聚体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胰岛素抵抗、糖尿、高血脂、高血粘等因素。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结果证实,蚓激酶有助于激发血管内皮细胞释放t-PA作用,同时具有明显的降压、降粘、降脂、解聚和抗凝等效果,因而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缺血性脑血管临床治疗方法。本次临床研究对缺血性脑血管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现将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蚓激酶 阿司匹林 血浆粘度
  • 简介:摘要对非出血血管性痴呆的两方面影像学表现,包括脑体积的萎缩和反映白质脱髓鞘等神经退行性改变的白质高信号(WMH)进行定量测量。并研究存在不同程度非出血脑血管基础的患者的各方面危险因素初始状态对脑萎缩和WMH的进展加速的影响程度,这些危险因素包括年龄、传统意义的血管危险因素、脑萎缩、高血压、糖尿、冠心病以及WHM的病变程度。

  • 标签: 非出血性脑血管 危险因素 血管性痴呆
  • 简介:急性自发性出血脑血管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系统急症之一,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早期诊断与治疗可明显降低此类疾病的病死率。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的快速发展,因其有无创、快速、检出率高等特点,已成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最有效取代方法。

  • 标签: 出血性脑血管病 CT血管造影 自发性 诊断价值 急性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急性缺血性脑血管按病因可区分为血栓形成性和栓塞性两大类。临床上将局部脑缺血症状持续24小时以上而经过一定时间消失者称可逆性缺血性脑损害,缺血症状持续24小时不消失者称局限性脑梗死或脑梗死。总结中医治疗方法针灸对于治疗性缺血性脑血管的治疗疗效以及临床实践。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 针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反流性食管炎的药物治疗方法。方法对188例RE患者,分别给予奥美拉唑、西沙必利、雷尼替丁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症状变化,其中75例作内镜检查患者,比较治疗前后临床分级。结果对于轻、中度RE,三种药物均能有效改善症状,部分患者可以消除症状,尤以奥美拉唑为佳。重度RE疗效较差,只能改善部分患者症状,不能痊愈。结论西沙必利、雷尼替丁是较为理想的治疗轻、中度RE的药物。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