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我的理想是像史怀哲(1875年生于德国肯萨斯伯格,远赴非洲行医,不畏艰难险恶,创办丛林诊所并竭尽所能为穷困黑人服务50年)那样,到非洲丛林做一个为有迫切医疗需要的人群服务的无国界医生。2006年年底,我踏出实践儿时梦想及求学时期理想的重要一步,递交了无国界医生海外志愿工作的申请表。2007年年初,当获知我将被派往伊拉克——一个近年来只令人联想到战火和恐怖袭击的国家时,我的心情还是不免有些忐忑。2004年伊拉克在发生了一连串针对国外人道救援组织的绑架及袭击以后,所有国际非政府组织已撤走在伊拉克境内的海外人员,我将会是首个重返伊拉克驻守的无国界医生!

  • 标签: 伊拉克 行医 国际非政府组织 医疗需要 恐怖袭击 救援组织
  • 简介:伊拉克战争硝烟散去,留给人们更多的是对和谐世界的向往和追寻。本文阐释和谐世界理念提出的背景以及其内涵,论述和谐世界的主旨是创造"普遍发展、共同繁荣与持久和平"的世界。

  • 标签: 伊拉克战争 和谐世界 利益
  • 简介:2011年12月15日,驻伊拉克美军在巴格达举行降旗仪式,标志着长达近九年的伊拉克战争正式结束。2003年,美军仅用三周时间便占领巴格达,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但“开启一场战争远比结束一场战争难得多”,伊战不仅使美国深陷“帝国的过度扩张”,更是让数十万人付出生命的代价。美国防部长帕内塔在撤军仪式的讲话中承认,伊拉克今后仍将面临恐怖主义、国家分裂、

  • 标签: 伊拉克战争 国内 萨达姆政权 过度扩张 国防部长 恐怖主义
  • 简介:本文以批评语言学理论为基础,研究语态的选择如何体现新闻语篇中所隐舍的意识形态。文章重点分析三份英文报纸(《中国日报》、《纽约时报》、《泰晤士报》)中45篇对伊拉克战争新闻报道中的语态转换,结论表明三份报纸对战争的报道其立场有所差别,而通过分析不同报纸对同一事件的报道中的语态转挟可以揭示其中所隐含的意识形态。

  • 标签: 批评语言学 新闻英语 语态转换 意识形态
  • 简介:【热点材料】美国东部时间2011年12月18日,在最后一支驻伊拉克美军车队离开伊拉克进入科威特境内之后,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签署官方文件,正式结束伊拉克战争。根据美国国防部发言人乔治·利特尔提供的信息,帕内塔在美国东部时间18日6时59分左右签署了这份文件,

  • 标签: 伊拉克战争 国防部长 文件 美国国防部 科威特 利特尔
  • 简介:思想库在美国的决策体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美国思想库之一“新美国世纪计划”在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就是例证。该思想库于1997年成立伊始,就极力倡导新里根主义的外交政策,主张美国的霸权与扩张;小布什时期新保守主义占据美国政府的主导地位,“新美国世纪计划”鼓吹对伊拉克实施政权更迭,加之“9·11”事件,导致阿富汗战争尚未结束美国又发动伊拉克战争,推翻萨达姆政权,推行所谓“自由民主”的中东。虽然,“新美国世纪计划”鼓吹发动战争,但战争的后果就难如他们所愿了。

  • 标签: 美国思想库 美国外交决策 “新美国世纪计划”伊拉克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