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文选》卷三四、卷三五立“七”体,收录枚乘《七发》、曹植《七启》及张协《七命》三篇。七体在唐前创作颇丰,据郭建勋先生统计,遗存47篇(具体详见郭建勋《七体的形成发展及其文体特征》一文,载《北京大学学报))2007年5期),当然其中多为残篇或存目,完整的仅有10篇。

  • 标签: “七体” 《文选》 解读 居正 2007年 “七”体
  • 简介:正本书是关于赛亚·伯林1928—1946年间书信的汇编。伯林交游甚广,存世书信达数千封,时间跨度近80年。书信不囿于学术问题,反映出伯林纷呈的视角和多彩的人生。主题广泛:与父母及妻子的关系、庞大的社交圈、八卦闲谈的爱好、与学者和批评家的交流等等。

  • 标签: 书信集 时间跨度 学术问题 社交圈 批评家 汇编
  • 简介:美国社会注重公民道德的培养,其历史文化渊源在共和国早期的文学中就得到反映。美国文学奠基人之一凯瑟琳·塞齐威克的诸多作品家庭、女性与公民道德建构为核心,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其处女作《新英格兰故事》被认为是美国第一部家庭小说。小说表达了新共和国知识女性对家庭、国家、民族身份及公民道德培养等问题的热切关注,对新公民的品格和新人的道德行为及其所受的家庭、宗教、学校教育和周围环境的各种影响做了细致的描述和分析。

  • 标签: 家庭 典范女性 公民道德
  • 简介:新文学后期海派徐打、苏青、张爱玲为主要代表,他们以上海为主要背景,注重抒写其传奇性故事、悲怆底色下的传奇人物、传奇中蕴涵的时代基色等,其后期海派因传奇抒写而独树~帜,备受读者的喜爱和好评。本文探究其特征,以期寻求到后期海派对新文学的独特贡献。

  • 标签: 新文学 后期海派 传奇
  • 简介:金东仁的《土豆》(1925)和李泰俊的《农民》(1939)是韩国现代文学中描绘华人形象的代表作品。《土豆》中的“王掌柜”是首次出现在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华人形象,也是当时朝鲜社会剧增的华人的典型代表。然而,该形象被描写成非道德的、反社会的人物,而促使这一形象生成的中心媒介就是“金钱”。透过该人物形象,可以窥视到20世纪二十年代中期朝鲜社会对华人的看法。《农民》中的华人形象是聚集韩中矛盾焦点的主人公。但是,评价万宝山事件为背景出现的这些华人形象时,需要了解当时韩中之间的民族矛盾是由日本的殖民政策和舆论炒作所造成的,只有对这些深层次的原因进行分析,才能以正确的逻辑进行思考。但是,万宝山事件为背景进行叙述的小说《农民》并没有抓住这点,只朝鲜人取得水路开垦的胜利而收尾,并把与朝鲜人对峙的华人集团塑造成暴力团体,可以说,这是创作过于疏懒的结果。这种试图将超越意识形态的问题集中在民族层面的文学形象化,对后来朝鲜对华(人)的认识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因此,有必要从批判的视角来解读这部作品。

  • 标签: 韩国现代小说 金东仁《土豆》 李泰俊《农民》 华人形象
  • 简介:才女张爱玲一生都是漂泊不定的流浪者,在不断的放逐中找寻自我。本文张爱玲自译英文短篇小说StaleMates—AShortStorySetintheTimeWhenLoveCametoChina的个案分析,探讨其在异质文化语境中如何借助自译这种对话方式,寻求自我同一性,建构文化身份认同的历程。

  • 标签: 文化身份 自译 回归
  • 简介:在辽宁现代文学发生期,除了大量小说、诗歌涌现之外,文学批评的文章也越来越多,很多评论家写作之余针对当时的文学现象、创作心得,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大背景下的新旧交锋等等展开讨论与批评,不乏一些有真知灼见的评论文章。其中穆儒丐发表得最多,很多已经涉及到文学理论的高度。作为编辑和作家,他的批评见地深入浅出,对读者和作者都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现代 发生期 文学批评 穆儒丐
  • 简介:当下,对扬·穆卡若夫斯基为代表的布拉格学派文论的译介与研究,是我国外国文论研究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已较为成熟,特别是俄苏学界的研究。从总体上看,俄苏学界对布拉格学派文论的研究起步较晚且总体规模不如欧美,但因为其悠久的文论研究传统,加之与布拉格学派之间存在历史及学理上的密切联系,所以他们的研究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对俄苏学界不同历史时期在穆卡若夫斯基文论研究上的几部颇具代表性的文本进行考察,并结合欧美的研究现状,对俄苏学界的布拉格学派文论研究历史及现状进行回顾,并对已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述。

  • 标签: 布拉格学派文论 扬·穆卡若夫斯基研究 回顾
  • 简介:译者的主体性是指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作用。本文明代归有光的名篇《项脊轩志》及刘士聪先生的译文为例,探讨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发挥译者的主体性作用,表达散文的韵味。

  • 标签: 主体性 韵味 意境 白描 声响
  • 简介:翻译过程就是译者主体性展现的过程,尤其是译者再现原文时发挥创造性的过程。本文从译者主体性的理论视角出发,对霍克斯英译《红楼梦》进行阐释与解读,重点分析霍克斯翻译“飞白”的方式及策略,从中得到翻译“飞白”这一修辞格的经验与启发。

  • 标签: 译者主体性 霍克斯“飞自”修辞格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