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吻合(over-the-scope clip,OTSC)技术在胃瘘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8年1月在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使用OTSC治疗的12例胃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瘘口充分控制后实施治疗。结果患者中男8例,女4例,年龄(52.5±13.9)岁,共实施15次OTSC治疗,均操作成功。5例患者1周后复查造影,瘘口完全愈合;5例患者1周后造影局部少许渗漏,给予纤维蛋白胶封堵后取得瘘口自愈;2例袖状胃切除术后患者未能取得成功,后又分别行1次及2次OTSC闭,仍未获得胃瘘治愈,最终行手术治愈。结论OTSC是治疗胃瘘的一种有效手段,充分控制瘘口周围的感染后早期使用可提高OTSC成功率,局部瘢痕化、黏膜外翻则会影响OTSC治疗效果。

  • 标签: 胃瘘 腹腔感染 内镜吻合夹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下OTSC吻合治疗上消化道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选取2016年1月一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非静脉曲张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其均于胃镜下采用OTSC吻合进行止血治疗,并在术前、术中、术后给予相应的护理配合,观察患者疗效。结果患者经治疗后出血均立刻停止,治愈率为100%(60/60);患者均随访3一12个月,再出血发生率为3%(2/60)。结论下使用OTSC吻合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方法,术前全面的准备、术中熟练的配合以及术后的严密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内镜 OTSC吻合夹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闭术治疗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8年1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及上海长海医院收治的10例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经下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闭术的治疗效果。结果10例患者均经下冲洗漏口,给予钛闭漏口,所用钛数目1~3(1.70±0.68)个。术后发热症状均有效缓解。术后第2、4天,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均低于术前,前白蛋白水平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复查,所有患者的漏口均愈合。结论闭漏口治疗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疗效明确、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行。

  • 标签: 直肠癌 内镜夹闭术 吻合口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吻合对治疗下胃壁全层切除术(EFTR)后缺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12月至2021年1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胃黏膜下肿瘤入院而接受EFTR术的14例患者,男4例,女10例,年龄(55.9±8.2)岁(45~69岁)。其中闭合创面使用新型吻合6例(新型吻合组),使用尼龙绳联合金属8例(尼龙圈联合金属组)。所有患者术前均完善超声检查,术后均行普通白光检查以评估创面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大小、闭合创面所需的操作时间、闭合成功率、术后胃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前及术后相关血清学指标等。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其中术后第1个月复查普通,术后第2、3、6个月及术后1年采用电话及问卷随访形式,评估新型吻合和尼龙绳联合金属夹在EFTR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下全层切除术,均成功闭合。两组患者的年龄、肿瘤直径、缺损直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和尼龙圈联合金属组相比,新型吻合组操作时间缩短[(5.0±1.8)min比(35.6±10.2)min,P<0.001];手术时间缩短[(62.2±12.5)min比(92.5±0.2)min,P=0.007];术后禁食时间减少[(2.8±0.8)d比(4.9±1.1)d,P=0.002];术后住院时间也缩短[(5.2±0.8)d比(6.9±1.5)d,P=0.023];术中总出血量减少[(20.00±5.48)ml比(35.63±14.75)ml,P=0.031]。两组患者均在术后1个月接受检查,均未出现术后迟发穿孔及出血;均无明显不适症状。结论新型吻合对于治疗EFTR术后造成的胃壁全层缺损效果良好,具有术中操作快、出血少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 标签: 胃肿瘤 金属夹 尼龙绳 内镜下全层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应用新型吻合全层闭合胃部穿孔,评价新型吻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以猪为实验动物,共6头,每头动物胃部造2个10~20 mm穿孔模型,利用新型吻合闭合穿孔,观察记录实验动物存活情况、组织愈合情况,30 d后取出全部吻合,一半动物安乐死取标本,另一半动物再观察30 d后安乐死取标本。结果所有吻合植入成功(100%),30 d创面均愈合良好,动物均存活,吻合自然脱落率33.3%(4/12),余下的吻合均成功拆解并取出,取出30 d后创面愈合良好,动物均存活。结论新型国产吻合操作相对简单,在动物实验中体现了良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及推广。

  • 标签: 动物实验 胃穿孔 吻合夹,可拆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吻合口溃疡出血在内下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科收治的73例吻合口溃疡出血患者为治疗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76例为对照组,两组进行内下治疗和常规内科治疗,对两组的疗效和临床观察指标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总有效率、输血量及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临床观测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下注射治疗结合抑酸药物可有效治疗吻合口溃疡疗。

  • 标签: 吻合口溃疡 吻合口溃疡出血 内镜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对泪液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10月到2019年8月于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汉口医院进行鼻下泪囊鼻腔吻合术的96例(111眼)纳入研究。观察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的泪河高度变化。随访3个月。结果本研究手术前后各时间点测得的泪河高度呈3种变化类型:持续升高型(32眼)、降低后再升高型(27眼)、持续降低型(52眼),各类型泪河高度术前术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对泪液引流和分泌功能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 标签: 泪囊鼻腔吻合术,内镜下 系统,泪液 高度,泪河 类型,变化
  • 简介:摘要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鼻泪管阻塞性疾病的主要方法,根据手术径路分为2种不同的术式:一种是以内眦皮肤为切口的外径路泪囊鼻腔吻合术;另一种是下泪囊鼻腔吻合术。与前者相比,后者手术创伤小、不影响眼轮匝肌、适应范围广,随着技术的提高而逐渐成为治疗鼻泪管阻塞性疾病的主要手段。本文就鼻泪管阻塞的发病因素、泪道梗阻部位的确定、经鼻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ndoscopic dacryocystorhinostomy,EDCR)手术方式的选择、高位EDCR的手术技巧、EDCR手术疗效的判定标准和术后的随访与用药,对经鼻泪囊鼻腔吻合术进行介绍。

  • 标签:
  • 简介:治疗3d后34例进软食和正常进食达到Ⅲ级,经治疗可进流食达到Ⅰ级14例,  1997年5月~1999年4月用热极治疗食道、胃吻合口狭窄68例

  • 标签: 内镜热 口狭窄 吻合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吻合(over-the-scope clip,OTSC)在闭合医源性肠道穿孔中的疗效。方法对应用OTSC封闭肠道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穿孔长径为1.0~4.0 cm,均在内下一次成功闭合,平均封闭时间为9.1 min,平均住院6.5 d,术后无迟发性穿孔、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无病患死亡。结论使用OTSC封闭医源性肠道穿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肠穿孔 结直肠肿瘤 医源性疾病 内镜吻合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下金属止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在我院收治的消化道患者中截取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21年3月~2022年3月,利用随机、单盲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参照组应用下止血药治疗;研究组应用下金属止血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参照组,差异存在,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时,提供下金属止血治疗,拥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治疗效果 消化道出血 内镜 金属止血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高频电刀结肠息肉切除钛闭创面的综合护理配合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我院行内下高频电刀结肠息肉切除术的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高频电刀结肠息肉切除钛闭创面的综合护理配合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内镜下高频电刀 结肠息肉切除 钛夹夹闭 综合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OTSC金属系统在基层医院应用于消化道穿孔、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我科2016年1月到2018年3月收治的8例使用OTSC金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型分析。其中4例为消化道出血,4例为ESD术后医源性穿孔。对于8例患者使用OTSC金属系统治疗的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及手术并发症进行相关统计。结果8例患者使用OTSC技术成功率均为100%,临床成功率100%;术后有1例穿孔患者有腹膜炎体征;并发症发生概率为12.5%。结论OTSC作为临床一种新型的下缝合系统,对于消化道出血、穿孔等疾病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OTSC金属夹 内镜下缝合 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穿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观察鼻下进行鼻腔泪囊吻合术的疗效。方法选择在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这个时间范围,有针对性的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一共有40例,把他们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一共涉及46眼,针对他们进行的是鼻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结果针对所涉及的行鼻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的40例(46眼)患者进行随访工作2年,其中有41眼是完全治愈的,患者没有出现溢泪情况,冲洗泪道的时候十分通畅,在压迫泪囊的时候没有脓液流出,其中有3眼症状有明显的改善,其中有2眼无效。结论对于患者进行鼻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其疗效是比较明显的,也与患者对手术的微创要求相符合,让病人总治愈率和有效率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值得在临床深入应用和大力推广。

  • 标签: 鼻内镜 鼻腔泪囊 吻合术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鼻下行鼻腔泪囊黏膜吻合治疗鼻泪管阻塞的近期及中期疗效。方法对85例(96眼)鼻泪管阻塞患者经鼻腔行鼻腔黏膜瓣与泪囊黏膜瓣对位吻合治疗鼻泪管阻塞性疾病,手术后定期随访分析其疗效,结果96只眼手术均一次成功,术后随访3个月,有效率为100%,1年随访有效率95.5%,并发症包括术中活动性出血及术后再阻塞等,结论在鼻下行鼻腔泪囊黏膜吻合术是一种简单、安全及有效治疗鼻泪管阻塞的方法)。

  • 标签: 鼻泪管阻塞 鼻内镜 泪囊鼻腔黏膜吻合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神经外科手术配合质量。方法:针对本院近年来30例神经外科动脉瘤破裂出血手术护理配合难点,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除一名患者因大出血抢救无效死亡,其余29 例均动脉瘤闭成功,手术顺利度过难关。结论:熟练掌握神经外科颅动脉瘤手术配合,及时准确准备抢救物品及器械,手术时机的选择、操作者熟练程度,医护工作者默契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是病人安全的重要保证。

  • 标签: 神经外科 颅内动脉瘤 手术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