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艾滋病是一种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近年来,我国艾滋病的传播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且其中孕产妇感染率也不断增加,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是降低艾滋病发生率的重要手段。因此,加强对育龄妇女进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有效干预非常重要。尤其是基层妇幼保健院,所面临的育龄妇女大多对艾滋病的了解程度不高,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意识不强,更加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干预。

  • 标签: 艾滋病 预防 母婴传播 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社会进步迅速,医患关系紧张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新媒体“虚拟化”“碎片化”“随性化”的传播特质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医患关系紧张的“助推器”。媒介素养是指个体获取、分析、评价、传播信息的能力,媒介素养的养成也是塑造个体媒介形象、改善医患关系、维持医疗体系正常运转的有效途径。目前有关医患双方媒介素养、医患行为的文献报道多为理论探讨或模型研究,或基于网络大数据的分析,少有针对某一特定地域的调查研究。

  • 标签: 新媒体环境 医患双方媒介素养 医患行为调查研究
  • 简介:摘 要:健康对于人们来说至关重要,健康关系着我们生命存在的正常状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与保证【1】。健康传播是一种将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大众健康知识,并通过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以降低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有效提高一个社区或国家居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准为目的的行为[2]。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一直承担着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首要职责。大数据,作为重要的信息收集和处理手段,可以实现对全部信息的整体把握, 并从中挖掘出重要信息。当前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数据的应用给疾病预防知识的传播注入了新活力。本文以大数据的优势发现在疾病传播途径中的运用进行分析介绍。

  • 标签: 疾病知识传播 大数据 短视频
  • 简介:摘要:任何一家医院都有其本身存在且区别于其他医院的独特的医院文化。医院,作为健康行业的重要支撑,其文化既是健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影响健康文化的重要阵地,同时也受健康文化的影响。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稳步推进,医院的任务以治病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作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守护者,医院在履行救死扶伤职责的同时,探讨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促进健康文化传播、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更是新时代义不容辞的责任。

  • 标签: 医院文化 健康文化 医院文化建设
  • 简介:摘要:在医院口腔治疗的过程中,为了降低治疗过程中的交叉感染现象,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避免治疗过程中出现感染传播的问题。

  • 标签: 口腔治疗 交叉感染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ELISA(酶联免疫检测)联合NAT(核酸检测)检测在降低输血传播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选取血站2018年1月开始至2021年1月期间采集的献血者标本15.5万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献血者标本先做两次ELISA检测,两遍结果都是阴性的标本,再做一次NAT检测。结果:15.5万例献血者标本中第一次ELISA检测检查出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7755例,阳性检出率5%,第二次ELISA检测检查出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7868例,阳性检出率5.08%,147132例献血者标本再做一次NAT检测检查出乙肝病毒基因(HBV-DNA)538例,阳性检出率0.037%。结论:两次ELISA检测与一次NAT检测对比发现ELISA检测存在漏诊情况,ELISA联合NAT检测检出率更高,能有效减低乙型肝炎病毒(HBV)输血感染,保证患者的用血安全。

  • 标签: 酶联免疫检测 核酸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及传播特点,分析有效的预防与控制对策。方法:选取140例传染性疾病患者并依据年龄分为两组,成人患者纳入对照组,儿童患者纳入研究组,对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特点展开分析。结果:研究组流行性疾病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研究组患者构成比为65.71%(92/140),水痘、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肺炎及其他构成比分别为9.78%(9/92)、35.97%(33/92)、11.96%(11/92)、18.48(17/92)、21.74%(20/92)、2.17%(2/92)。结论:儿童为传染性疾病高发群体,因此应依据传染性疾病发生特点及流行病特征加强预防和控制,最大限度降低传染性疾病的危害。

  • 标签: 传染性疾病 预防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胰腺生成分泌促进消化酶及激素,属于人体不可缺少的消化器官,胰腺虽然看似不起眼,但是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体在摄入大量脂肪、糖分、蛋白质后,胰腺所分泌的胰液,能够将其消化并吸收,胰腺保持健康,才能让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胰岛高血糖素维持人体血糖正常水平,如果胰腺出现问题,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但是由于胰腺埋藏在人体腹腔内,出现异常无明显症状,较难发现不能早期治疗干预。新型冠状病毒于2020年1月在武汉爆发,该类疾病可为无症状隐匿感染,和一过性感冒症状顿挫性感染较为相似,病症较轻时肺部感染,严重者为肺部感染伴呼吸衰竭,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健康,该疾病发病率和致死率极高。此次在疫情背景影响下,对胰腺外科诊疗活动开展方式和感染防控方法展开探究。方法:本次研究从科室选入4例胰腺外科治疗患者进行了分析,患者均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男性患者为3例,女性患者为1例,患者年龄为46-87岁之间。患者在院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病区开展一般防护策略升级。将患者安排为独立病房,由专门监测人员每日监测陪护人员体温。有创操作流程从疫情开始后根据一级防护要求落实防护工作,中心静脉穿刺置管,腹腔实行穿刺引流,经皮肤莫后穿刺引流于病区内实行,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为介入手术室实行,局部麻醉,上述操作行为均由操作人员根据一级防护要求落实防护工作,防止胰胆管造影操作,全身麻醉为二级防护要求落实防护工作。结果:治疗后2例患者治疗后痊愈已经出院,1例患者还在院中接受治疗,1例患者死亡。结论:疫情阶段,陪护人员流动大,造成输入感染是院内发生感染的主要风险因素,需优化病情防护措施和有创操作防护策略,针对陪护人员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并严格管控其流动行为,更利于胰腺外科诊疗活动的顺利实行。

  • 标签: 疫情传播 胰腺外科 诊疗活动 开展方式 感染防控方法
  • 简介:摘要:出现在中国武汉市的新型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SARS-CoV-2)已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严重影响了人类健康和生产生活。室内“超级传播者”等传播感染事件的出现,让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主要归咎于飞沫传播的观点受到了质疑。研究发现,气溶胶才是大多数呼吸道疾病最有可能的主要传播途径,然而对于新型冠状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机制的认识仍然不足。为此,本文经文献复习,就病毒的传播方式的历史演进进行综述,评述了病毒气溶胶的产生及特点以及冠状病毒在室内外环境气溶胶中的赋存特征及生存能力,探讨了对未来疫情防控发展战略的展望,为 COVID-19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 标签: COVID-19 SARS-CoV-2SARS-CoV-2气溶胶 气溶胶传播 传染病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型肝炎(CHB)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  以100例携带HBV孕妇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HBIG+乙肝疫苗)与对照组(乙肝疫苗),比较两组新生儿HBV感染率。结果  分娩时观察组HBV DNA载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分娩时、6个月、12个月HBV感染率分别为6.00%、4.00%、4.00%,低于对照组(24.00%、24.00%、24.00%,P

  • 标签: 乙肝免疫球蛋白 乙肝疫苗 乙型肝炎 母婴传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小儿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由支原体感染引起。本论文旨在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传播途径,并提出新见解与预防控制策略。我们将介绍支原体病原体、流行病学特点、传播途径、症状和诊断方法,并重点讨论预防与治疗措施。通过深入研究小儿支原体肺炎,有望减少其发病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小儿支原体肺炎,流行病学,传播途径,预防控制,儿童健康
  • 简介:【摘要】 目的:总结1例母婴垂直传播李斯特菌败血症的极早产儿的护理经验。方法:该患儿系极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感染严重,护理的重点及难点包括对患儿实行消毒隔离措施;做好呼吸道管理;控制全身感染;合理喂养,改善营养状况。结果 在积极控制全身感染,做好消毒隔离措施及呼吸道管理,合理喂养后,经过40天精心护理,顺利出院。结论:本例患儿病情危重,并发症较多,经积极治疗及精细化护理,患儿康复出院。

  • 标签: 极早产儿 李斯特菌 败血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参与式健康教育传播模式在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本地区抽选100名中学生,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卫生教育课程,观察组:参与式健康教育传播模式。就对基础知识知晓情况、对传播途径知晓情况展开观察。结果 观察组对基础知识的知晓率同对照组相较都更高,P

  • 标签: 参与式健康教育传播模式 中学生 艾滋病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替诺福韦酯和替比夫定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安全性。方法 筛选辖区医院接受治疗的36例乙肝病毒携带孕妇,纳入时间为2021年9月-2021年12月。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孕妇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A、治疗组B,分别在妊娠24-28周起分别服用替诺福韦酯、替比夫定,服用至分娩结束。比较治疗组A、B阻断成功率,婴儿生长指标和孕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相较于治疗B组,治疗组A乙肝病毒母婴传播阻断成功率更高(P0.05);两组孕妇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显著的不良反应,服药全过程孕妇血磷、血肌酐等指标始终处于正常范围内,具备较高的安全性。结论 替诺福韦酯能够安全有效地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保护婴儿免受乙肝病毒感染,健康成长。

  • 标签: 替诺福韦酯 替比夫定 乙肝病毒 母婴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