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究普罗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女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72例女性心律失常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法分为36例观察组和36例参照组,予以观察组患者普罗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参照组患者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室上性心律失常总有效率(88.89%)、室性心律失常总有效率(97.22%)、临床症状缓解率(86.11%)均高于参照组(69.44%)、(83.33%)、(63.89%),不良反应率(8.33%)明显比参照组(27.78%)低,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女性心律失常应用普罗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率低,患者耐受性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女性 心律失常 普罗帕酮 稳心颗粒
  • 简介:目的:探讨米非司在妇产科疾病的影响,研究现在临床中米非司应用情况,观察该药物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所收治的86例患有妇产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为43人,实验组给予米非司药物治疗,回顾分析效果,结果根据患者的不同病症及病情,适量服用米非司,在必要情况下配合相关的治疗手段,检查各项身体指标,评价该种药物的疗效.结论:米非司在多种妇产科疾病的治疗中疗效显著,现在已经广泛应用,该药物副作用小,安全有效,随着医疗研究的不断进展,米非司将会发挥更广泛的作用.

  • 标签: 米非司酮 妇产科 影响
  • 简介:目的:探究头孢哌钠舒巴坦钠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重症肺炎老年患者90例,平均随机分为A、B、C三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予以头孢哌钠舒巴坦钠治疗,B组予以莫西沙星治疗,C组则予以头孢哌钠舒巴坦钠与莫西沙星的联合治疗。分析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临床症状及体征好转时间、实验室检查指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C组的临床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均显著高于A组及B组(P〈0.05),B组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A组(P〈0.05)。三组患者的WBC、CRP和PaO2/FiO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而ALT、AST、Scr和BUN均没有显著变化,C组的WBC、CRP、PLT、PaO2及PaO2/FiO2与A组、B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三组的退热时间、白细胞下降时间、痰液颜色改变时间、肺部炎症明显吸收时间比较有差异(P〈0.05),且C组退热时间、白细胞下降时间、痰液颜色改变时间、肺部炎症明显吸收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及B组,B组的肺部炎症明显吸收时间短于A组(P〈0.05)。三组患者仅出现轻度胃肠道反应、皮疹、失眠等轻微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哌钠舒巴坦钠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二者单药治疗,其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

  • 标签: 重症肺炎 老年人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莫西沙星 临床疗效
  • 简介:2006年6月~12月我科应用盐酸布替萘芬乳膏(商品名:嘉瑞,山东正大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和1%环吡胺软膏(商品名:爽肤王,桂林华信制药有限公司)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对其I临床疗效进行了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马拉色菌毛囊炎 布替萘芬 环吡酮胺
  • 简介:目的:制备壳聚糖和米膦酸双修饰的固体脂质纳米粒。方法:首先利用课题组发表的专利合成米膦酸修饰Brij78的新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Pa-Brij78),然后以壳聚糖(CS)溶液为水相,Pa-Brij78为乳化剂,E-Wax为油相,采用微乳法,利用修饰的米膦酸基团与壳聚糖分子链中质子化的氨基交联反应原理,通过一系列实验条件的探索,确定了最佳实验工艺条件,成功制备了壳聚糖和米膦酸双修饰的固体脂质纳米粒。通过动态光散射(DLS)粒径仪测定了纳米粒的粒径大小和Zeta电位;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CS-Pa-Brij78-SLNs的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制备壳聚糖和米膦酸双修饰的固体脂质纳米粒的最佳条件为:pH=6.0,壳聚糖浓度分别为0.1%,0.2%;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40min,在该条件下,制备的壳聚糖和米膦酸双修饰的固体脂质纳米粒(CS-Pa-Brij78-SLNs)粒径分别为97.9±6.6nm和182.4±62.2nm,表面电位分别为(+5.21±1.4mV);(+7.94±0.80mV),装载姜黄素时,载药量为10%,包封率在90%以上,透射电镜下观察其形态圆整,清晰可见壳聚糖包裹的电晕。结论:本文以壳聚糖(CS)溶液为水相,合成的新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Pa-Brij78为乳化剂,E-Wax为油相,采用微乳化法,经过最佳实验条件的探索,通过一步法成功制备了稳定的壳聚糖和米膦酸双修饰的固体脂质纳米粒(CS-Pa-Brij78-SLNs)。

  • 标签: 壳聚糖 微乳化 固体脂质纳米粒 药物载体
  • 简介:【背景】鱼藤和茶皂素均为典型的植物源药剂,而两者混配对棕榈害虫的防治效果还未见报道。【方法】采用室内毒力测定方法研究了鱼藤和茶皂素以不同比例混配对槟榔红脉穗螟的联合毒力。【结果】鱼藤和茶皂素对红脉穗螟3龄幼虫的LC50分别为19.06和35.07mg·L-1。鱼藤和茶皂素以有效成分1∶1、5∶1、1∶2和1∶5混配后,对红脉穗螟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其中以1∶5混配处理组的共毒系数最高,达327.26;1∶2混配处理组次之,共毒系数为298.16。【结论与意义】鱼藤和茶皂素以合理比例混配,对红脉穗螟具有增效作用。

  • 标签: 鱼藤酮 茶皂素 红脉穗螟 增效作用
  • 简介:基因治疗是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可用于癌症、遗传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治疗。癌症基因治疗是基因治疗的主要应用领域。过去几年里,全球基因治疗临床试验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未来基因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安全和高效的基因导入系统,它们能将外源遗传物质靶向性地导入特异的细胞。简要综述了基因治疗研究和应用的进展、困难及其发展前景。

  • 标签: 基因治疗 体内疗法 体外疗法
  • 简介:为帮助因病或外伤导致单眼视力丧失的病患,英国科学家用干细胞疗法展开试验,取得较好效果。这一试验结果发表于最新一期《干细胞》(StemCell)杂志。

  • 标签: 细胞疗法 干细胞 眼疾 治疗 应用 展开试验
  • 简介:目的:丹参Ⅱ-A是丹参的一种重要成分。研究丹参Ⅱ-A的抗炎症机制。方法:以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系RAW264.7作为药物刺激靶细胞,使用不同浓度的分析纯丹参Ⅱ-A对RAW264.7细胞系进行刺激,在细胞被刺激24、48h后,使用MTT比色法和半定量RT-PCR法对刺激后的细胞进行检测。结果:通过MTT比色法检测,发现丹参Ⅱ-A抑制炎症细胞的增殖,初步计算出丹参Ⅱ-A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43.2μmol/L;在半定量RT-PCR实验中发现,在发生炎症后,丹参Ⅱ-A通过抑制磷脂酶A2来减轻炎症。结论:在炎症发生后,丹参Ⅱ-A通过抑制磷脂酶A2来达到其抗炎症的作用。

  • 标签: 丹参酮Ⅱ-A MTT比色法 半定量RT-PCR 磷脂酶A2
  • 简介:目的:研究柔红霉素产生菌天蓝淡红链霉菌SIPI-1482中还原酶基因dnrU阻断后的产物(13s)-13-二氢柔红霉素及其他发酵产物的变化。方法:利用同源重组的原理,以大肠杆菌质粒pUC18为基础构建了dnrU基因交换质粒,通过在SIPI-1482染色体上的dnrU基因中插入安普霉素抗性基因来筛选dnrU的阻断突变株。结果和结论:PCR验证表明成功地阻断了dnrU基因。dnrU基因敲除后,重组菌发酵产物中(13s)-13-二氢柔红霉素消失,而其他发酵中间产物也有一定变化。

  • 标签: 天蓝淡红链霉菌 DnrU酮还原酶 同源重组 (13s)-13-二氢柔红霉素
  • 简介:运用RNA干扰(RNAi)技术可以通过以下策略进行肿瘤的靶向治疗:抑制癌基因、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过表达,从而抑制细胞生长;干扰细胞周期蛋白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增殖;抵抗致癌病毒的入侵;抑制抗凋亡基因的表达;上调和恢复抑癌基因的功能;抑制肿瘤发生过程中的关键酶;抑制与肿瘤转移有关的血管生成;靶向端粒酶;靶向耐药基因。尽管目前RNAi已经较为广泛地应用于基因功能研究和肿瘤疾病的基因治疗研究中,但其在应用过程中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就RNAi及其在肿瘤疾病基因治疗中的应用策略和存在的问题做一综述。

  • 标签: RNA干扰 肿瘤 基因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创伤骨科中应用人工关节治疗技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5月收治于本院的4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32例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13例予以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患者情况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估,观察总结其治疗方法和疗效。结果:经治疗,45例患者全部安全度过围术期,1例出现轻度尿路感染,无假体松动与脱位发生,Harris髋关节评分为(88.67±4.85)分,优良率为95.6%。结论:创伤骨科中应用人工关节治疗技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创伤骨科 人工关节治疗技术 效果
  • 简介:目的:本研究将对风湿病患者采用穿山龙进行治疗的效果展开分析,以此来明确风湿病治疗过程中穿山龙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90例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所收治的风湿病患者为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穿山龙治疗,比较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风湿病患者,穿山龙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其病情进展情况,避免患者因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而致残,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并普及使用.

  • 标签: 风湿病 穿山龙 临床效果 西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5-氨基戊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acidphotodynamictherapy,ALA-PDT)对体外培养的断发毛癣菌肉芽肿株的杀伤效应。方法将临床Majocchi肉芽肿患者皮损分离培养出的断发毛癣菌肉芽肿株,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活化后制备菌悬液,与5mmol/LALA共孵育后荧光显微镜观察原卟啉PpⅨ(ProtoporphyrinⅨ,PpⅨ)产生情况。实验分对照组、单药组、单光组和ALA-PDT组。对照组无处理。ALA-PDT组断发毛癣菌与5mmol/LALA共孵育6h后,采用功率密度为40mW/cm^2的633nm红光以不同能量密度(50、100、150、175、200J/cm^2)照射。单药组断发毛癣菌与5mmol/LALA共孵育6h,不照光。单光组无ALA共孵育,只给予200J/cm^2红光照射。通过数码相机拍摄照片及菌浓度评估ALA-PDT对断发毛癣菌肉芽肿株生长的抑制效应。结果荧光显微镜下可见明显砖红色荧光物质PpⅨ产生,当照光能量密度为175、200J/cm^2时,照片显示菌落生长明显受限,数量减少,菌浓度计数分别为(0.53±0.058)×10^5CFU/mL、(0.13±0.057)×10^5CFU/mL,明显低于对照组、单药组、单光组及其他低能量密度ALA-PDT组(P〈0.05)。结论ALA-PDT对断发毛癣菌肉芽肿株有明确的杀伤效应,可为临床ALA-PDT治疗皮肤癣菌感染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光动力治疗 断发毛癣菌 Majocchi肉芽肿 皮肤癣菌
  • 简介:目的探求足癣彻底治愈的最佳途径。方法将临床已确诊的足癣患者随机分为4组,即:①特比萘芬试验组。②伊曲康唑试验组。③氟康唑试验组。④咪康唑霜试验组。每组分别设对照组。试验组应用抗真菌药物治疗的同时,要求从治疗之日起采取预防真菌再感染的措施,如更换新鞋、袜及鞋垫,不与他人共用浴具等生活用品。对照组除应用抗真菌药物外,其他无特殊要求。结果4个试验组的治愈率(停药2周后)分别比4个对照组的治愈率(停药2周后)各提高27.1%、24.8%、26.6%、25.5%,经统计学处理,各组的x^2值均〉3.841,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利用抗真菌药物治疗的同时,改变皮损周围真菌的生存环境,是足癣彻底治愈的关键所在。

  • 标签: 足癣 治疗 环境
  • 简介:Tie2是胚胎血管发育和肿瘤血管形成都需要的内皮细胞酪氨酸激酶受体,血管生成素(Ang)是其配体。正常成人组织中,Ang/Tie2受体水平较低,用于维持成熟的血管结构;一般癌组织中Ang/Tie2的表达较为活跃。本文综述了Ang/Tie2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的最新进展,Ang/Tie2在血管形成中的重要调节作用,以及可溶性Tie2在治疗肿瘤方面的前景。

  • 标签: TIE2 受体 血管生成素 肿瘤 调节作用 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曲格列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表达及胆固醇流出的影响。方法:采用液体闪烁计数法测定曲格列处理后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用RT-PCR和Westernblotting的方法检测曲格列处理后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的变化。结果:经曲格列处理后,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的胆固醇流出具有时间依赖性的增加,从0h的1.82%上升到24h的7.61%。在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ABCA1也均随着曲格列作用时间增加而表达上调。结论:曲格列能增加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表达和胆固醇流出。

  • 标签: 胆固醇流出 ABCAl PPARΓ AS
  • 简介:目的:探讨可吸收棒与微型钛板在桡骨小头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于医院骨科诊治的桡骨小头骨折患者58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8例患者采用微型钛板治疗;研究组30例患者采取可吸收棒治疗,患者术后均以石膏固定4周后,采用X射线复查恢复情况,统计两组患者的骨性愈合时间、肘关节HH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在2年内骨折均愈合,研究组患者的骨性愈合时间(13.86±2.05)周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骨性愈合时间(15.54±2.71)周(P〈0.05);治疗后4周,研究组患者的肘关节HHS评分为(95.32±4.1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48±5.27)分(P均〈0.05);③研究组患者中仅有1例发生骨延迟愈合,对照组患者中2例肘关节活动范围缺失、2例骨折位移、1例肘关节骨关节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3%和17.85%存在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桡骨小头骨折患者肘关节损伤严重,采用可吸收棒治疗能取得与微型钛板相似的治疗效果,并且患者的骨性愈合时间短、肘关节功能恢复较快.同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桡骨小头骨折 可吸收棒 微型钛板 应用价值
  • 简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基因工程是近年来生物工程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利用基因工程改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合成基因,已经合成了100多种"非天然”的天然化合物,为筛选新抗生素开辟了新的途径.本研究以糖多孢红霉菌A226基因组DNA为模板,先用PCR扩增出红霉素合成基因eryKR6两侧片段,再用重叠PCR将其拼接成去除KR6的约3.2kbDNA片段,并克隆于pWHM3载体,构建了同源重组质粒pWHM2201.用PEG介导将pWHM2201转入糖多孢红霉菌A226原生质体.PCR鉴定和生物活性检测均显示pWHM2201已重组到红霉素合成基因位点.在无抗性R3M斜面上生长两代后,制备重组体原生质体,并涂R3M平皿.利用PCR筛选出KR6敲除的突变体糖多孢红霉菌M.

  • 标签: 酮内酯类化合物 3-去氧-3-羰基-红霉内酯B 基因工程 合成
  • 简介:肺部真菌感染的治疗以抗真菌药物治疗为主,在选择性病例可辅以手术治疗,而治疗基础病和调整免疫机能同样十分重要?

  • 标签: 真菌感染 肺部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