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0 个结果
  • 简介:王屋是晚明嘉兴一位布衣词人,其交游十分广泛,主要交往对象包括嘉兴望族如魏氏、钱氏、陈氏、曹氏、支氏;江南文士如吴熙、夏缁、顾艾、卞洪载、陈继儒、钟惺;方外人士如黄叶禅师、慈筏上人、雪谷禅师等.通过对其交游情况的梳理,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王屋的生活情况,了解这些交游对其生活、情感、性情、创作等方面的影响,同时对明词交际功能强化的原因及其具体发生、存在形态有更深入的认识.

  • 标签: 王屋 交游 嘉兴
  • 简介:长期以来学界对陈忱生平的认识颇多含混,本文对此作了相应考辨;同时,通过辨识陈忱与"惊隐诗社"和"东池诗社"等的交游唱和,加深了对陈忱的思想和经历的了解,这对全面深入地研究陈忱及其作品将有所裨益.

  • 标签: 生平交游 诗社 考辨 唱和
  • 简介:汪懋麟是清初著名学者,生平交游颇广.就其本集诗、文、词及相关资料,其交游对象大致分为师长前辈、遗民隐士、同年友人、当朝权贵、仁宦之友、同乡彦友、博学鸿儒、艺术之交、方外交游、乡里后贤十个群体.对其交游群体进行考察,有助于深入了解汪氏的生平、心理、思想、创作及其在清代学术史上的地位.

  • 标签: 汪懋麟 交游 生平
  • 简介:姜宸英是清初著名古文家、诗人、书法家、史学家.他交游广泛,在数十年的南北奔波中,结识了一大批各个领域中的杰出人物,对他的思想和创作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考察姜宸英的社会交游,有利于深入地探究他的创作个性与作品风格发生、发展的原因,客观评价他的文学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集中考述姜宸英的与清初文苑、诗坛等重要人物的往来及相互影响,可为进一步研究姜宸英的文学创作提供基础和前提.

  • 标签: 姜宸英 交游 王猷定 魏禧 徐乾学 纳兰性德
  • 简介:在唐代杜氏家族最伟大的诗人杜甫的一生经历中,韦氏族人与他的交往值得重视。在杜甫现存诗文中,共有近三十首诗记载了他与二十余位韦氏人物的交往。自前辈宦达,至后生晚辈,姻亲故友,他乡新知,都在杜甫的生命中留下了足迹。有雪中送炭的真情,也有人情浇薄的淡漠。有驿路江畔的依依不舍,也有南雁北鱼的殷殷关切。有同殿为臣的肝胆相照,也有青山绿水的携手同游。杜甫与韦氏族人的交往,可视为杜甫一生交游的缩影。

  • 标签: 杜甫 交游 韦氏 韦济 韦见素
  • 作者: 田维昶
  • 学科: 文学 > 中国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2-12
  • 出处:《青年文学家》 2009年第2期
  • 机构:邢昉(1590——1653),字孟贞,一字石湖。江苏高淳人,明诸生。诗人生当明末,朝政日非,党派之争激烈;苛捐杂税,灾祸频仍,农民革命风起云涌。加之,诗人数困场屋,功名失意,不善经营,生计日促、有时飨餐不继。诗人于崇祯五年(1632年)乡试被斥后,愤而走笔作《太狂篇》以明志。于是摒弃功名,往来荆楚吴越间,遍历名山大川,以陶冶性情,凡有触发,一一寓之于诗篇。与所交游者,均为较有骨气的名士。其中方文便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位。方文(1612——1669),字尔止,号嵞山。安徽桐城人,明诸生。方文一生,遭遇坎坷。早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无子。为了生计,生命的大部分时光都在颠沛流离中度过。方文崇尚气节,不与清廷合作,每年三月十九日他都要作诗怀念崇祯帝。方文从青年时期就离家出游,交游极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汪东为20世纪词坛大家,词业活动丰富,词学交游广泛。民国初年即与黄侃同和清真词。其后主政中央大学中文系十年,门下济济多士,又加入如社,广事交游,词艺日臻成熟,词学成就逐渐为词坛所认可。抗战以后,多与各界名流唱酬往还,其词又经夏敬观、冒鹤亭等词坛名宿点定推许,词坛地位更为巩固。而且可以认为,汪东坚持传统词学交游方式,其行为本身即具有固守文化传统的意味。

  • 标签: 汪东 词学交游 如社 旧体诗词
  • 简介:法式善是乾嘉时期著名的蒙古族学者、诗人,平生交游广泛,与满洲才子铁保相交甚密。索法式善与铁保二人的文学交游:一是借助诗文寄托彼此的情谊,抒发仕宦心态上的情感共鸣,交往的记忆谱成了二人诗文创作的交响曲;二是诗作领域中的频繁互动、切磋琢磨,在八旗诗选《熙朝雅颂集》上的相互助力,成就了清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八旗诗歌总集;三是在乾嘉诗坛唐宋诗风论争的背景下,二人大体相似的诗学观,成为维系二人多年友情的因素之一。

  • 标签: 法式善 铁保 《熙朝雅颂集》 诗学观
  • 简介:十八世纪欧洲人大多迷恋中国茶叶中散发出的阵阵清香,瓷器上透出的淳淳古风。到了二十世纪,欧洲人对中国的迷恋不再局限于精致的家具、瓷器和古玩,也不再满足于心旷神怡的茶叶香。他们可以较多接触到来自中国的留学生这些活生生的文化载体。众所周知,

  • 标签: 丁文江 中国茶叶 交游 韦利 十八世纪 二十世纪
  • 简介:1930年10月20日,上海的中共中央机关报《红旗日报》第3版刊登了一条重磅消息:"没落的小资产阶级蒋光赤被共产党开除党籍"。消息开列出的第二条理由是:去年全国斗争发展,白色恐怖加紧的时候,他私脱离组织,逃到日本俟(嗣)后骗党说到青岛去养病,党给他最后一个警告,而他未能彻底认清自己错误。所谓"逃到日本",指的是蒋光慈1929年8月至11月的东京之行。这个说法,看似言之有据,而且有杀伤力,但实际在刻意回避蒋光慈旅居东京抱病开展革命文学活动的史实,特别是他与日本文论家藏原惟人交往中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有益探索,从而使得文学史上的蒋氏东京之行,至少还遗留三个问题没有解决:其一,蒋光慈为何在1929年春夏之交东渡日本;其二,

  • 标签: 蒋光慈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中共中央机关报 东渡日本 考论 交游
  • 简介:赵文哲是清代乾隆时期的著名诗人,“吴中七子”之一,曾在军机处任职,与当时很多重要的官员文士往来频繁.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在《清史稿》等史书中均有记载,但对其后期从军西南的记载往往语焉不详.本文以他的《娵隅集》为基础,参照其好友王昶、赵翼等人的相关作品,对赵文哲从京城到西南地区的行程及交游进行梳理,以期对他最后五年的生活有一个更加深入细致的了解.

  • 标签: 赵文哲 王昶 《娵隅集》
  • 简介:<正>前言昔时《冯梦龙交游录》成,适逢全国冯梦龙学术讨论会在福建宁德召开,取其部分在会上交流。会后宁德师专学报欲将其发表,遂摘其部分,其绝大部分未刊。后因一病多年,昔时底稿,几成故纸,今整理籍以刊出,以免沉埋日久,以至淹

  • 标签: 十七年 姓氏 县志 万历 大学士 崇祯
  • 简介:胡子霖先生把自己用英文翻译的由加拿大教会于1936年出版的老子的一书签赠给一外国人Dr.G.Agnew,多年以来我一直在寻找胡子霖的交游情况及受赠者的相关资料,因为年代久远,只能从旧书或相关文献中寻觅了,终于机缘巧合也略有所获,可以大致勾勒出Dr.G.Agnew的轮廓来了.

  • 标签: 交游例 胡子霖 霖交游
  • 简介:朱光潜抗战前主要受西方学术话语影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认同有所抑制。抗战时期置身四川,学术环境发生改变,原来受压抑的对传统的感情得以凸显,加之与新儒家文化取向相近,其学术倾向也随之变化,写下《乐的精神与礼的精神——儒家思想系统的基础》等论文。本文陈述其在乐山武汉大学时的交游及其学术转向。

  • 标签: 朱光潜 乐山交游 学术转向
  • 简介:由“诗史”到“诗圣”,杜甫的接受和研究已经走过一千多年,关于杜甫的生平、思想、诗文、经历等等的研究已面面俱到,锱铢不遗,相关的文章、专著可谓汗牛充栋。新时期的学者们充分利用前人的成果,不囿旧说,力求精深,仍然在某些问题上取得了进展与突破。本文对近30年来的杜甫生平研究情况进行综合评述,同时对陈冠明《杜甫亲眷交游行年》进行评介。

  • 标签: 杜甫 生平 交游
  • 简介:一代文博泰斗、人称鉴定国宝的“国宝”、当代著名学者,史学家、文物鉴定家史树青先生,不幸于2007年11月7日凌晨1点因心脏衰竭逝世,走完了他86年的人生旅程。

  • 标签: 交游 追忆 “国宝” 文物鉴定 2007年 著名学者
  • 简介:晚清最后十年,有大量在外留学或从国外归来的人士(我们姑且统称之为“海归”)参与到小说著译中去。他们中有留日的,有留学欧美的,有主要活动于南洋的,而以留日人士为最多。本文旨在理清这一批人围绕小说而形成的交游情况及其对于小说的影响。

  • 标签: 海归 晚清 小说 交游
  • 简介:文章有神交有道——试论杜甫的交游诗刘文刚杜甫是一位经历丰富,交游广泛的伟大诗人。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他都有接触和交往。写入交游诗中的,也是上至皇亲国戚,宰相大将,下至田父村妪,伶人女艺,达数百人之多。杜甫的交游诗在内容和艺术上都极具特色,数量也特别大...

  • 标签: 杜甫 朋友 杜甫与严武 《杜诗详注》 老年妇女 李白
  • 简介:<正>陆游有诗云:"裴相功名冠四朝,许浑身世落渔樵。若论江山风月主,丁卯桥应胜午桥。"[1]这是对这位"江山风月主"高蹈避世、潇洒渔樵的人生态度的真心褒扬。但纵观其一生,许浑实则是一位汲汲于仕进、执著于仕途的求官之人。入仕前,即开成三年(838)调选当涂之前,许浑多次投考,结交名公大臣,四处干谒奔走,苦苦求仕是他此期主要的生活状态。但世事艰难,无门荫庇护的他一

  • 标签: 许浑 丁卯桥 入仕 人生态度 诗云 渔樵
  • 简介:近读报刊文章.常看到士即知识分子的议论.查诸辞书也多有士在“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通称”的解释。本人虽知识浅陋,但就本人所知,士在“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通称”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准确提法应该是“士大夫”而非“士”。是以写下这篇《“士”》,试谈士之源流出身,以就教于读者与方家云。

  • 标签: “士” 知识分子 统治阶级 春秋末年 报刊文章 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