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未曾有”是中古译经中十分常见的一个词语,来自对梵文词adbhuta和ascarya的意译,义为“奇特、希有”。从唐朝到现代“未曾有”主要用于“得未曾有”一语,一直在书面文献中使用,口语文献中罕见。同中古译经中相比,其意义和用法在后世的使用流传中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 标签: 未曾有 中古译经 意译词 梵汉对勘 流传
  • 简介:汉文翻译佛经的用字兼具复杂性和独特性。充分了解、把握译经用字情况,对正确解释译经词语的含义,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本文立足于辨识译经用字,对某些既有解释提出新说。

  • 标签: 汉译佛经 用字 新释
  • 简介:“着”的产生是近代汉语语法史上划时代的一件大事。在“着”的形成过程中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特点,中古佛教译经中“着”后面常接处所名词,述补结构“V+着”中的动词是表示物体在空间的运动(包括位移和停止)的;“V+着”后面出现的必须是处所名词。“着”语义的改变,造成句法关系的改变,从而推动“着”的语法化过程。

  • 标签: 中古佛教译经 “着” 语法化 语法特征 “zhe”
  • 简介:北凉沮渠京声译经述论杜斗城北凉是“十六国时代”由卢水胡沮渠蒙逊建立在河西的一个政权。这个政权的存在虽然只有几十年①,但其于佛经的翻译及石窟造像方面却有突出表现。以前笔者曾简单涉及过此方面的问题②,这里拟对沮渠京声的译经再作一较详述论,其目的无非是抛砖...

  • 标签: 《大正藏》 北凉 弥勒菩萨 优婆塞 五戒 大乘佛教
  • 简介:时体,即表示事件或动作行为在发展过程中所处的时间和所在的位置。汉译佛经广义时体标记包括动词前时间副词、与时体标记相关的情态语法语素,以及与时体用法相关的句末语气词。支谦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佛经翻译家,翻译了大量佛教经典,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杰出贡献。基于此,本文全面考察了支谦译经时体标记的使用情况,发现其表示时体的标记主要有四类:时间副词、形成中的动态助词、情态动词和语气助词。一、时间副词

  • 标签: 体标记 标记考察 译经体
  • 简介:义净译经中的程度副词已比较发达,现代汉语中一些较常见的程度副词在译经中的用法已比较成熟,在本文中我们对这些程度副词进行分类介绍,以期发现其使用规律。

  • 标签: 义净 译经 程度副词
  • 简介:宋代统治者出于政治和外交的需要,设立了译经院。为了维持译经事业的进行,国家开始了专门培养梵语翻译人才的伟大创举,先后两次各招学僧50人进行培养。学习的主要内容有悉昙章、声明及梵经义理等。维持了近百年的译经院为宋代的佛教事业培养了不少人才。惟净是其中最有成就的一位而成为一代译主,其他人中有的在译经中担任重要职位,有的则为西去求法作出了贡献。宋代这一专门培养译经人才的活动,开创了中国佛教译经事业的先河。

  • 标签: 宋代 译经 梵语 翻译
  • 简介:鸠摩罗什(Kumarajiva,350—409年),又作鸠摩罗什婆或鸠摩罗耆婆等,略称罗什,意译为童寿。据《高僧传》卷二、《出三藏记集》卷十四等记载:罗什原籍天竺,生于西域龟兹(今新疆库车)。父名鸠摩罗炎(Kumarayana),母名耆婆(Jivaka),兼取父母之名为罗什。七岁随母出家,

  • 标签: 译经 天台宗 鸠摩罗什 沙弥
  • 简介:我们正处在一个全球化时代,其对翻译经济演进的影响是巨大的。本文讨论了全球化的定义,探讨了翻译经济与经济全球化的密切关系,并提出了在这个时代翻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认为在地球村时代,必须顺应这个大潮,改变我们固有的观念,脚踏实地,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与世界接轨,在翻译与经济互动中求生求胜,这是我们保持翻译经济发展的唯一途径。

  • 标签: 全球化 翻译经济 可持续发展 “竞合”
  • 简介:我不谈翻译的艺术,或就我的翻译领域而言,译诗的艺术。这是因为,我认为,不打好基本功,奢谈翻译的艺术是没用的,是虚荣和虚幻的。有句行内话,大意是未译百万言,不足以论翻译。所谓百万言,主要还是指基本功。虽然我本职的新闻翻译何止千万言,文学翻译也不止百万言,但我认为翻译主要是一门技术,更像科学研究,是解决一系列问题的过程。

  • 标签: 新闻翻译 经验 汉语 朝向 文学翻译 科学研究
  • 简介:李文俊,著名学者、翻译家、散文家。祖籍广东中山,1930年生于上海,195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在《译文》与《世界文学》编辑部工作多年,曾任《世界文学》主编、中国译协副会长兼文艺翻译委员会主任、中国作协中外文学交流会委员、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等。李文俊的主要译作有诺贝尔奖得主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去吧,摩西》《押沙龙,押沙龙.》等,并出版两本福克纳评传和画传。另译有美、英、加、澳等国文学作品多

  • 标签: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9-06
  • 简介:因为贞素到达灵境寺的时间距灵仙死亡的时间并不长,灵仙大师    灵仙,灵仙大师是参与汉译佛典的唯一的日本僧人

  • 标签: 僧译经 大师灵仙 日本留学
  • 简介:西夏时期新译藏传密教经典在语言上突出表现为两个特点:一是某些佛教术语的翻译多采用意译;二是密咒对音汉字反映的是西夏地区流行的汉语西北方音。这些特点无疑可以作为一种标准,我们一方面可以根据佛教术语判定西夏文佛经原本的语言,另一方面可以根据陀罗尼对音用字规律把一些没有题款的、一般认为是宋元时期翻译的汉文佛经确定为西夏时期翻译的。本文主要通过西夏宝源译《圣观自在大悲心总持功能依经录》和《胜相顶尊总持功能依经录》,并结合《密咒圆因往生集》等有确切题款的经典,考察了夏译佛经密咒梵汉对音的用字特点,并结合这些特点提出《圣妙吉祥真实名经》是西夏时期翻译的。

  • 标签: 梵汉对音 西夏 藏学 佛教
  • 简介:本文通过结合敦煌吐蕃名僧译经三藏法师法成在敦煌的活动线索,对莫高窟第161窟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第161窟极有可能就是吐蕃统治时期法成在敦煌营建的功德窟。

  • 标签: 第161窟 法成 窟主 吐蕃 敦煌
  • 简介:东晋一朝门阀势力极强,文坛上的知名人物大抵都出身于世族高门。陶渊明算是比较潦倒的了,但他的曾祖陶侃当过级别最高的官,封为公爵;祖父和父亲也还当到太守一类的中级官员;他本人也多次出仕——这才能成为著名的隐士。

  • 标签: 文人 中古 门阀势力 知名人物 陶渊明 世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