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肩周炎患者给予实施中医手法推拿肩胛下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主要采取分组对比的方式,精选近期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肩周炎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均分两组,组别设置为:给予常规物理治疗的60例肩周炎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物理治疗+中医手法推拿肩胛下肌治疗的60例肩周炎患者设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 骨关节指数(WOMAC)评分、视觉疼痛评分等指标以及肩关节活动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给予实施常规物理治疗+中医手法推拿肩胛下肌治疗的研究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VAS、WOMAC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肩关节外旋、内旋、外展、内收及伸展度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肩周炎患者治疗开展中,在常规物理治疗基础上增加中医手法推拿肩胛下肌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降低患者降低疼痛程度以及WOMAC评分,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功能也实现很大的改善,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肩周炎 推拿 松解肩胛下肌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手法推拿肩胛下肌治疗对肩周炎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肩周炎患者86例,按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手法推拿肩胛下肌治疗。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积分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中医手法推拿肩胛下肌治疗应用于肩周炎患者可改善中医证候积分,缓解炎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  肩周炎 推拿 中医手法 松解肩胛下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肩周炎患者采取中医手法推拿肩胛下肌治疗的效果和影响。方法:纳入样本时间在2021年5月到2022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50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前者给予常规治疗,后者给予推拿肩胛下肌治疗,比较组间有效率、肩关节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推拿手法可以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具有较高价值。

  • 标签: 中医手法推拿 松解肩胛下肌 肩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原发性冻结肩患者选择麻醉下手法联合关节镜的治疗效果,为后续治疗工作开展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将我院在2019-2021期间接诊治疗的40例原发性冻结肩患者作为对象开展研究工作,参与研究的患者均行关节镜手术结合麻醉下手法治疗,医护人员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总结。结果: 治疗前患者VAS评分为(7.41±1.23)分,治疗后,患者VAS评分为(2.51±1.06)分,数据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

  • 标签: 原发性冻结肩 肩关节镜手术 麻醉下手法松解
  • 简介:背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初期对部分屈曲角度不能超过90°的患者可能须进行麻醉下的手法,以改善关节活动度。本目的是评价全膝置换术后手法的治疗效果。方法:90例患者(113膝)因术后平均10周时患膝屈曲角度≤90。而进行了手法。分别于全膝关节置换术之前、手术、手法前、手法后即刻以及术后6个月、1年、3年、5年以量角器测量膝关节的屈曲角度。黑:90例患者中81例(90%)在手法后膝关节屈曲角度获得改善。膝关节平均屈曲角度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前102°,中皮肤缝合后111°,手法前70°。术后5年随访时膝关节屈曲角度较手法前平均提高35°(p〈0.0001,配对t检)。术后12周之内进行手法的患者与术后12周之后进行手法的患者相比,平均屈膝角度的改善程度无显著差,最终仍进行手法的患者其术前膝关节协会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未进行手法的患者(更痛,p=0.0027)。结论手法可以改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屈曲角度。术前疼痛明显的患者术后更趋向于须手法。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Ⅲ级。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手法松解 屈曲角度 疼痛评分 关节活动度 全膝置换术
  • 简介:1993年至1995年以来我科采用液态扩张辅以手法按摩治疗肩周炎18例,在临床上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导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12例,女6例,年龄48岁~64岁,平均54岁。病程6m~4y年,平均18m。该病例均为单侧.2治疗方法本组病例术前均常规行颈椎及肩部X

  • 标签: 手法松解治疗 肩周炎 肩关节 老年骨质疏松 粘连松解 手法按摩
  •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内服配合手法治疗重症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6例重症肩周炎患者采用中药内服配合手法进行治疗,然后判定疗效。结果:生活自理能力:自理48例,基本自理36例,需他人协助2例,无改善0例;总有效率97.67%。结论:中药内服配合手法治疗重症肩周炎疗效好,值得推广。

  • 标签: 肩周炎 中药煎服 手法松解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肩周炎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26例肩周炎患者的诊疗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26例患者治疗总优良率达92.08%以上。结论全麻及臂丛麻醉下手法治疗肩周炎有着明显的疗效,具有无痛、彻底的特点。

  • 标签: 肩周炎 全麻 臂丛麻醉 手法松解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法联合微创手术治疗在肩周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讨论。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间64例肩周炎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肩周炎手法治疗,实验组患者同时配合微创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56.3%,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肩周炎首发联合微创手术治疗在肩周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 标签: 肩周炎 手法松解 微创手术
  • 简介:【摘要】 : 目的 观察 分析 中医手法联合壮骨活血中药促进下肢骨折术后康复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 2017 年 8 月 -2019 年 7 月收治的 下肢骨折术后患者 90 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 研究 组 , 各 45 例 患者。 对照组给予单用西医对症干预, 研究 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手法联合壮骨活血中药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以及 治疗前后膝关节评分、关节活动度。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 95.56%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膝关节评分及关节活动度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研究组治疗后膝关节评分及关节活动度较对照组升高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中医手法联合壮骨活血中药用于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可有效缓解局部症状体征,改善膝关节功能, 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及应用 。

  • 标签: 骨折 康复 手法松解 中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倘若创伤性关节僵硬患者关节活动范围超过六十度,那么患者在中药薰洗的时候同时配合肘关节自主康复锻炼;倘若创伤性关节僵硬患者关节活动范围在三十度到六十度之间,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穴位按压。对患者进行恰当肘关节放松运动后,以尺骨鹰嘴为支点将肘部放置于桌面上,并且在患者肘关节处放置一个软垫。护理人员一只手放置于患者手腕上,一只手放置于患者上臂处,双手配合被动屈伸伤肢关节,屈伸范围以患者能忍受最大限度,患者同时需要进行肘关节的自主弯曲和伸展,医护人员同时还可以手法较为轻柔的按摩肘关节伤处及肘关节周围,通常创伤性关节僵硬患者中药熏洗治疗疗程时长为十天。

  • 标签: 中药熏洗 手法 创伤性关节僵硬 肘关节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不同麻醉方法下手法治疗冻结肩时的效果及安全性,以便为手法治疗冻结肩提供较好的麻醉。方法将120例接受手法治疗冻结肩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即A组60例实施臂丛神经阻滞,B组60例采用丙泊酚-舒芬太尼组合静脉镇痛麻醉。结果A组疼痛评分0分49例、1~3分6例、4~6分5例,A组麻醉效果优良率90.2%,B组病人均取得较满意的效果。B组病人注药后BP、HR、SpO2、RR有所下降,而A组病人各项指标相对稳定,但麻醉效果不及B组,且麻醉诱导时间明显长于B组。结论手法解冻结肩时,麻醉方法首先可采用臂丛神经阻滞,对于肥胖或割变异穿刺困难病人,可在抢救设施完善,对患者做全程循环呼吸监护的情况下采用舒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较好。

  • 标签: 手法松解 冻结肩 麻醉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肩关节镜下全方位关节囊松懈联合手法术治疗原发性冻结肩的疗效。方法:围绕原发性冻结肩患者做回顾研究,选定2016.06-2018.07间的38例病人为样本,对照组(手法)17例、治疗组(联合关节镜下全方位关节囊松懈)21例,比较3个月后关节活动度变化并以量表综合评价其功能。结果:治疗组在干预后的关节活动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干预后的VAS显著低于对照组而constant-murley更高,P<0.05。结论:原发性冻结肩患者在接受肩关节镜下全方位关节囊松懈联合手法术治疗后其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相较而言,患者的疼痛感更轻、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更为理想。

  • 标签: 肩关节镜下全方位关节囊松解 手法松解 原发性冻结肩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分析针刀术治疗颈椎病72例颈椎病患者资料,总结疗效及机制。方法:选取资料完整的颈椎患者72例,采用1~3次针刀术治疗,针刀治疗前、针刀治疗结束后通过分析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和临床症状评价针刀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总体疗效。结果:1.患者针刀治疗前、后NDI评分比较治疗后(14.85+1.01)分明显小于治疗前(34.45+3.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患者针刀治疗前、后CCI评分比较显示,(1785+4.28)%明显大于治疗前(10.82±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针刀术治疗颈椎病,治疗后观察疗效总有效率88.9%,而随着时间延长,其总体疗效逐渐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基于“人体弓弦力学解剖系统理论”指导下的针刀术治疗颈椎病患者疗效肯定,可以有效患者颈椎力学平衡,较快的减轻临床症状。2.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可以作为评价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的辅助参考指标。3.针刀术术式操作规范,为针刀广泛应用、推广具有借鉴价值。

  • 标签: 针刀松解术 颈椎病 颈椎功能障碍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术治疗肘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患者采用中医术治疗肘关节病,治疗3次为一疗程,观察1—5疗程。结果:临床治愈30例,显效18例,有效8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中医术治疗肘关节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医松解术 肘关节病 临床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手法+松动手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在我科治疗的粘连期肩周炎患者,根据临床症状、体征结合影像检查明确诊断,排除肩关节重度骨质疏松、骨破坏、感染及肿瘤病变;排除全身严重器质性病变。病程1个月-3年。年龄最小32岁,最大75岁。对52例粘连期肩周炎患者均采取臂丛麻醉下行手法、术后关节松动手法治疗,随访3个月,根据疼痛评分及关节活动度改善程度评价治疗效果。结果52例患者治疗效果满意,有效率100%,优良率达94.2%。结论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手法+松动手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疗效确切,效果好。

  • 标签: 肩周炎 臂丛麻醉 关节松动手法 手法松解
  • 简介:目的总结关节镜辅助手法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9月至2011年6月,27例原发性和继发性冻结肩患者采取关节镜下术结合麻醉下手法。术前、术后根据缩减的CMS评分系统作为疗效判定标准进行评分。结果27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12个月。术前评分40.19±5.60,术后评分62.78±6.5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肩关节镜进行肩关节粘连,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 标签: 冻结肩 关节镜 松解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