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3 个结果
  • 简介:服务是人类的一种基础性活动,没有彼此之间提供的相互服务,就没有人类的社会生活。服务无处不在,类型多样且形式不一。政府公共服务强调作为主体的政府以及公共行政人员为满足社会公共利益而展开的一系列行为和活动。政府的公共性和政府伦理关系既是政府的基本特征,也是政府公共服务合伦理性或伦理价值能够得以实现的客观基础和伦理根据。

  • 标签: 政府 公共服务 公共性 公共利益 伦理关系
  • 简介: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现。当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成正比,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政策之间难以实现有效对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亟待提高,城乡公共文化与公共安全非均等化较为突出等问题依然存在。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亟需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财政制度,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政策的统筹管理,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多元有效供给机制,增加乡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逐步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 标签: 国家治理现代化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 简介:本文以江苏Z镇的389份调查问卷为依据,探讨乡镇公共服务的社会满意度问题,深入了解农村居民对乡镇公共服务满意度评价,以及影响评价结果的因素。本文认为,乡镇居民对农村公共服务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阶段性,而居民的满意度根据其需求状况具有一定的次序性。伴随着基础公共设施的建设成熟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日渐完善,文化娱乐、教育、科技、信息等方面的需求逐渐增大,同时对于政府行政服务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标签: 乡镇 社会满意度 问卷调查
  • 简介:炎炎夏日,却让我"心静自然凉",在有幸读了杭州市基督教两会编写的一书(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杭州市基督教两会编写)之后,更令人享受到一份不可多得的"清凉剂"正如编者在前言中所述,该书"使身为基督徒的主内弟兄姊妹,能够因此更加自觉地提高自身道德素养,活出本于圣经,立足今日中国社会现实之基督徒当有的‘爱的人生'"."……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2:9)

  • 标签: 公共伦理 公共空间 人生 宗教文化出版社 基督教 杭州市
  • 简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建设日新月异,相应的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延伸。公共设施作为城市景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在塑造城市形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公共特征、公共功能等方面来论述公共设施中的公共语言,将公共设施的设计创作与城市中的环境、性格、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元素相互结合,即可形成现代产品设计中的"视觉的、环境的、产品的"三位一体的公共设施。

  • 标签: 城市公共设施 公共语言 设施设计 产品设计 城市景观 城市形象
  • 简介:哈贝马斯早期著作《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分析了17至20世纪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产生、发展和衰落的历史,并提出理性-批判性辩论是这一公共领域的核心要素。本文首先回顾了《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特别是其前半部分的主要论点;其次,指出正是因为哈贝马斯认为在发达资本主义阶段公共领域的衰落不可避免,才导致他在其后期著作中转向交往行为理论;最后,本文提出了《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存在的一些内在问题,如缺乏对当代资本主义公共领域的深入分析,忽略了文化、身份、宗教、科学等因素对公共领域的影响,以及对多重公共领域的忽视。作者相信,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正是哈贝马斯理论继续发展的可能路径。

  • 标签: 公共领域 理性-批判性 意识形态
  • 简介:政府公共性意义上的公民,分享着两项公共权利,承担着两项公共义务。他们不仅能够感知和理解公共权利和公共义务,而且具有把它们化为现实的公共感能力。用公共感能力确定公民的资格,为公民的概念提供了规范的标准,从而与国籍描述的公民资格区分开来,把公民定义为与市民不同的公共角色。公民作为公共的角色,应该积极地从正反两面培养自己的公共感能力,不断创造自己作为公民的价值。

  • 标签: 公民资格 政府公共性 公共感能力
  • 简介:加强公共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一是为公民个人品德成长培育良性的德育生态;二是减少或避免因公共生活摩擦而导致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三是能改造国民素质中的劣根性,培养国人的公共责任意识。

  • 标签: 公共文明 和谐社会 德育生态
  • 简介:近代以来的领域分化是由家庭发端的。家庭功能的分化,现代家庭对传统家庭的取代,为近代社会的出现做好了准备。在此基础上,日常生活、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才得以各自生成。对这一过程,乌托邦思想家有着高度的敏觉,看到了“公”与“私”开始出现的矛盾,因此,他们多有废除家庭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公”与“私”的矛盾最终是在现代政治建构中得到化解的,是在“代议制”中得以调和的。当人们找到了“公共利益”形成的途径时,实际上也找到了建构公共生活的方式。但是,今天的公共生活还流于形式,只是朝着实质性公共生活过渡的准备。

  • 标签: 领域分化 乌托邦 公共生活
  • 简介:公共管理的价值表达是指公共管理的精神追求与价值立场。本文从目的论和方法论双重视角,切入公共管理的历史进程,梳理公共管理所指与能指的价值所在。一是通过考察从"效率"到"公共善"的管理目标的演进,从价值论视角澄明现代公共管理不同于传统行政管理、新公共管理的目的论倾向;二是通过考察从权威"统治"到公共"治理"的管理方法的更替,从方法论视角彰显现代公共管理不同于传统公共行政的价值论意义。无论是管理目的还是管理方法,现代公共管理的价值表达都呈现浓浓的"公共性"。

  • 标签: 价值表达 公共管理 公共性
  • 简介: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践行“群众利益无小事”——其宗旨,都是在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本领。由于我们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走出来,在部分干部的头脑意识中,为基层、为人民服务的意识非常淡薄,还存在对基层、对群众趾高气扬、指手画脚的官僚主义习气,

  • 标签: 服务意识 服务本领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为人民服务 “三个代表” 计划经济体制
  • 简介:  公共艺术作为一门公众艺术,对于构建和谐的文化,塑造和谐的生存空间,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整体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和谐社会构建 艺术和谐社会
  • 简介:追求理性的公共运用是现代公共生活的核心理念。公共理性作为公民所应具有的理性,运作于市民社会中的公共领域以及国家的公共权力机构,意在生成公共生活的基本规则与关于社会基本结构的正当性共识,以促进公益、维护公民之权益。公共理性的存在与有效运作对于一个共同体的政治治理具有积极的价值与功能。

  • 标签: 公共理性 公民 共识 公共领域
  • 简介:道德能力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德性主体道德理想的基础。现代社会寻求正义的社会制度所需要的道德能力,是一种超越了心理学意义上的能力,是一种更为高级的道德哲学意义上的能力,其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层面,即合理的价值观、正义感和仁爱心、自主意识和责任感。在实践中确立价值观、树立正义感、培养伦理自主性与责任感,构成了公共行政道德能力的内涵。

  • 标签: 公共行政 道德能力 价值观 正义感 伦理自主性与责任感
  • 简介:本文从政治社会学角度解释基层社会情绪政治化的现象。文章阐述了社会成员的组成关系变化,特别是他们和公共组织的连接通道中断时产生的影响。上世纪50年代,工作单位成为遍地存在的“代理政府”,它们实际上承担着代表、应责、协调和连接的职能。但随着这一角色的收缩和广泛的社会流动发生,社会应责和协调机制式微,个体和公共的连接关系不再,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面临没有组织向自己负责的局面。在基层社会,发挥上述作用的社会机制衰退的程度,可以解释社会情绪的政治性转化。

  • 标签: 个体与公共 社会治理 情绪政治化
  • 简介:本文从公共行政伦理的界说、中国公共行政伦理文化自觉的生态环境与逻辑起点、中国公共行政伦理文化自觉的初步成果、基本内涵(指导思想、规范体系、监督机制、养成机制)与根本途径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公共行政伦理文化自觉的有关问题.

  • 标签: 行政 公共行政 公共行政伦理 伦理文化自觉
  • 简介: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引起了许多学者的高度重视和研究.文章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首先对其进行准确的定位,以提倡公民的公共精神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和关键.文章进而提出了培育公共精神的路径.

  • 标签: 公共精神 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 中国 社会结构
  • 简介:江苏省无锡市国际礼拜堂社会事工组于2018年6月15目,前往无锡新吴区重度残疾人中心和无锡市儿童福利院,对护工、孩子及老师开展慰问活动,通过小小的粽子“迎端午、传文化,送关爱、暖人心”。

  • 标签: 社会服务 儿童福利院 无锡市 慰问活动 江苏省 残疾人
  • 简介:面对日渐公共化的现代社会,占据现代道德理论主流的规范伦理学是否为德性伦理预留空间?德性伦理在现代社会必然将遭遇公共化困境?文章从"德性伦理公共化困境"说法入手,通过梳理、分析当代伦理学界出现的几种化解德性伦理公共化困境之方案,并依据德性与人的生存之间关系论证德性伦理的现代价值。由此,问题的关键不是德性伦理是否遭遇公共化困境,而是揭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德性伦理类型、寻求现代人生存实践活动所需要的多样化德目清单。

  • 标签: 德性伦理 现代社会 公共化 陌生人的德性 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