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又称低地,即东北平原东北部,中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即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条大江浩浩荡荡,汇流、冲积而成这块低平的沃土。区内水资源丰富,人均耕地面积大致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在低山丘陵地带还分布有252万公顷的针阔混交林。

  • 标签: 三江平原 全国平均水平 人均耕地面积 东北平原 乌苏里江 资源丰富
  • 简介:东北除了长白山的主峰——白头山周边,其他地方地势都不高,用地理学家的话说,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山地都是起伏平缓的“波状丘陵”。我多次在东北大地旅行,真的感觉像是在大海微微起伏的波浪上航行。在东北地区修路和行车,地形的起伏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冻土。冻土层的存在是公路的天敌。

  • 标签: 冻土 三江平原 东北地区 地理学家 小兴安岭 长白山
  • 简介:赫哲族在我国北方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先民在远古时代就生息、繁衍、劳作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一带,长期以渔猎为生。“赫哲”在我国古籍中,还记作“黑斤”、“黑哲”、“赫斤”、“赫金”等,直到清康熙二年(1663年),才将居住在的土著居民称为“赫哲”,从而把赫哲族同其他北方民族区分开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根据赫哲人民的意愿,于1957年正式定其名称为“赫哲”。赫哲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0.42万,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同江市及饶河、抚远两县,聚居区是街津口、四排和八岔3个民族乡。

  • 标签: 渔猎民族 三江平原 赫哲族 北方民族 中国 黑龙江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分析中国东北地区的的NPP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通过对气温、降水、日照时数和蒸发量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揭示了地区NPP时空变化规律。

  • 标签: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 三江平原 时空变化 相关性
  • 简介:在地质因子、气候因子和人为干扰因子等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大量的孤立湿地。新构造运动的沉降或隆起间接地影响到孤立湿地的形成和发育,质地黏重的第四纪沉积物为孤立湿地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条件,古冰丘融化和古河道变迁直接导致孤立湿地的形成。气候变化(气温逐渐升高,降水量逐渐减少)和水文条件的改变(水位降低)造成湿地生态系统的逆向演替和退化,湿地退化后以“孤立湿地”形式残存下来。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开展了几次大规模的农业开发活动,导致大面积连片湿地的破碎化,在农田中的地势较低处残留下来的沼泽,形成大量的孤立湿地。按孤立湿地形成和发育的地貌部位,将孤立湿地划分为阶地碟型洼地型、古河道型、河漫滩型、湖滨型和山前倾斜平原型孤立湿地。其中,分布在河流阶地地貌中的孤立湿地数量最多;按孤立湿地的形态可以分为碟型、线型和不规则型孤立湿地;按孤立湿地与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关系可划分为自然湿地中的孤立湿地、林地中的孤立湿地、居民用地中的孤立湿地、水田中的孤立湿地和旱田中的孤立湿地,其中,旱田中的孤立湿地数量最多。孤立湿地的结构和功能多样,生态环境效应明显,应对其进行合理保护与规划。

  • 标签: 孤立湿地 类型 成因 三江平原
  • 简介:基于RS和GIS技术,应用集成地形图与遥感影像(MSS和TM)数据,获得抚远县6期景观类型图;通过计算各景观类型的相对变化率、转入和转出贡献率,应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对1954~2005年抚远县湿地农田化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6年以后,耕地成为抚远县面积最大的景观类型;1954~2005年,各景观类型中耕地的相对变化率最大,1995—2000年间其相对变化率达到10.50;湿地的相对变化率在1976~1986年最大,为1.31%,湿地转出变为耕地的贡献率较大,这主要是湿地大面积被开垦为耕地的结果。景观指数在过去50多年间都发生了明显变化,最大景观形状指数(LSI)出现在1995年,为36.99;最大Shannon多样性指数(SHDI)出现在1986年,为1.45;最大斑块聚集度指数(CONTAG)和斑块指数(LPI)出现在2005年,分别为64.14和53.35;最大斑块周长——面积分维数(PAFRAC)出现在1954年,为1.54。大规模农业开发与景观指数变化规律存在密切关系。

  • 标签: 遥感 景观格局 湿地农田化 三江平原抚远县
  • 简介:为了认知稻田磷的输出机制,通过不同尺度田间原位实验,研究了稻田磷在侧渗输出过程中的含量、侧渗速率以及田埂截留率的变化规律,量化输出磷负荷量;并进一步通过采样分析,揭示磷在各级排水系统中的迁移过程。结果表明,近沟渠田埂对侧渗液中总磷(TP)和可溶性总磷(DTP)的截留率都较高,平均达到50%~60%左右,且随田埂宽度增加,截留能力增强。现有耕作模式下,TP和DTP的年输出总量分别为0.19t/(km2.a)和0.02t/(km2.a),分别占当年施肥总量的9.85%和1.12%。稻田水排出后,其磷含量在水渠—排干—沼泽性河流—江河系统中逐级递减,说明各级排水系统不但起到疏通河道的作用,还具有较好的磷净化功能。

  • 标签: 侧渗 负荷 非点源污染 稻田 三江平原
  • 简介:目前,农业非点源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焦点。近些年来,为了解决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的粮食种植业和畜禽养殖业有了迅速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存在着诱发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可能性。因此,以挠力河流域为例,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现状进行了分析,借鉴国内外经验,对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策略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为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农业非点源污染 现状 防治对策 三江平原
  • 简介:露水作为下垫面水汽凝结的产物,对其水质的研究可揭示当地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和露水的生态效应。为此,分别于2008年7月中旬至9月中旬和2009年5月中下旬至9月初,在中国科学院沼泽湿地生态试验站收集了毛苔草(Carexlasiocarpa)植株上的露水样品,使用ICP-MS测定了样品中K、Na、Ca和Mg等26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及pH。结果表明,毛苔草沼泽露水的pH为(6.42±0.23),研究区未出现酸露现象;露水中金属元素种类丰富,K含量最高,其平均值为29531μg/L,Ag、Th、U、Be和Tl的含量较低,平均值低于0.03μg/L;露水中的K、Ca、Na、Mg、Mn、Fe和Zn的含量远高于当地雨水,露水为湿地植物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沼泽地表积水和大气干沉降为露水中金属的主要来源。露水中Pb、Ba、Se、As、Co、Cr和Cu等微量元素含量极低,表明研究区环境空气质量未受到人为污染。露水水质分析可作为判断区域空气质量的辅助手段。

  • 标签: 毛苔草 露水 金属元素 雨水 沼泽
  • 简介:干旱监测指标是人们监测旱涝变化情况的重要参数,可为灾害预警、影响评估、应急管理及决策提供依据.基于1961-2014年的月降水量和月平均气温时间序列分别计算不同时间尺度(1月、3月、12月尺度)的SPEI值,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年、季节和月份干旱强度和干旱站次比的变化特征以及干旱发生频次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干旱强度及干旱发生范围总体呈略微上升趋势,夏季干旱强度最大,秋季干旱发生范围最广;空间尺度上,中旱及以上强度干旱发生频次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于鹤岗、富锦、佳木斯、萝北、集贤等地,呈从东南向西北增加的特点;的干旱情况在不同年代呈波动态势,1970年代和2000年代为干旱最严重的年代纪。

  • 标签: 干旱时空分布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标(SPEI) 干旱指标 三江平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典型湿地毛果苔草群落为研究对象,在2007年5月至2008年9月研究了毛果苔草植物地上和地下部生物量季节动态以及养分(氮、碳、磷)特征。结果表明:毛果苔草地上生物量随着植物的生长符合二次函数模型,地下生物量随着植物的生长符合指数增长模型。毛果苔草地上、地下部分有机碳含量随植物生长均呈显著正的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983和0.746。地上、地下有机碳累积量随着植物生长的变化趋势与其生物量的变化是一致的,随着植物的生长符合二次函数模型。毛果苔草地上、地下部分总氮含量和积累量随着植物的生长分别符合指数递增模型。毛果苔草磷含量随着植物的生长分别符合二次函数模型,但是磷累积量随着植物的生长分别符合线性增长模型。植物生长季毛果苔草植物体碳/氮的大小与其总氮含量呈反比关系,碳/磷的大小与其总磷含量呈反比关系,研究表明氮含量是毛果苔草生长过程中的限制性养分。

  • 标签: 毛果苔草 养分累积 三江平原 季节变化
  • 简介:最新统计显示,近十年来,我国湿地面积减少,功能持续下降,对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国家林业局提出,将湿地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严防死守6亿亩湿地。建国初期湿地面积是500万公顷,2010年调查的时候只有91万公顷,

  • 标签: 三江平原湿地 湿地面积 经济社会发展 国家林业局 统计显示 生态安全
  • 简介:黑龙江森林的变迁肇始于清末至民国时期。本文通过全面收集历史文献、地方文献,并结合实地踏勘,较全面地复原了黑龙江在清初及清中叶时期的森林环境,继而探讨了清末及民国时期此地森林演变的过程和原因——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所需、修筑中东铁路、作为船舶燃料以及挖参和采金。文章最后揭示了该地森林演变的空间特征,即由清初、清中叶的点式影响变为清末民初时期的沿边、沿江、沿路(铁路)、沿村、沿屯的破坏,但交通不便的深山区和平原腹地森林仍然保持着原始的状态。

  • 标签: 三江平原 森林资源 清代 民国
  • 简介:土壤动物是湿地生态系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群落结构及其变化研究,可为深入揭示湿地生物多样性及其功能提供基础资料。在2005年生长季,对典型湿地土壤动物进行了野外调查和室内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典型湿地土壤动物隶属5门12纲27目45科,优势类群为真螨目(Acariformes)、鞘翅目成虫(Coleopteraadult)、线虫(Nemata)和柄眼目(Stylommatophora)4类,常见类群9类,。稀有类群19类;优势种群和常见种群都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变化。多样性分析表明,整个生长季典型湿地类型土壤动物多样性指数为2.32,丰富度指数为3.85,均匀度指数为0.68,优势度指数为0.15。类群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在温、湿条件优越的8月最大,降水较少的6月最小。优势度指数6月最大,个体数量在类群分布上比较集中。土壤动物功能类群可划分为腐食性、捕食性和植食性土壤动物,其数量比例关系整体上表现为腐食性土壤动物最多,其次为捕食性土壤动物和植食性土壤动物。土壤动物垂直分布格局研究表明,除了10月外,其他各月都表现为明显的表聚性;10月的逆向分布格局是由于表层土壤温度低造成的。

  • 标签: 土壤动物 多样性 格局 功能类群 三江平原湿地
  • 简介:沼泽湿地选择了漂筏苔草(Carexpseudo-curaica)-乌拉苔草(Carexmeyeriana)-小叶章(Calamagrostisangustifolia)、漂筏苔草-鸭绿苔草(Carexjaluensis)-小叶章以及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小叶章-山杨(Poptdusdavidiana)3个群落空间演替系列,按群落类型挖取土壤种子库样本,采用连续萌发的方法鉴定可萌发种子库的植物种类并统计种子密度,采用样方法调查群落地上部分的植物成分。结果表明,各演替系列在0~10cm土层内种子密度为433.3~2066.6粒/m^2;10~20cm土层种子密度为33.0~1375.0粒/m^2。表层土壤种子库的物种数及种子密度均大于深层土壤。随着生境中水分梯度递减,演替系列内的地上植物成分与对应的土壤种子库植物成分的相似性系数(CJ)呈逐渐减少的趋势,而土壤种子库的物种数则呈现增加趋势。演替系列内不同群落类型间以及同一群落内不同样本间的种子库物种数和种子密度差异较大,种子库分布表现出明显的不均匀性。同一演替系列内相邻群落的种子库具有数量不等的共有种,种子库的空间更替具有明显的连续性。

  • 标签: 三江平原 沼泽湿地 演替系列 可萌发土壤种子库 种子密度
  • 简介:是我国沼泽湿地的重要分布区.在20世纪的后50a中,在经过几次大规模的开荒后,其下垫面发生了明显的阶段性变化,湿地大面积消失,农田面积不断增加.为了认识20世纪下半叶不同时期湿地的气候效应,拟采用第代区域气候模式(RegCM3)来开展研究.而目前被广泛用于RegCM3的GL-CC数据,所反映的研究区下垫面几乎不存在沼泽湿地,这与事实严重不符,所以必须获取有沼泽湿地存在的真实的下垫面数据,才能得到可靠的湿地气候效应的模拟结果.分别选择了4期(1954年、1985年、1996年和2000年)有阶段代表性的航片、TM影像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利用ERDAS8.7和Arcview3.2等软件,首先得到4期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数据,然后通过土地利用数据类型向模式数据类型的转换,从4期研究区土地利用数据中提取出了下垫面的模式数据.经过误差分析,认为获取的4期下垫面模式数据准确的反映出研究区几个时期的湿地下垫面实况,可以作为湿地气候效应模拟的基础数据.

  • 标签: 湿地 REGCM3 下垫面 数据 三江平原
  • 简介:摘要黑龙江省是我国著名的“北大荒”,解放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我们在开发“北大荒”的同时,也破坏了这里的生态环境,如不及时进行治理,必然会形成“杀鸡取卵”式的恶性循环。2000—2002年,黑龙江省地质调查总院在中国地调局指令下,本着使商品粮生产基地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对黑龙江省进行了地下水资源潜力与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评价。调查认为黑龙江省生态环境的恶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对湿地资源无限度地掠夺式开发;因此,将划分出了宜耕地区及宜湿地区;将宜湿地区进行退耕还湿,则既不影响为我国源源不断地输送商品粮,又可保持的生态环境良性发展。

  • 标签:
  • 简介:介绍了七星河湿地的概况;分析了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保护区保护及合理利用的建议、对策.

  • 标签: 七星河湿地 保护 合理利用
  • 简介:在中国科学院湿地生态试验站综合实验场,对不同耕作年限的湿地土壤(0~20cm)进行环境累积效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开垦时间的增加,土壤的理化性质发生渐变,物理性质方面,土壤容重和比重逐渐增大,而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逐年减少;化学性质方面,土壤pH值随开垦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有机质和其他养分则随开垦时间的增加而逐年降低.弃耕后土壤性质有所恢复.土壤性质在开垦初期变化较明显,而后逐渐变缓.

  • 标签: 三江平原 湿地 土壤理化性质 累积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