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胡适自传》2013年5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在这本由胡适专门撰写的自传里,他回顾了当年中国社会大变动的历史、皖南乡间的种种民俗风情,记载了他的家世变迁,叙述了他幼年在家乡、少年在上海、青年在美国的学习生活以及归国后的文化交游活动,记叙了他学术观点的产生、思想信仰的演变,以及情感上的悲欢、生活中的甘苦等,为读者完整地呈现出一个处于新旧时代交替、各种思潮激荡中的先锋知识分子形象。此外,

  • 标签: 自传 胡适 人民文学出版社 知识分子形象 学习生活 中国社会
  • 简介:本文向人们展示了口述史的基本发展历程,浅议口述史与口述档案的关系问题,从而进一步肯定了口述档案对历史的重要作用,认为口述历史档案作为国家档案的一部分或者补充,应该受到加倍重视。

  • 标签: 口述史 口述档案 历史补充
  • 简介:在一次宴会上,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巴尔肯博士提议,每人使用最短的话写一篇自传,行文用句要短到甚至可以死后刻在墓碑上作墓志铭。于是大家凝神苦思,展纸命笔。有的人写道:“昨天。辉煌;今天,迷‘茫;明天。死亡。”其中有一份最特殊的自传,一个满脸沮丧神情的青年,交给巴尔肯一纸通篇只有3个标点符号的自传:“——”“!”“。”巴尔肯问他这是什么意思,年轻人凄然作色道:“一阵横冲直撞。落了个伤心自叹,到头来只好完蛋!”

  • 标签: 标点符号 自传 心理学家 墓志铭 年轻人 博士
  • 简介: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生活在湖南乡下的沈从文,在胡适的提携和帮助下,成长为一名大学教授和著名作家。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由于左翼作家的批判以及胡适对他的影响,沈从文不得不“搁笔”放弃文学创作,从事文博工作.但在“极左”思想影响下,胡适却始终是他挥之不去的政治尾巴。

  • 标签: 胡适 沈从文 张兆和 中国公学 文艺副刊
  • 简介:口述史自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开始发展并迅速升温,至今已出现了大批著作成果。作家口述史是将口述史方法引入文学研究的创新举措,给口述史研究和作家研究领域都带来了新契机。作家口述史的研究有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及史学价值,但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试图对作家口述史的发展研究情况进行梳理,进而提出相应的策略。

  • 标签: 口述史 作家口述史 问题及对策
  • 简介:雅赫摩斯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初期一位重臣,从该王国开国的第一位法老始,先后辅佐过阿赫摩斯一世、阿蒙霍太普一世、图特摩斯一世、图特摩斯二世、图特摩斯三世和哈特舍普苏特女王。死后葬于艾尔一卡伯的凿岩陵墓中,该篇铭文即刻写在陵墓的墙壁上。与《雅赫摩斯——伊巴纳之子自传铭文》、《伊南尼自传铭文》一同构成第十八王朝初期历史最为重要的历史文献。

  • 标签: 铭文 大臣 雅赫摩斯
  • 简介:野人离不开人间有些事情,淹没在互联网的深处,没有耐心查不到。我想查证一件事情发生的年代,昨天就没查到。据说是在欧洲某地建楼,挖地基时发现了二战时德国人的一个军需仓库,里面竟然有个活着的纳粹士兵。仓库的大门被炮弹炸毁后,他一个人封在里面,不知道战争结束了几十年,但他有足够的水、食物和衣物,每天洗脸,

  • 标签: 公传 一九 战争赔偿 军需仓库 川端康成 现代文明
  • 简介:1949年1月31日,胡适拿到了赴美签证。4月1日,胡适与长子胡祖望应邀到老乡胡洪开家(上海“胡开文笔墨庄”老板)吃饭。饭后,父子就此分手。胡祖望先去了台湾,随即去了泰国曼谷。胡适则准备起程前往美国。此后三天,胡适在上海将必须处理的事情作了处理,会见了一些朋友,包括昔日的情人曹诚英。

  • 标签: 曹诚英 胡适 1949年 赴美签证 上海
  • 简介:1954年,以蓝翎、李希凡写的《评(红楼梦研究)》为切入点,大陆学术界知识分子纷纷开始批判俞平伯的红学研究。正所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其实,批判俞平伯也只是一个引子,背后的真正用意乃是清除胡适思想对大陆知识分子的影响。

  • 标签: 胡适思想 冯沅君 陆侃如 说话 知识分子 1954年
  • 简介:本文依托阿尔都塞“症候阅读法”,对汤普逊《过去的声音——口述史》一书进行了文本性解读,并藉此揭示汤普逊的历史哲学思想。汤普逊基于学术史的清理,对口述史的出场进行了论述,并围绕“过去的声音”这一核心范畴进行一系列的阐释,表达了他对历史学尤其是口述史学社会意义的哲学之思。

  • 标签: 汤普逊 口述史 人民 历史哲学
  • 简介:本文对英语世界的郭沫若自传《北伐途次》的英译本从对译者的背景介绍、译者对文本标题的翻译、文中的注释、译本的特点以及译文中的误读几个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探讨。希望能藉此开阔国内外郭沫若研究学者的视野,促使我们从不同的视角对自己的文化与学术研究进行反思。

  • 标签: 英语世界 郭沫若研究 《北伐途次》英译
  • 简介:从现有材料来看,中国大陆对胡适的零星批判应追溯至1949年5月11日。是日,时任辅仁大学校长、与胡适有着几十年私谊的陈垣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给胡适之先生一封公开信》。这封信除了委婉地指责胡适在哲学思想上一直蒙蔽他.在政治见解上向他做错误的引导外,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劝胡适回到新社会。

  • 标签: 思想批判 胡适之 作者群体 《人民日报》 1949年 中国大陆
  • 简介:本文在对澳门历史的主要特征及口述资料的重要性做出简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要纂修具有“中国眼光”、“澳门视角”和“世界认识”的澳门方志,必须处理好口述资料的入志工作。进而,文章就口述历史资料与方志纂修的关系,口述历史资料对澳门方志纂修的特殊意义,口述历史资料如何与澳门方志纂修相结合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 标签: 口述历史 澳门 方志
  • 简介:从2008年2月28日起.我和我的工作室就开始了“武汉工商业家族口述历史”的搜集整理。历时4年.于2012年4月出版了88万字的《大武汉记忆·商海传奇》、《大武汉记忆·商海浮沉录》。

  • 标签: 口述历史 工商业 武汉 家族 2008年 搜集整理
  • 简介:成人教学方法应符合成人学习特性,具有成人教育特色。美国南缅因大学成人教育学硕士专业的“学习自传”教学法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本文从理论基础、教学策略和教学案例三个方面,介绍“学习自传”教学法,以期为我国的成人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借鉴和启迪。

  • 标签: 自传 学习自传 叙述性学习
  • 简介:“打工皇帝”唐骏出书,《唐骏自传:我还年轻,我还可以重新出发》2013年8月问世。与文人对资本的抵触和拒绝不同,作为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出现的唐骏欣然接纳资本社会的一切游戏法则,并且依靠自身微软外企的成长经验,反推监大、

  • 标签: 唐骏 自传 企业 职业经理人 资本 打工
  • 简介:“抗联口述史”《风雪征程》是以抗联战士李敏的亲身经历为主线讲述和记叙了很多关于抗联部队在东北地区浴血奋战的故事并披露了许多的历史细节,既有利于真正地了解和还原东北抗战时期的真实历史,也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珍贵的史料。

  • 标签: 李敏 口述 抗联岁月
  • 简介:1928年4月到1930年5月,胡适蛰居上海,出任中国公学校长。这本是一个意外受命,全因之前中国公学风潮不断,校长何鲁辞职.王云五、朱经农等一帮老友怂恿胡适接掌,但没想到胡适接掌后竞在此开辟出一片新境地.创造了中国公学历史上仅有的“黄金时代”。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副校长杨亮功的默默付出。

  • 标签: 胡适 功臣 兴学 副校长 黄金时代 公学
  • 简介:所谓“口述”是指以访谈的方式搜集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个人观点。“口述”方法被广泛运用于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将“口述”运用于思想品德课教学,具有一定教学实效。

  • 标签: 思想品德课教学 历史意义 历史学 社会学 人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