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时务》是元初的建国纲领,是元代理学宗师许衡的代表作,是许衡理学的具体实践。许衡把理学与元初社会实际相结合,倡议定官制,立法规,行德政,重农桑,制民产,兴学校,以先进的中原文明为元代统治者制订了立国规模,促进了元初社会经济文化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蒙古族封建化的进程,为元代多民族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帝国的建立和巩固奠定了理论基础。

  • 标签: 汉化政策 立国规模 治生论 兴学传道 《时务五事》 许衡
  • 简介:新年过后不久,突然有一天,我被告知要去龙海地带参加北溪引水工程建设,而且整个茅屋村就只有我一个人,我就有点遭人遗弃的感觉。这里的人都不想外出,喜欢窝在自己的小村里,已然把外出视为洪水猛兽般。

  • 标签: 山村 工程建设 摊派
  • 简介:<正>三本枕边书大抵所有的读书人,都有几本自己心爱的枕边书。枕边书,顾名思义就是躺在床上看的书;既然是躺在床上看的书,就自然和那些为了功名利禄不得不“头悬梁锥刺骨”地去死记硬背的书区别开来。它不需要你正襟危坐,不需要你装腔做势,甚至也不需要你去读。因为它

  • 标签: 枕边书 书事 头悬梁 忘忧草 《瓦尔登湖》 给你
  • 简介:一、时务学堂的创办经过1895年甲午战争惨败,惊醒了中国朝野士人,“兵战不如商战,商战不如学战”,成为一时士论;早期维新人士提出的废科举、兴学校的呼声此时更为强烈。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月初二日),刑部侍郎李瑞芬上《请推广学校折》,向清廷疏请设立京师大学堂,并建议让地方各省、府、州、县遍设学堂①。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旋即议奏:“请由各省督抚酌拟办法,或就原有书院量加程课,或另建书院肄习专门。”②此后,一些地方督抚纷纷奏请开办新式学堂。湖南巡抚陈宝箴则积极筹虑创办新学堂之事。1896年

  • 标签: 湖南时务学堂 陈宝箴 维新人士 湖南巡抚 地方督抚 光绪二十二年
  • 简介:世人都说:扶不起来的刘阿斗。好像小名阿斗的西蜀“官二代”皇帝刘禅是一只软体动物。在聪明与智慧集大成者诸葛亮的光辉下,阿斗被世人看成了唯唯诺诺的傻瓜也属正常。此外,这位亡国之君还拥有“乐不思蜀”的知识产权,这更是永久地刻在数典忘祖的历史耻辱柱上。但史实恰恰证明,阿斗是一位识时务的俊杰。

  • 标签: 软体动物 集大成者 知识产权 诸葛亮
  • 简介:一细雪霏霏不说,还要细雨霏霏,狗屁valentine'sday!大街小巷,游走着,逛荡着,满身透湿,时不时骂骂老外情人节。碰到左啦时,肚子咕咕叫起,该是下午三点了。自到这座城市找工作,一日一餐,下午三点开饭,省着每一个铜板儿,不到两周,体内就生成了生物钟,严重饿了,则北京时间十五点整了,北京时间十五点整了,则严重饿了,以致日后衣食无忧了,一到北京时间十五点整,也得多多少少吃喝点儿东西。

  • 标签: 情人节 生物钟 时间 北京
  • 简介:小小收藏家,你收藏了啥?“我们在本学期研究了《小小收藏家》这个课题。我先在课堂上展示了自己收藏的一套邮票,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课后,我要求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学着整理收藏品……”山东滨州市秦皇台中心学校的老师说。

  • 标签: 收藏家 中心学校 滨州市 收藏品 孩子 邮票
  • 简介:“识时务者为俊杰”一语源自《三国志-蜀志·睹葛亮传》:“儒生俗士,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卧尼、凤雏。”之后,此语就一直彼人用来比喻认清时代潮流形势,方能成为出色的人物。识时务者能为俊杰,但不识时务者也并非就不是俊杰,“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抗日英雄赵一曼女士,他们从来都“不识时务”,但一样成为俊杰。

  • 标签: 时代潮流 抗日英雄 三国志 文天祥 赵一曼 葛亮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9-28
  • 简介:且谓《时务报》寄到各处之报,《时务报》和它的读者2 ,既谓《时务报》

  • 标签: 时务报读者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9-03
  • 简介:时务报》第67-68册,《时务报》第66-68册,《论汪康年与〈时务报〉》

  • 标签: 时务报读者
  • 简介:其一,读透一本书。读书可以破万卷,但万卷诗书不可能每本都精读,而且真正值得精读的书并不很多。能够震撼你心灵的好书,一本则足。其二,长于一技。有一技之长,可以使我们的人生脚踏实地,进可以修身养性,退能够养家糊口。

  • 标签: 好书 家庭 齐家 读书人 多数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且谓《时务报》寄到各处之报,可见本函系年必为光绪廿三年,既谓《时务报》

  • 标签: 时务报读者
  • 简介:中学历史教材上有谭嗣同主持时务学堂的说法,1993年高考历史试题中即有一选择题考查这个问题,标准答案自然是谭嗣同.实际上这一说法忽略了时务学堂中另外两位关键人物熊希龄与梁启超的作用,明显与史实不符.其实这并不是个复杂的问题,只要我们将熊希龄、梁启超、谭嗣同三人在时务学堂的筹建与开办过程中的活动作一排比,谁是主持人就一目了然了.

  • 标签: 时务学堂 梁启超 熊希龄 谭嗣同 陈宝箴 戊戌变法
  • 简介:“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黄伟林教授借助这一名言解读了以战神、以军事家著称的白崇禧的另一面,让人看到这位民国风云人物不只有武略,还有文韬,不只能征善战,还有文化藉蕴、理论思考和战略眼光,因而在与李宗仁等联合统一广西、拥护广东革命政府、打倒北洋军阀、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等重大历史关头做出了正确的抉择和醒目的贡献。但无论他如何用尽心力,最后仍摆脱不了失败的命运。

  • 标签: 广东革命政府 帝国主义侵略 风云人物 北洋军阀 白崇禧 军事家
  • 简介:时务报》第66-68册,《时务报》第41-43册,《论汪康年与〈时务报〉》

  • 标签: 时务报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