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乌头碱中毒心跳呼吸骤停的急诊护理。方法:以回顾性方式分析我院2018年收治的1例乌头碱中毒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急诊护理。结果:经急诊护理,患者心律、呼吸皆恢复正常,抢救成功率为100%。结论:通过积极的急诊护理,将帮助患者更快恢复室性心律,待患者意识恢复、循环稳定后,仍需要为患者应用上辅助呼吸机,并进行抗心律失常治疗及营养心肌治疗,抗氧自由基、制酸护胃、祛痰、保肝等都是提升临床护理质量的关键。

  • 标签: 乌头碱中毒 心跳呼吸骤停 急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 针对性护理在急诊患者心跳呼吸骤停急救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回顾性 选择 52 例在 2018 年 4 月至 2019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单次低血压发作和低血压负担与儿科心脏骤停复苏后出院存活率的关系。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场所单中心PICU。对象年龄1 d~18岁,心脏骤停后胸外按压超过2 min,自主循环恢复>20 min且存活至ICU接受复苏后治疗的患儿。干预措施无测量方法与主要结果116例患儿可评价。低血压定义为收缩压低于年龄和性别的第5百分位,复苏后ICU治疗的前6 h内发生37例(32%),72 h内发生64例(55%)。在6 h内(51%比69%,P=0.06)或72 h内(56%比73%,P=0.06)有一次低血压发作的患儿出院存活率与未发生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血压负担定义为低血压测量中低于第5百分位测量值所占百分比。控制患儿和心脏骤停事件特征后,ICU复苏后治疗头72 h内低血压负担较高与出院存活率降低有关(校正优势比AOR=0.67,低血压负担增加10%;95%CI 0.48-0.86,P=0.006)。结论儿童心脏骤停复苏成功后收缩期低血压很常见(55%)。考虑了肾上腺素推药次数、心跳骤停位置和停跳病因(气道梗阻或创伤)等可能混杂因素后,ICU复苏后治疗72 h内低血压负担增高与出院存活率显著降低相关。

  • 标签: 儿科 心跳骤停 存活率 低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影像组学技术结合心电门控4DCT强化扫描图像,量化分析左心室肌CT影像组学特征在心动周期中的变化情况,为基于心电门控4DCT进行心脏功能动态评估提供可行方法。方法将14例患者的4DCT强化扫描图像以心动周期5%为间隔,重建0%~95% 20个时相的图像。分别在单个时相勾画左心室肌(LVM),并在左心室心腔造影剂充盈完好区域勾画直径为13 mm的球体[心腔感兴趣区(ROI)]。利用3DSlicer软件对所有勾画的92个特征进行提取,分析CT值在心腔ROI和LVM上的分布情况,基于心腔ROI进行初步筛选(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到稳定特征,再利用稳定特征对LVM进一步筛选(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到有差异特征,然后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量化分析特征在心跳周期中随心跳的变化情况。结果心跳周期中心腔ROI的平均CT值变化率小于LVM,变化率分别为9.23%、17.88%。有36个稳定特征在心腔ROI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36个稳定特征中,对LVM分析得到20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特征(F=1.641~6.206,P<0.05),且平均变化率达到98.63%,其中Firstorder矩阵:中值(-103.96%)、均值(123.67%);GLDM矩阵:灰度非均匀性(99.81%)等变化率达到了99%以上,且不同心动周期中的最大值、最小值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3.921~-3.173,P<0.05)。结论通过结合影像组学技术和心电门控4DCT强化扫描图像可以放大心动周期中CT图像的微观变化,可为左心室肌功能的变化评估提供一个新方法,Firstorder矩阵的均值等特征更具应用潜力。

  • 标签: 心动周期 心肌功能 评估 影像组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跳骤停复苏后早期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3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心跳骤停复苏后早期心力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30),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脑钠肽,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力衰竭指标值以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心力衰竭指标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脑钠肽 急性心肌梗死心跳骤停复苏后早期心力衰竭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呼吸心跳骤停为首发表现的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缺乏症患儿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基因分析。方法对2017年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因突发呼吸心跳骤停就诊的1例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缺乏症患儿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资料进行总结,以"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缺乏症"、"PDHA1"等为关键词,查阅PubMed数据库、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建库至2019年3月相关文献,对国内报道的病例进行总结。结果先证者男,2个月10 d,感染后突发呼吸心跳骤停,伴高乳酸血症,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头颅MRI检查提示:(1)双侧大脑基底节区异常信号,符合Leigh病影像学改变;(2)左侧室管膜下少许出血。脑电图提示异常放电。线粒体病相关基因检测提示PDHA1基因存在c.1132C>T,p.H378C半合突变。患儿于1岁时死亡。结论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缺乏症多以神经系统症状起病,以心跳呼吸骤停为突发表现的报道罕见,及时心肺复苏、呼吸机支持能暂时挽救生命,为原发病治疗争取时间,但最终预后差,病死率高。PDHA1基因c.1132C>T,p.H378C变异是其致病原因。

  • 标签: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缺乏症 基因 Leigh病 心跳呼吸骤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