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国际学术界,人们般认为“东北词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关于太平洋战争划分战区的思路和做法,到了冷战初期则被明确为美国外交政策的目标区域,从而使之成为人为创制的、与“东南亚”相互补充的新概念。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东北作为个区域是被他者建构起来的,而不是由主体自我创造出来的。事实并非如此。即使按照国际学术界的定义,即“区域是指地理接近、互动紧密、制度框架共享以及共同文化认同的综合体”,那么东北无疑也是个历史悠久的区域。

  • 标签: 东北亚区域 历史透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国际学术界 美国外交政策 太平洋战争
  • 简介:地理环境是历史的舞台,人类历史的进程在不同地区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下必然有所不同。作为东北部分,中国东北地区仿佛是架设在沟通中国内地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等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座桥梁。它西与蒙古草原、北与西伯利亚冻土高原接壤,东临大海,与千岛群岛和北美大陆隔海相望。历史上的中国东北地区地理环境呈现明显的圈层结构,在整个东北地域中看似封闭,实际上却在整个东亚文化圈中处于地缘媒介的核心位置,在文化的传播上具有相当大的优势。

  • 标签: 东北亚 民族 文化圈
  • 简介:明清易代之际,战乱频仍,各种势力进行着激烈的绞杀。做为明军主要战略方向之的辽东战场,由于涉及到方方面面,其矛盾更显尖锐、复杂,而以皮岛为中心的东江军镇又恰处于各方矛盾聚焦之处,其虽处于辽东战场的侧翼,但其重要性毫不逊色,并曾引起各方的反复博弈。

  • 标签: 东江 后金 朝鲜 毛文龙
  • 简介:随着欧洲冷战的结束,世界进入个新的历史时期,各区域在摆脱冷战禁锢之后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在东北,两大阵营的尖锐对峙不复存在,中韩建交、朝韩加人联合国等事件多少缓和了该地区的局势,在此基础上,各国互动程度与规模空前提高,经济合作深入发展,人员往来日益频繁。但另方面,历史遗留的地缘战略矛盾在该地区仍然存在,朝鲜半岛的紧张对峙,国家间竞争的态势和零和思维仍表现得十分明显,似乎在提醒人们该地区冷战的阴霾并未消逝。归结起来,当代东北区域体化面临着三方面的抉择。

  • 标签: 后冷战时代 区域一体化 东北亚 中韩建交 经济合作 人员往来
  • 简介:许多明史界和国际关系史界的研究者都认为,明代东北国际关系格局是最为典型的“华夷秩序”体系。帝制中国的“华夷秩序”体系可谓“春秋公法”,牢牢笼盖朝鲜、琉球和日本,使东北诸国诚心向化、恭谨输贡、严守藩封,心悦诚服奉帝制中国为天朝上国。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明代东北国际关系格局十分复杂、十分诡谲,“华夷秩序”体系遭到严峻冲击和挑战。日本始终没有承认明代中国的宗主地位,明日关系与明朝关系、明琉关系不可等同视之,有本质差异。特别是日本在十六世纪中叶结束南北分裂后,侵朝鲜、伐琉球,叫板明朝独大地位,俨然在构筑“华夷秩序”之外的“和夷秩序”,东北国际关系格局是二元的。

  • 标签: 明代东北亚国际关系格局 “华夷秩序” “和夷秩序” 二元结构
  • 简介:东北在整个亚太地区最具有体化特点,其区域经济合作潜力深厚,前景可观.在东北区域沿海地带,目前已初步形成个跨国的大中城市组成的城市走廓,成为带动东北经济合作与发展的中坚及空间依托.随着区域经济体化的发展,相关国家的城市功能、地位、辐射范围都会有较大的调整与变化,对此,我们应该有思想准备,以便合理规划我国的城市战略布局,迎接东北新时代的挑战.

  • 标签: 城市化 区域经济 城市体系
  • 简介:东北地区被欧美列强强行拉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之时,该地区诸国之间的近代国际贸易活动并未随之同步出现.19世纪70年代之后,随着等系列中日、日朝、中朝近代条约的签订,确立了东北地区各国之间近代国际关系,其近代国际贸易关系由此开始形成并表现出鲜明的特点.

  • 标签: 东北亚地区 国际贸易 近代条约
  • 简介:东北陆海丝绸之路"是在"路"经济带背景下,东北地区呈现出"东北新丝路"、"东北海上丝绸之路"、"东部丝绸之路"等现实情况下,清代时期"乌绫"赏和"山丹贸易"历史基础下提出的构想,有着充分的内涵和外延,旨在整合东北地区区域历史文化资源,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东北地区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 标签: 一带一路 东北亚 陆海丝绸之路
  • 简介:<正>《近代东北国际关系史研究》在众多的国际关系史的著述之中,确实是部艰辛的开拓之作。这部书稿所以是艰辛的开拓之作是从两层意义上讲的。我们知道自从本世纪始中国的国际关系史研究领域中的著作,几乎都是以外国人的著作为兰本编译的。这部书稿不同,它是以立足于中国的视角,不将中国看作是国际关系中的被动客体、只叙述各资本——帝国主义强国的国际外交活动对中国的作用,而是研究阐明中国外交政策在国际政治关系中的作用和影响。尤其是注意东北国际政治形势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作用。总之,这是部中国的近代东北国际关系史,这是第层意义。我们还知道国际关系史研究向来是以西欧为

  • 标签: 国际政治关系 东北亚 国际关系史 近代东北 远东国际关系 中国东北地区
  • 简介:木文从追溯祭祀帝王的文化根源入手,分别从明南京历代帝王庙及北京历代帝王庙的修建.进而论述了近年腾退、修复北京历代帝王庙的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

  • 标签: 历史文化价值 帝王庙 历代 北京 意义 修复
  • 简介:<正>院长钧鉴:热河革命军经过情形再报告睿夺。汤玉麟横暴更甚,实难再容,张汉卿受政府恩庇已极,何以对汤氏不加限制,反任其增调黑龙江新锐部队,收集直鲁溃军肆意侵扰?不可解者。外交当由中央主持,日本已派人与我方接洽,东三省切交涉应交政府办理,不得再推外交延缓改悬旗帜,政府委员发表已久,何以尚未通告就职?不可解者二。铁路车辆关系交通,何以不肯充分发还,不可解者三。滦河以东驻军虽允撤退,而古北口、喜峰口、山海关沿长城带尚不肯放弃,仍袭旧军阀割据之愚策,不可解者四。查张汉卿人甚明白,必能感激政府爱护之诚,顺应潮流,倾心建设,然恐新承父业力不从心,热河尤为统之障碍,宜速解决,以免汉卿常此受制,

  • 标签: 国民政府 东北易帜 司法院 三民主义 不可解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 简介:、从老蒋那里调到小蒋身边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历尽艰辛,坚持8年的抗日战争,终于胜利了。之后,在重庆的国民政府就忙着派遣大员去负责接收各个沦陷区的政权。那时东北三省的局势极为微妙,迫使蒋介石和美国政府极端重视和焦虑。笔者当时任职在蒋介石侍从室第六(情报)组,担任对日、韩、

  • 标签: 蒋经国 蒋介石 国民政府 东北 熊式辉 特派员
  • 简介:虽然欧洲人称古代蒙古人及他们邻近民族的宗教活动为萨满教,但其信奉者对该宗教却没有个特定的名称。蒙古人甚至在17世纪皈依喇嘛教以前,也只用xarasasin(黑教)来指该教。这是因为,该名称在字面上与在蒙古得已流传的藏传佛教的俗称(黄教)相对应①。17世纪之后,萨满教在蒙古许多地区受到排挤。当时蒙古人对世界各大宗教都有称谓,就连对苯教(Bon-po)和道教都有专门名称。但是喇嘛们和他们的支持者们仍只以xagucinbaburaguuzel(旧的和错误的观点)②来指称萨满教。与此同时,这些地道的喇嘛们却对萨满教的仪式稍加改变并用于他们自己的宗教活动。我们甚至在诸如西北布旱亚特人或驯鹿通古斯人这样

  • 标签: 萨满教 布里亚特人 喇嘛教 佛教 宗教 通古斯人
  • 简介:湖北评书在武汉诞生近四百年,主要流传于长江沿岸的武汉、孝感、沙市、荆州、宜昌等地。书目主要有两大类:类是仅按小说底本讲述的“底子书”和在“底子书”基础上发展加工而成的“雨夹雪”;另类被称为“路子书”,这类书目是演员自己编创并演出的,较为追求情节的惊险热闹。

  • 标签: 植被 长江沿岸 子书 武汉 书目
  • 简介: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雄居关外、称霸东三省,曾为清廷及民国初期风云时的人物。但你可知道,他脱身于草莽,还是绿林吃黑饭的著名匪首?本文详述了发迹之前的张大帅与东北绿林各帮之间的纠葛与分化。

  • 标签: 张作霖 民国初期 日本间谍 巡防营 徐世昌 景惠
  • 简介:抗联中最小的女兵“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三省沦陷。我当时8岁,正在村里的模范小学读书,学校是由地下党员崔石泉领导组建的。崔老师教我们唱《国民党成了什么样》:国民党成了什么样,日寇进兵快到了沈阳,谁也不打仗,谁也不抵抗。节节退让,节节退让,退到了石家庄。国民党精兵二十万,全不抵抗,只会交枪……

  • 标签: 东北抗日联军 “九一八”事变 追忆 国民党 东北三省 地下党员
  • 简介:评《中国东北农业史》桑润生吉林师范学院衣保中副教授的《中国东北农业史》于1993年12月正式付梓,成为项地区农业史上填补空白之成果。这是农史学界的件大事,可喜可贺。在商品经济浪潮迭起,学人"下海"风行之时,作者安贫乐道,甘于寂寞,坐冷板凳八年,得...

  • 标签: 农业史 中国东北 科研成果 上海农学院 东北地区 农史学
  • 简介:<正>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定都北京后,即把盛京崇为留都。后来,相继设立奉天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镇守东北广大地区。清朝设置将军的地区,除东北外,还有江南、福建、浙江、湖北、四川、广东、绥远、陕西、甘肃、新疆、乌里雅苏台等地。绥远、新疆、乌里雅苏台是蒙古和维吾尔族等居住地区,将军的设置与内地不同。此外,东北三将军的设置也与内地不同。因为,内地广大汉族人民居住地区,清朝除设将军“掌镇守险要,绥和军民,均齐政刑,修举武备”外,还设有总督、巡抚厘治军民、察举官吏、修明政刑、兴革利弊,而东北地区则不设总督、巡抚。

  • 标签: 黑龙江地区 将军 清政府 东北地区 齐齐哈尔 东北军
  • 简介:<正>金毓黻先生编辑《辽海丛书》对于研究东北史极为有用,惜止编到十集,金先生匆匆内渡。解放后,金先生在北京。我于一九五六年于长春去信提起《辽海丛书》现在已不大容易买到,能不能再计划重印?金先生复信说,他原来计划还要印若干集,但恨力

  • 标签: 东北史 金毓黻 再计划 辽海 上海图书馆 解放后
  • 简介:教育救国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感召力的救国理论,在这段历史上,有位因其军事上政治上的丰功伟绩而遮掩了他在教育上大手笔的人,他便是东北“少帅”张学良。张学良与世纪同龄,经历了中国近代几乎所有重大事件:东北易帜、武装调停、中原大战、九·一八事件、西安事变直至之后禁闭55年,而且在他短暂而又辉煌的自由岁月里,张学良以他超人的个人魅力,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审时度势,力主建立东北大学,他执长八年,奠定了东北大学的极度繁荣,九·一八事变后又与东北大学共度沉浮。即使是幽禁半个世纪之后,他闭口不谈其他事,而惟挂念的只是东北大学─—“我现在只有东北大学了!”依然与东北大学息息相关。1901

  • 标签: 东北大学 张学 综合性大学 “九一八”事变 “一二·九”运动 蒋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