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医院的电气设计一直都是医院协助病患治疗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所以我国医院的用电医疗设备的精密度越来越高,对医院的配电要求也随之变的更加严格。其中手术洁净程度直接关系着医患的健康,因此,为了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这就要求医院手术有较高的电气设计要求。本文就配电、照明、净化空调配电设计、手术供电接地设计等方面问题进行分析。

  • 标签: 医院 洁净手术室 电气设计
  • 简介:  参照《规范》在1号、2号手术划分手术区和周边区,Ⅳ级手术不分手术区和周边区,实际测量结果1号手术手术区1.06个/30min·Φ90皿

  • 标签: 手术室运行 洁净手术室 现有洁净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于手术物体表面的清洁方式进行研究探索,针对保持手术环境及物体表面清洁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洁净百级层流洁净间和万级层流洁净间各6间,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间。观察组通过使用清水擦拭的方式,对于未被血液及体液污染的器械车、麻醉工作台、器械托盘、手术床垫等设备以及手术地面、墙面进行处理;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消毒方式,通过使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对于手术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对于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手术的不同时段的细菌培养合格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于两组手术物体表面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清洁后,各个时段的物体表面细菌培养合格率相比较而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洁净未被有机物污染的物体表面,我们进行清水擦拭即可,不仅环境质量能够得到保障,同时也能减少对于消毒剂的使用,对于环境和物体表面的破坏程度得到降低,创造出一个更为适合患者和医疗人员的舒适环境。

  • 标签: 洁净手术室 含氯消毒液 物体表面 清洁 消毒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医院洁净综合性能,进一步规范管理,保证其洁净效率。方法对该医院洁净常用的手术间进行抽样检测,根据卫生部2000年颁发的《医院洁净部建设标准》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沉降菌浓度与空气洁净度级别均达到设计等级要求;换气次数、温度、湿度、照度等主要技术指标合格率较低;空气洁净度实际级别与设计级别相符合,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手术区与周边区空气洁净度存在显著性差异,手术区比周边区空气洁净度高1~2个等级。结论该医院洁净管理存在缺陷,造成洁净效果不符合标准要求,需要强化管理、定期维修和监测。

  • 标签: 洁净手术室 综合性能 验收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层流洁净在外科感染管理中的预防作用。方法从运行、人员和环境三个角度进行人、物的分类和分区治理。结果每间手术的空气质量均符合标准,且层流洁净的空气菌落数符合洁净部的用房等级标准,也符合空气环境卫生学标准。结论层流洁净所采取的治理模式是有效的,严格管理入室人员、物品流动以及手术内环境,可以有效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并且有利于保证手术环境的恒定,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层流洁净手术室 外科感染管理 预防作用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卫生事业不断进步,洁净逐渐走进广大群众视野中。文章对洁净理论进行概述、分析了洁净空气净化工程施工要点、针对洁净空气净化工程施工进行全面探讨、提出了洁净空气净化环境管理的方式。

  • 标签: 洁净手术室 空气净化工程施工 环境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层流洁净术中人员流动量对空气中细菌数及切口感染的影响,为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期间在我院同一间千级层流洁净手术的13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根据术中人员流动情况分为流动组98例和与非流动组32例,采用静态采样法在开始手术前(开启空气过滤装置30min,但患者未进入手术)、术中30,60,90,120min时、术毕时(开始缝合切口时)对手术内空气进行采样,后行细菌培养,观察及计算空气中细菌数,同时观察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前空气中细菌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30,60,90,120,术毕时流动组空气中细菌数明显高于非流动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动组术中不同人员流动量术前空气中细菌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30,60,90,120,术毕时,术中人员流动量>10人次的空气中细菌数明显高于术中人员流动量≤10人次,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动组术后15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非流动组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动组中15例切口感染患者均为术中人员流动量>10人次,术中人员流动量≤10人次未发生切口感染,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人员流动量>10人次时手术内空气中细菌数及切口感染率明显增高,有正相关性(P<0.05);术中人员流动量≤10人次时手术内空气中细菌数明显增高,有正相关性(P<0.05),但切口感染率未增加,无相关性(P>0.05)。结论术中人员流动量可明显影响到层流洁净空气中细菌数量,人员流动量>10人次时空气中细菌数量的升高,导致术后切口感染发生风险性增高。

  • 标签: 层流洁净手术室 人员流动 细菌 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洁净部作为医院的核心医疗区域,体现着一家医院临床医疗和管理的最高水平。由于洁净部在医疗环节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的特殊功能,因此对装修设计和施工都提出了比较严格的要求,尤其是多功能复合手术的引入,还需要考虑射线防护、电磁屏蔽等诸多不同的装修标准和需求。

  • 标签: 医院洁净手术部 复合手术室 设计思路
  • 简介:摘要目的众所周知,手术卫生必须干净整洁,避免患者出现交叉感染,也为医护人员的健康提供保障,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了提高手术洁净、降低感染率的有效控制路径。方法选某医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实行手术治疗的963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81例,观察组482例。对照组患者于使用传统方法消毒的手术完成手术操作,观察组患者在采用手术感染控制路径的手术施行手术时实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性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率为11.6%,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2.3±0.5)d,对照组患者术后感染率为22.9%,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4.8±1.3)d,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且观察组手术每台手术不同时间段的细菌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比传统消毒方法,手术感染控制路径效果更明显,可显著降低感染率,提高手术洁净程度,确保手术环境安全。

  • 标签: 手术室感染控制路径 手术室洁净程度 降低感染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感染控制策略对术后感染及手术空气洁净度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相同面积和层流分级的层流手术进行外科手术的9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对照组患者(45例)所在手术行常规感染控制,试验组患者(45例)所在手术手术感染控制策略,对比两组术后感染率及手术空气洁净度。结果试验组手术前10min、手术开始10min、手术结束时细菌数比对照组低,试验组患者术后3d白细胞计数比对照组少,术后感染发生概率比对照组低,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比对照组短,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手术感染控制策略的实施可有效降低术后感染率,提高手术空气洁净度,价值显著,值得大范围推广采用。

  • 标签: 手术室 感染控制策略 术后感染 空气洁净度
  • 简介:  3.1采用手术洁净走廊和辅房共用空调机组,噪声的控制一直是洁净净化空调设计的难点,在洁净采用了高档的专用洁净材料

  • 标签: 中医院洁净 吴中医院 手术部改造
  • 简介:洁净部要求系统能够控制各等级手术及辅助用房的室内温度、湿度、洁净度、细菌与有害气体浓度、气流分布,  手术部净化空调系统通过对手术各参数的控制,手术部净化空调系统通过对手术各参数的控制

  • 标签: 净化空调 外科病房大楼 大楼洁净
  • 简介:摘要采用案例分析法,在详细介绍案例医院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医疗区洁净部净化空调系统的设计思路进行了研究。从案例医院的应用情况来看,该医院所采用的净化空调系统设计方法具有科学性,满足了医院的需求,因此值得推广。

  • 标签: 医疗区 洁净手术部 净化空调系统
  • 简介:无菌物品可从换车间进入洁净部,洁净部内设置集中消毒间,在洁净区与家属等候区交界处专门设置家属谈话与医生谈话间

  • 标签: 医院洁净 布局探讨 常用平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7 年 2 月— 2018 年 2 月进行手术治疗的 60 例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30 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 30 例,采用手术细节护理)。 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均取得一定效果,但观察组 SDS抑郁评分、 SAS焦虑评分, 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对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时,通过手术细节护理可取得明显更佳的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在接受治疗时的心理状态,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干预措施在手术感染控制中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按照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观察组采用手术全程干预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模式,对比两种干预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感染控制中实施全程优质干预措施能够降低患者的手术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应用上进行推广。

  • 标签: 手术室干预 手术室感染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护理安全中实施手术细节护理的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17年08月-2019年04月)接收的手术患者(n=120)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为基准,分为实验组(n=60,实施手术细节护理)、对照组(n=60,实施常规手术护理),对手术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评估。结果手术不良事件发生率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质量实验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护理安全中实施手术细节护理的价值显著,既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又可改善护理质量,值得借鉴。

  • 标签: 手术室护理安全 手术室细节护理 不良事件 护理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手术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护理安全中的应用。 方法: 随机选择 2017 年 6 月到 2018 年 6 月手术治疗患者 98 例,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 49 例,对照组一般护理,实验组手术细节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安全性。 结果: 对患者进行护理安全性评分时,主要是对照组评分手术物品准备和消毒情况、配合度方面 评分较低于实验组 , 即 对照组( 86.82±2.56 )分,实验组( 95.76±2.42 )分,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意义( P < 0.05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 81.6% ,较低于实验组 97.9% ,组间才比较差异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手术治疗患者进行手术护理时,手术细节护理的落实,可以提升护理满意度,保证手术具有较高安全性,以实现优质护理服务,应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手术室细节护理 手术室护理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