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是一种对人类健康有重大威胁的疾病。患者因睡眠时反复上气道塌陷、通气不畅导致睡眠结构紊乱、生活质量下降。长期间断性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将影响心血管系统、内分泌和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使各脏器功能失调,产生一系列的并发症。

  • 标签: 下颌前移矫治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HS 口颌系统 患者 睡眠结构紊乱
  • 简介:摘 要:目的 分析固定式下颌矫治治疗Ⅱ类错牙合畸形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56例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收治时间: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均行固定式下颌矫治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SNA矫正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SNB、ANB、U1-SN、L1-MP、PFH、AFH矫正前后比较,SNB、PFH、L1-MP、AFH增加,ANB、U1-SN减少,矫正前后数据差异显著(P

  • 标签: Ⅱ类错牙合畸形 固定式下颌前移矫治器 疗效
  • 简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是一种发病率较高且具有潜在致死危险却易为人轻视的复杂疾病[1],近年来被医学界认识,并成为多学科研究的疾病[2]。口腔科、呼吸内科、耳鼻咽喉科、老年医学科、内分泌学科、消化内科等学科组成了OSAHS治疗和研究的团队。

  • 标签: OSAHS 口腔矫治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下颌前伸 治疗 复杂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Forsus推杆矫治治疗Ⅱ类下颌后缩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Forsus推杆矫治治疗26例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术前术后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Forsus矫治可刺激下颌骨生长,下前牙唇倾,前牙覆盖减小,磨牙关系改善。结论Forsus推杆矫治用于安氏Ⅱ类下颌后缩的治疗,可起到显著的生长改良作用。

  • 标签: Forsus推杆矫治器 Ⅱ类错 固定功能矫治器 骨性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rSyndrome,OSAHS)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具有潜在致死危险的复杂疾病。本研究的目的利用核磁共振(magneiticresonanceimagingMRI)手段,观察正常人群戴入下颌伸式矫治(mandibularadvacecmentdevices,MADs)后,上气道及周围软组织形态结构影像学变化,探讨下颌神式矫治在OSAHS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进一步了解OSAHS病因机制及对其阻塞部位定位诊断和制定适合OSAHS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年轻医护人员30名(男、女各15例),年龄范围20-25岁,平均年龄22.5±1.74岁。磁共振扫描戴用下颌伸式矫治前后上气道及其周围结构测量数据各段内气道截面积(包括最小截面积、平均截面积);矢向位像获取软腭厚度、软腭长度及软腭最大截面积,舌体高度、舌体长度及舌体最大截面积;累计计算咽腔各段的体积、咽腔总体积。所有测量数据用SPSS10.5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戴入矫治后无鼾正常合年轻人鼻咽平均截面积、腭咽平均截面积、舌咽体积平均截面积、喉咽平均截面积带入矫治后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鼻咽体积、腭咽体积、舌咽体积、喉咽体积戴入矫治后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鼻咽、腭咽、喉咽的最小截面积戴入矫治后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舌咽的最小截面积戴入矫治后增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软腭、舌体面积、舌体长度、舌体高度戴入矫治后均有一定程度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矫治能稳定的使下颌及舌体,增加口咽腔、下咽腔的空间;舌体组织舌根后坠,软腭失去舌对其向后的压力也发生前,从而有效地开放气道,解除上气道的阻塞。2.矫治影响上气道主要改变气道大小和气道形状两个途径,使上气道鼻咽部、腭咽部、喉咽部的平均截面积、最小截面积及体积明显增大,舌咽部平均截面积及体积明显增大。增加上气道各段宽度,改变气道周围软组织的形态,3.矫治戴入后使软腭最大面积、软腭厚度及软腭长度、舌体长度、舌体厚度、舌体最大面积减小,舌体更直立,软腭。4.本研究结果提示下颌伸式矫治是治疗OSAHS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上气道 下颌前伸式矫治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无鼾 磁共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个性化舌侧矫治与无托槽隐形矫治对远移上颌第二磨牙的矫治效率。方法:选择我院口腔正畸科在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采用个性化舌侧矫治与无托槽隐形矫治治疗患者共18例,采用非拔牙矫治远移上颌牙列达到矫治目标,比较矫治前后石膏模型磨牙实际远的量与治疗模拟动画预计结果之间的差值,分析两种矫治对上颌第二磨牙远的效率。结果:所有30例患者均完成矫治,获得了满意的矫治效果。其中采用个性化舌侧矫治的患者第二磨牙平均远中移动2.40±0.88(mm),其表达率为92%;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的患者第二磨牙平均远中移动1.80±0.76(mm),其表达率为77%。结论:个性化舌侧矫治比无托槽隐形矫治第二磨牙效果更佳。

  • 标签: 个性化舌侧矫治器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磨牙远移 种植支抗钉
  • 简介:为了了解下颌联冠斜面导板与固定矫正(Edgewise技术)联合应用于早期前牙反的疗效及对颅面生长、颞下颌关节等方面的影响,对42名以该法矫治的前牙反患者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固定矫治技术中应用下颌联冠斜面导板具有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托槽脱落、有利于前牙反颅面生长型向正常方向转化、且不会对TMJ和牙齿松动产生不良影响的优点,能够产生满意的临床效果。

  • 标签: 下颌联冠斜面导板 固定矫技治技术
  • 简介:合垫舌簧矫治矫治反合刘鸿翎对多数乳牙,替牙期反的矫治,临床上常使用上颌垫舌簧矫正。笔者在临床中注意到上颌垫的作用,并进行了73例上颌垫舌簧矫正矫治反的临床观察分析。1.临床资料73例使用上颌垫舌簧矫正矫治反的病例,年龄4—12岁。均为乳牙或替...

  • 标签: 矫治器 矫正器 替牙期 矫治效果 支抗 正畸科
  • 简介:应用前方牵引矫治矫治19例安氏Ⅲ类骨性错的患者,治疗最短6个月,最长15个月,平均10.5个月。比较矫治前后的临床表现及X线头影测量的结果表明,前方牵引矫治有促进上颌骨向前发育、抑制下颌骨向前发育的效果,从而,调整上下颌骨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得矫治后有比较好的面形,为二期牙齿矫治打下基础

  • 标签: 前方牵引 X线头影测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Forsus矫治在治疗发育高峰后期人群中的治疗。方法选择发育高峰后期下颌后缩病人21例,应用Forsus矫治进行治疗。结果经过4~6个月的治疗,所有病例下颌后缩都得到矫正。结论Forsus矫治对于发育高峰后期下颌后缩的疗效肯定。

  • 标签: Forsus矫治器 下颌后缩 功能矫治器
  • 简介:慢性乙型肝炎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秋季为多。男性多于女性。本病的发生,中医认为有内、外二因,外因为感受湿热疫毒之邪;内因为正气不足,“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肾不足者,感受湿热毒邪,结于肝脏,导致肝郁脾虚之候;病久及肾,而致肝肾两虚。

  • 标签: “肾为先天之本” 矫治器 牙齿 慢性乙型肝炎 脾为后天之本 湿热疫毒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评价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RPE)配合固定矫治矫治骨性111类反合的疗效,探讨治疗骨性111类反合的有效方法。方法40名骨性111类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20名患者应用前方牵引结合RPE配合固定矫治进行治疗,对照组20名患者单纯应用固定矫治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平均7周反合症状改善,对照组平均20周反合症状改善。结论采用牵引结合RPE配合固定矫治治疗骨性111类错合,能够尽快改善反合症状,顺利进行下一步治疗,疗程缩短,是临床高效矫治骨性111类错合的一种方法。

  • 标签: 前牵引器 快速扩弓 固定矫治器 骨性反合
  • 简介:本文通过选用下切牙区下颌运动的描记,探讨用FRI矫治矫治安氏ⅡⅠ错,下颌运动的变化,发现型对下颌边缘运动具有引导作用,随着矫治后深覆的改善,运动轨迹随之改变;通过矫治使下颌运动轨迹重复性增加,说明下颌运动可作为一种功能监测手段,帮助分析、诊断、评价正畸疗效

  • 标签: 矫治器.功能 错 下颌运动
  • 简介:目的本研究通过临床评估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与传统固定矫治患者的牙周指数变化,比较两种矫治对牙周健康的影响,判断隐形矫治是否更有利于口腔卫生和牙周健康维护.方法临床选取40名成人患者,分为隐形矫治组(Ⅰ组)和固定矫治组(F组),通过测量在其矫治及佩戴后1、3、6个月中菌斑指数(PlaqueIndex,PLI)、牙龈指数(Gingiva-Index,GI)及龈沟出血指数(SulcusBleedingIndex,SBI)等牙周指数变化,对比两种矫治对牙周健康的影响.结果隐形矫治组的PLI在治疗中明显低于固定矫治组,但GI及SBI除第一个月有差异外,后期无明显差别.佩戴矫治后两组的各项指数均高于矫治.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在一定程度上仍有碍口腔卫生的维护,但优于传统的固定矫治,在矫治过程中短期内仍会对牙周组织健康造成一定影响,与传统固定矫治并无明显差别。

  • 标签: 固定矫治器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牙周指数 口腔卫生
  • 简介:目的比较自锁矫治与传统结扎式矫治用于拔牙矫治病例的矫治效率。方法从2006—2010年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并完成治疗的错畸形病例中选择使用Damon3MX自锁矫治(自锁组)与传统结扎式矫治(结扎组)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病例各15例,分别记录其整平排齐时间、关闭拔牙间隙时间、总体治疗时间及有效复诊次数,并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整平排齐时间:自锁组为(5.8±2.10)个月,结扎组为(4.5±0.71)个月;关闭拔牙间隙时间:自锁组为(8.3±3.65)个月,结扎组为(6.6±2.99)个月;总体治疗时间:自锁组为(20.4±5.04)个月,结扎组为(16.8±2.66)个月;有效复诊次数:自锁组为(19.0±4.83)次,结扎组为(16.4±3.41)次。自锁组的整平排齐时间、关闭拔牙间隙时间、总体治疗时间及有效复诊次数均较结扎组多,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拔牙矫治中,Damon3MX自锁矫治并未表现出比传统结扎式矫治更高的矫治效率。

  • 标签: 自锁矫治器 传统矫治器 Damon 3MX 矫治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讨论无托槽隐形矫治与固定矫治在口腔正畸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需要进行口腔正畸的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固定矫治,实验组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满意度及口腔功能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有效性、满意度及口腔功能评分均增高,P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口腔正畸 口腔功能评分 固定矫治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自锁托槽矫治和直丝弓矫治在牙齿正畸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诊治的50例牙齿正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研究起止时间在2020年3月-2021年12月,以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成各包含25例的研讨组和参照组,研讨组选用自锁托槽矫治,参照组选用直丝弓矫治,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牙周指标。结果:研讨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牙龈退缩指数均高于参照组,研讨组治疗后牙周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值低于参照组,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牙齿正畸的治疗中,采用自锁托槽矫治治疗相比直丝弓矫治总有效率更高,且对牙周的改善效果更好,适合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自锁托槽矫治器 牙齿正畸 直丝弓矫治器 治疗效果 牙周指标
  • 简介:对我院上颌牵引矫治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8例失败原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5例、女3例,年龄4.8~14(平均9.6)岁。乳牙期2例,替牙期3例,恒牙期3例。临床均表现为磨牙近中关系,前牙反[牙合],凹面型。临床上均采用的是口内可摘矫治固位装置.配合口外面具式支架,前方牵引力采用500~800克/侧.每天不少于12h,平均用时6个月左右。

  • 标签: /治疗 正畸学 矫正 治疗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