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理查德·蒂是海德格尔哲学在英美世界的积极传播者。在蒂和海德格尔之间共享着很多重要的哲学观点和基本立场:反笛卡尔主义、反基础主义、反本质主义等。然而即便如此,两人之间仍存在着某些深刻的区别和差异。就历史观而言,海德格尔坚持着“基础历史主义”的立场,而蒂则将历史视为一系列因核心隐喻的偶然转变而生成的片段和断代。在语言观和真理观上,海德格尔对日常话语持怀疑态度,并将真理视为本真存在样态对日常沉沦的胜利,蒂则将真理视为日常语言游戏中的“得到担保的可断言性”。海德格尔将人类生存镌刻进一个更大的关联语境之中,而蒂则将人类生存完全交给了人类的自我创造。最后,两人关于哲学终结的观念也表现出巨大的差异。

  • 标签: 历史 语言 真理 生存 哲学终结
  • 简介:新兴宗教是有别于正统教会的非传统宗教团体,与现实社会秩序存在种种张力,与之相关的冲突及暴力事件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学术界探究了NRM与外部世界如政府权威间的张力、冲突与相互作用的机制,为考察NRM与社会组织之间对抗的复杂性提供了解释框架。大卫·布姆利等人注重分析NRM"组织的"动态性,采用"资源动员"模式解释了NRM及反运动组织的关系,认为NRM暴力事件首先是一种集体暴力,批判了NRM具有暴力倾向的社会观念"迷思",提出了解释NRM暴力事件的"戏剧结局"范式。

  • 标签: 大卫·布罗姆利 NRM 暴力
  • 简介:儒家经典的外文译介,一直是汉学的热点之一。明坚的西班牙文“四书”作为已知最早的“四书”西方文字译本,不仅在文本翻译角度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其作为欧洲人对儒家经典的首次尝试,还在中西文明交流史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对明坚西班牙文“四书”的深入分析,着重揭示译者在概念西方语境中如何解释儒家核心问题上的创造性及其通过创造性的诠释如何进一步彰显儒家思想中的理性主义特色,以此来重塑明坚译本及其本人在中学西传史上的应有价值,并确定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初遇时的契合点。

  • 标签: “四书”西文译本 罗明坚 耶稣会士