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通常与内皮血管收缩机能障碍和肾血管阻力增加有关。针灸通过激活内皮的氧化一氮可以有利地影响这些参数。氧化一氮的作用包括调节血管紧张性,抑制平滑肌增生和血小板活化。此研究旨在测定针灸用于ST36穴位时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化和内皮依赖血管扩张的影响。方法选定24例高血压患者,并随机分为实验组(12例)和对照组(12例)。测量两组患者的FMD(内皮依赖、血流调节扩张)。对实验组患者在ST36穴位实施针灸;对照组患者实施形式针灸;10分钟後再次测量FMD。两组在针灸治疗前後都分别测量血压。结果针灸或形式针灸治疗後,实验组患者的FMD显着增加(9.5±2.0%to11.1±2.2%),对照组没有变化。两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没有变化。结论此研究证明,在ST36穴位实施针灸治疗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内皮机能障碍,并且可以诱导源于内皮的氧化一氮的合成和活化。

  • 标签: 血流调节扩张(FMD) 内皮机能障碍 针灸 ST36 高血压
  • 简介:目的评价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progenitorendothelialcells,EPCs)移植促动脉损伤内皮修复的效果。方法将菲立磁(superparamagneticironoxide,SPIO)和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protein,GFP)双标记的EPC局部注入损伤颈动脉段腔内。术后1d、7d和28d行磁共振(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扫描、组织学检查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nitricoxidesynthase,eNOS)检测。结果MRI扫描发现移植部位出现低信号区。移植组HE、普鲁士蓝、vWF免疫组化染色、GFP荧光、偶氮蓝(Evansblue)染色均提示EPC可粘附于内膜损伤处,并随时间分化为内皮细胞;同时eNOS表达随时间变化而增多。结论菲立磁标记内皮祖细胞可促进动脉损伤内皮的修复,并可为MRI示踪。

  • 标签: 内皮祖细胞 内皮损伤 磁共振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普鲁士蓝 免疫组化染色
  • 简介:获得rhEndostatin后,我们从体外研究其生物学活性并对它进行客观评价。在体外,rhEndostatin对内皮细胞HMEC、HUVEC迁移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标签: 重组人内皮抑制素 酵母 抑制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FECD)的影像学特征,为该病的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北京同仁眼科中心门诊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临床诊断为FECD的患者64例(128只眼),其中男性19例,女性45例,年龄(57.8±12.9)岁。FECDⅠ期25只眼(19.5%)、Ⅱ期81只眼(63.3%)、Ⅲ期16只眼(12.5%)、Ⅳ期6只眼(4.7%)。所有患者均行角膜内皮显微镜检查,41例(82只眼)同时行角膜共聚焦显微镜(IVCM)检查。分析患者一般资料,患眼FECD分期、角膜内皮显微镜及IVCM检查结果。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进行方差分析,无法准确测量的资料进行秩和检验。结果随着疾病进展,所有患眼在角膜内皮显微镜下均可见暗区数量、出现率、融合率均出现上升,IVCM小滴状结构的数量增多,小滴有成对、成串融合发展至成片融合。Ⅰ~Ⅳ期FECD患眼的角膜内皮暗区数量的秩均次分别为78.2、228.4、284.5、288.5,各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84.183,P=0.000)。Ⅰ期所有患眼角膜各部位均未见暗区融合,Ⅱ期(45.1%,146/324)、Ⅲ期(76.3%,45/59)、Ⅳ期(83.3%,15/18)周边角膜内皮暗区融合的出现率逐渐升高(χ²=27.167,P=0.000)。结论角膜内皮显微镜及IVCM影像特征可以作为早期FECD诊断的重要依据。角膜内皮显微镜可快速筛查FECD,IVCM可通过分析角膜小滴状结构影像融合特征指导疾病分期。(中华眼科杂志,2020,56:938-943)

  • 标签: Fuch角膜内皮营养不良 内皮, 角膜 显微镜检查, 共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学校的植物园是我的最爱,因为那里没有老师的唠叨。还可以欣赏姿态各异的花草树木。植物园不六。但却是花的世界、小昆虫的乐园,也是我的休闲地。那里有许多稀奇珍贵的花草树水:有热情奔旅的玫瑰花,有让人敬而远之的仙人掌,还有鲜艳怒放的菊花……而让我最感兴趣的,还是昂首挺胸戴盔披甲的葵。葵,听名字,就觉得有点儿惊悚吧!没错,别惹它,它可是一个厉害的角色。

  • 标签: 植物园 玫瑰花 仙人掌 花草 树木 菊花
  • 简介:一个星期六的上午,李奶奶戴着老花镜坐在家门口的一把椅子上缝补衣服,邻居的几个小伙伴高高兴兴地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当他们玩得正起劲的时候,小勇一不小心把李奶奶的缝衣针碰掉了,小勇着急地叫着:“小华、小明,快过来帮奶奶找……”小华走到李奶奶身旁,问清落的地方后说泼一些水,看看能不能显露出来,小勇照办了,结果毫无反应。

  • 标签: 奶奶 捉迷藏 缝衣针 游戏 反应
  • 简介:一我要经过一个宽阔的十字路口去开我的车。我的车子停在十字路口的另一边。这个路口很不平整,水泥路面向上斜去,这样使我感觉像在爬一个小坡。汽车和人影在我四周来往穿梭,却特别安静,不发出一丝声响。天色阴沉,阳光没有透到地面来,但我的头上和肩上还是感觉火辣辣的,好像走在一个火山口。我走得很慢,因为我浑身无力。我还有点颓废,情

  • 标签: 小草 感觉 牛仔裤 中年人 篱笆 中学
  • 简介:临床上我们常用到的一些药物,如:佛迪、康舒宁、人血丙种球蛋白等,其制剂为药品与溶酶分瓶盛装,使用前须将溶酶抽吸后注入药瓶内使其充分溶解才能使用。而该制剂并未配备相应的一次性导液以供使用。以往,我们通常利用注射器将溶酶全部抽吸后注入药品瓶内,使其充分溶解后使用。现在我科用真空采血充当导液,用于配制药物。现介绍如下:

  • 标签: 真空采血针 人血丙种球蛋白 溶解后 溶酶 一次性 注射器
  • 简介:目的:研究头结合体治疗脑鸣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2月~2014年10月住院治疗的32例脑鸣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体疗法,观察组患者采取头结合体的疗法,每天一次,十天一疗程.四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8.7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鸣患者实施头结合体的治疗方式,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脑鸣症状,缓解患者痛苦.

  • 标签: 头针 体针 脑鸣
  • 简介:摘要头皮式静脉采血使用时可见回血使穿刺成功率大大提高,但在临床操作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通过分析并总结出防范对策。现将应用体会总结如下,以方便更好的使用。

  • 标签: 采血针 应用 体会
  • 简介:摘要: 失眠 , 是由 于 心神失养或 心神 不安 所 引起的经常不能得 到 正常睡眠 为 特征的一类病证 。在 《 内经 》 中称 之为 “ 不得卧 ” “ 不得眠 ” “ 目不瞑 ” , 主要表现是入睡困难或睡而易 醒 , 醒后难以入睡 , 重则彻夜不眠 。 因睡眠质量及时间不足 , 患者可出现神疲乏力 , 头晕头痛 , 心悸 、 易惊等 症状。 它 给 患者本人及其家庭 带来很大 的 困扰 ,并 在 一定程度上 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世界卫生组织一项研究表明:全球约有 27% 的人正在 或曾经遭受失眠病症的 困扰 [1] ,睡眠障碍已成为全世界最关 注的一类难治性疾病 。 而素有“绿色疗法”美誉的针灸疗法,治疗顽固性失眠效果显著,逐渐被接受,本文探讨电项结合头及揿治疗顽固性失眠,取得较好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56 例顽固性失眠患者均为 2017 年 3 月 -2018 年 3 月来我院针灸科患者,均符合顽固性失眠诊断标准。 患者数量 年龄 病程 男 29 例 17 岁至 76 岁 10 天至 20 年 女 27 例 总计 56 例 平均 40 岁 平均 4 年 1 . 2 治疗 方法 1.2.1 具: ①毫针: 华佗牌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 直径 0.25mm , 长度 40mm 。②揿:清铃揿,直径 0.2mm 、长 1.5mm ;③ 电针仪: G6805-2 型电针仪疏波。

    1.2.2 方法 :电 项穴位取用 :风池,供血,四神聪,太阳 [2] ,体穴位取用百会,神庭,揿穴位取用,耳穴心,脾,交感, 神门,内分泌及体穴印堂,内关,三阴交, 1.2.3 操作 步骤: 嘱患者 取坐位 , 穴位局部常规消毒 。 采用快速进针法 针刺腧穴 , 要求每均有 酸麻胀痛 , 或触电感 , 得气后行提插捻转补法 。 电针仪 连接风池供血 , 将两组导线分别连接两侧,正极在上,负极在下,选疏波,以患者头部轻度摇摆为度,每次三十分钟,治疗时间必须选在上午 [2] ,电针完毕后 . 选取 耳穴心,脾,交感,神门,内分泌及体穴印堂,内关,三阴交。 揿埋藏,每日自行按压 4-5 次(每晚睡前必须先按压 1 次),每次按压时间在 5 分钟 左右 。并以 穴位 发热胀痛为度。 两日 更换 1 次,以 6 天 次为 1 个疗程。

    1.3 疗效判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3] 的疗效判定标准结合国际通用睡眠量表 6 项内容制订标准, 即采用睡眠效率值公式:睡眠率=实际 睡眠时间 / 上床到起床的时间 × 100 % ,并 结合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综合而定。具体疗效标准:①痊愈:症状消失,睡眠率> 75% ,夜问睡眠时间> 6 小时,睡眠深沉,醒后精神充沛,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不再需要安眠药;②显效:症状缓解,睡眠率> 65% ,睡眠时间增加到> 3 小时,睡眠深度增加,停用安眠药;③有效:症状有所改善,睡眠率> 55% ,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但< 3 小时,睡 眠障碍;可停用安眠药;④无效:症状 无改善, 睡眠率< 40% , 严重睡眠障 碍,要靠安眠药来维持睡眠或未能坚持 治疗者。

    2 结果: 56 例临床 治愈为 45 例 , 治愈率 占 8 0.3 , 好转 为 7 例 , 好转率 占 12.5 , 总有效率 92.8 。 3 讨论: 西医学认为失眠是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所致 。 在治疗方面 , 西医治疗除原发病外 , 大多 采用安眠药治疗 , 但是 长期服用安眠药会产生药物 的 依赖性 , 而且治标不治 其 本 , 在中医 学 方面 , 失眠的主要病机主要是心 、 肝 、 脾 、 肾的阴阳失调 , 气血失和 , 以致心神失养或心神受困 。 中医治疗是治病求其本 , 针灸治疗不寐证的机制和作用是通过协调阴阳 、 扶正祛邪 、 疏通经络 , 从而达到安神定志 , 改善睡眠的目的 。 头为诸阳之会,脑为元神之府,人体的生命活动均受脑所支配,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和抑制性失衡就会引发失眠,针刺头部腧穴可调节脑细胞功能,促进脑内睡 眠因子的释放 [ 7 ] ,从而达到镇静安神的作用。 白天运用电项治疗,是脉冲电流通过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使大脑皮质功能兴奋性增强,恢复了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平衡,晚间大脑皮质兴奋性减低,抑制性增强,而使之进入睡眠。而下午用电项治疗有时因兴奋过高不利于前半夜入睡,因此上午治疗好 【 2 】 。撳穴位埋藏, 可用埋针法延长刺激 时间 发挥针刺的持续性 , 增强针刺效应,以巩固和提高疗效。对慢性疾病病情迁延缠绵者单用留效果不佳 ,可 延长刺激 时间 发挥针刺的持续性 , 增强针刺效应,以巩固和提高疗效。 《灵枢 · 终始》载 : “ 久 病者……深内而久留之”,张景岳释曰 : “ 久远之疾, 其气必深,不深则隐伏,病不能及,留不久则固结 之邪不能散也” 。 许云祥等 【 4 】 观察不同留时间对软组织损伤的疗效,发现留 60min 对慢性损伤疗效最佳。 临床应用中,揿的操作简便,对患者产生的痛苦较小,在对穴位产生持续刺激的同时,能减少反复针刺带来的痛苦,而 且 患者还可以自己用手 按 压 揿 ,自行加强刺激 ,便捷有效,患者容易接受 。本文采用 电项结合头及揿治疗顽固性失眠 ,具有确切的疗效。 从 而 证明电项结合头及揿治疗顽固性失眠,可 对 顽固性失眠 患者能取得较好的 治疗效果 。

    参考文献: [1] Taylor D J , Lichstein K L , D u rr ence H H.I nsomnia as a health r isk factor [ J ] .Beh av Sleep Med , 20 0 3 , 1 ( 4 ): 227 - 247.

    [2] 高维滨 . 高氏针刺十绝——神经病针刺新疗法 [ M ].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8.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M], 卫生部出版社, 1993 [4] 许云祥,陈贵珍 . 不同留时间对踝关节软组织损伤的疗效观察 [J]. 中国针灸, 2001,21 ( 10 ): 607-608 [5] 刘振华,王世军 . 针刺四神聪、百会对失眠大鼠脑组织钟基因及氨 基酸类神经递质表达的影响[ J ] .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 , 35 ( 21 ): 6067 - 6069

  • 标签:
  • 简介:自从生理学家His于1865年首先提出内皮这一概念后,人类对它的研究始终方兴未艾.新近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参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并认为内皮功能失调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最初事件即"启动子"[1].如今,遴选出一种既经济又简便的方法来评估血管内皮功能以及采取某种合适的方式来保护或挽救血管内皮功能将是心血管疾病防治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我们着重对血管内皮的功能及其评估方法、内皮功能失调的治疗作一综述.

  • 标签: 血管内皮 一氧化氮 功能 评估
  • 简介:目的:观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s,EPC)动员的影响。方法:入选2017年1月~2017年4月因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入院并行冠脉造影(Coronaryangiography,CAG)检查的患者83例,根据有无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即置入冠脉支架分为两组:PCI组患者66例,于冠脉造影后即刻以及球囊扩张后第1、3、5、7、24h各取外周血2mL。单纯行CAG检查患者17例作为对照组,于CAG后0、7、24h以同样方法各抽取外周血2mL,所得标本由同一实验员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KDR+细胞数量。结果:对照组CD34+/KDR+细胞数量无明显变化;PCI组CD34+/KDR+细胞数量在球囊扩张术后24h出现升高,较0h升高61%(43.50±29.59vs27.28±13.61,P〈0.05)。偏相关分析显示CD34+/KDR+细胞数量变化幅度与PCI术中冠脉损伤程度显著相关(P〈0.001)。结论:PCI发起EPC的时间依赖性动员,PCI术后24hEPC的最大动员幅度与血管内皮损伤程度呈正相关。

  • 标签: 循环内皮祖细胞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冠脉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血浆内皮素(ET)及内皮素受体B(EDNRB)含量变化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并且讨论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0年4月5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选择健康体检者25例为A组,选择27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为B组,患者治疗后病情缓解期为C组,采用ELISA法分别在治疗前后测量患者血浆ET-1、EDNRB含量,并行动脉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检查。结果ET-1和EDNRB含量经统计学处理成正相关(r=0.284,P<0.05).COPD组血浆ET和EDNRB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且这两项指标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ET-1和EDNRB含量与PO2成负相关(r=-0.76),与PCO2成正相关(r=0.75)而与VC和FEV/FVC成正相关(r=0.82,0.76),P均<0.01。结论通过以上实验结果可知ET-1和EDNRB参与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病过程,其异常表达可加速病情的发展。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内皮素 内皮素受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头配合体、夹脊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13例疗中风后遗症患者,所选病例均为出院后来所在社区医院进行康复理疗的家庭病床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头配合体、夹脊疗法,观察本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治疗后意识水平量分数、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前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头配合体、夹脊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预后效果。

  • 标签: 头针 体针 夹脊针 中风后遗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正压无连接式留置与普通留置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和差别。方法将2012年4月—6月在我院综合科住院治疗的152例患者,随机分为正压无连接式留置组(观察组)74例和普通静脉留置组(对照组)78例,比较观察两组在留置时间、回血、堵管、外渗、针刺伤、静脉炎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留置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静脉留置在留置期间血管外渗发生率大致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回血、堵管、针刺伤和外周静脉炎的发生率方面明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压无连接式静脉留置可以有效减少回血、堵管、静脉炎和护士被针刺伤的危险。

  • 标签: 新型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 输液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